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
①心存善良的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
②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广。
③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④与善良之人相处,你无需有所顾忌,有所防备,而且会倍感舒服。
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暮年(mù) 辟邪(pì) 匀称(chèng) 潜滋暗长(qiǎn)
B.深渊(yuān) 濒临(pīn) 遏制(è) 举箸提笔(zhù)
C.遒劲(qiú) 蔷薇(qiáng) 汴梁(biàn) 重峦叠嶂(lán)
D.涂墁(màn) 罅隙(xià) 隧道(suì) 惟妙惟肖(xiào)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弟开放,燕子也翩(xiān)然归来。
B.白羊肚(dù)毛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东山的靡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C.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dài)慢了,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D.假定是暖融融的春霄,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qiāo),意味应是深长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B.线上线下共同努力,虽然对文化产业的延续发展十分必要,但是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C.在历史的长河里,眉山人写作的散文名篇引人注目。随着东坡文化日渐浓厚,使眉山喜爱文学的人越来越多。
D.碧波粼粼,水鸟嬉戏,两岸柳树成行,岸坡灌木丛生,宛如一幅美丽的交响乐。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6、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4)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5)《三峡》中,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写出了春冬三峡水的特点。
7、阅读名著选文后,完成下面小题。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1)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_______;保尔认为她现在缺点是;筑路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_______疾病。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保尔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虽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但也有过挣扎与绝望。请结合相关情节,对保尔的英雄形象进行多角度分析。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的母亲
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③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 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④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 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 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⑤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 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 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⑥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⑦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 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⑧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⑨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标题为《窗前的母亲》,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
B.文章a句中“切割”一词意为“用刀等工具将物体切开,是一个物理动作”,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欣喜之情。
C.文章b句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D.将母亲的形象定格于“窗前”,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来表现母亲的形象和情感,切入点小,笔墨集中,但内蕴丰富,形象丰满。构思巧妙。
【2】文章第⑥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3】第⑨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9、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