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宁静致远 (达到) 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B.投以骨(把) 险躁则不能治性(浮躁)
C.一狼径去(离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
D.只使坠(因此) 闻之于宋君(使听到)
2、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贮蓄(zhù) 搓捻(niǎn) 莅临(lì) 翻来覆去(fù)
B.瘫痪(tān) 蝉蜕(chán) 侍弄(shì) 人声鼎沸(dǐng)
C.酝酿(niàng) 匿笑(nì) 确凿(záo) 恍然大悟(huǎng)
D.粗犷(kuàng) 分歧(qí) 祷告(dǎo) 人迹罕至(hǎ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憔悴 粗犷 花团锦簇
B.决别 轻捷 人迹罕至
C.荫蔽 澄清 翻来复去
D.莅临 云宵 截然不同
4、参观“数字故宫”项目展示时,借助清晰灵敏的触摸屏,同学们全方位、高清晰地观赏到文物的细节,真切体会了展览的主题:让文物“活”起来。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活”与例句中的“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同学们全方位、高清晰地观赏到文物的细节,真切体会了展览的主题:让文物“活”起来。
A.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B.那满天繁星多美呀!一颗颗洒在深蓝色布上,晶莹透亮,闪闪的,活像一双双眨啊眨的大眼睛。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D.为了让戏曲艺术活起来,老艺术家纷纷走进校园,传艺,传神,传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ɡuǎnɡ) 热忱(chén) 跟帖(tiě) 参差不齐(cī)
B.着落(zhuó) 流转(zhuǎn) 刷屏(shuā) 拈轻怕重(niān)
C.应和(hè) 侍弄(shì) 吐槽(tù) 咄咄逼人(duó)
D.莅临(lì) 鄙薄(bǐ) 爆表(bào) 畏罪潜逃(qián)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敬辞:令郎、垂爱、奉陪、劳驾
B.唐代:王湾、陆游、岑参、李益
C.散文:《春》、《济南的冬天》、《金色花》、《荷叶·母亲》
D.五经:《春秋》、《礼》、《诗》、《乐》、《书》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宁市地铁的建成和投运,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
B.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崇左市加大了整治力度。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8、为了读好家书、传承优良品德,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丙】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文字·释义】
【1】参考表格提示,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意与日去 | 语境推断法 | (1)____________ |
有不变之常德 | 课内迁移法:俭以养德 | (2)____________ |
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 查阅字典法:①放弃;②施舍,布施;③放(箭),发射;④停止;⑤除去,离开。 | (3)____________(填序号) |
【文句·品读】
【2】请仿照下列示例,为【乙】文画线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设计理由。
示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品析: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强调学习与才干、志向与成就之间的必要联系,进而突出静心学习、明确志向的重要性。因此,“非”和“无以”重读,声音稍稍拖长,读出一种强调意味,表达作者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 |
【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用词精妙。结合诗句内容,品味尾联“闹”字的妙处。
【文章·联读】
【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和我们学过的《次北固山下》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并用一个词概括其妙处。
【5】结合以上诗文内容,分析三位作者在品行方面对自己孩子提出的要求有何共同点。
9、古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母亲》)
(2)遽契其舟,曰:“ 。”(《刻舟求剑》)
(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 》)
(4)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6)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卧室联》)
(7)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8)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冰心《纸船》)
10、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小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
杨遥
①父亲很爱干净,干活后回到家,总倒上半盆水,洗头发和脸。为了省钱,他总是用洗衣粉,说洗衣粉洗得干净。但自从母亲去世后,刚五十出头的他顿时变得像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泡沫,不再用洗衣粉洗头发了,衣服脏了也不再换洗,整个人黑乎乎脏兮兮的,看上去比六十岁的人都老。
②突然一天,父亲让我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过了段日子,父亲又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视频。视频里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褪了色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父亲捧着一捧黑乎乎的肥,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父亲的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而且我的老家除了些粮食,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再一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想糊弄过去。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很快,下面跟了些五花八门的评论,但没有一点要买东西的迹象,甚至还有亲戚语重心长地劝我别让父亲种地了,让我把他接到城里。我后悔转发这条视频,一条都没有去回复。结果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我好奇父亲怎么知道我没有给别人回复,结果发现老家的那些同学和亲戚们居然都是父亲的微信好友,而且他们每个人都转发了父亲的视频。父亲在每一个人转的视频下都点了赞,还说谢谢。看着父亲邋里邋遢的样子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熟人的朋友圈中,我脸有些发烫。
⑥过了几天,父亲很认真地说需要希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果然,父亲让我把他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这怎么可能,我一口回绝了父亲,但心里却多了几分不安。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却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样子的视频,便索性关掉了朋友圈。
⑧转眼间到了九月份,天气渐渐凉下来,几个研修班的同学聊天时说想买点小米,我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便给他们看了父亲的朋友圈,但没有说这是谁。父亲记日记一样,在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花,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
⑨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结果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埋怨我介绍的米贵还不好喝。父亲得知后,又给朋友寄了三斤小米和三瓶矿泉水。一用矿泉水熬上粥,朋友就来告诉我好喝。
⑩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后来也没再关掉朋友圈,每天悄悄看父亲发的内容。渐渐的,父亲的朋友圈居然不光发视频了,还发一些配着文字的图片。这些图片和视频不一样,拍得极其漂亮,文字也很煽情。每天几乎还有这样的内容:今天开始发货了,不多,一共两单。今天的货很多,十二单……父亲的微信成了影响着我心情的“天气预报”。看着父亲日益丰满的朋友圈,我觉得以前的视野太狭隘了,而父亲他们,我认为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的人们,竟然跟着时代奔跑。
⑪国庆节我回去见到父亲,发现他居然变了。还是穿着旧衣服,但没有那么多土和污渍了;胡子刮过不久,露着整齐的花白的胡子碴;头发好像刚洗过,飘着久违的洗衣粉的清香。
(选自《人民文学》,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父亲和我”之间的故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让我把他拉入朋友群,我一口回绝了他;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父亲巧妙证明了小米好喝,我每天悄悄看他发的内容。
【2】品读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题。
(1)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分析句中“窜”字的表达效果)
(2)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看着父亲日益丰满的朋友圈,我觉得以前的视野太狭隘了,而父亲他们,我认为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的人们,竟然跟着时代奔跑”的理解。
【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父亲外貌的变化。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牵手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紧紧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儿,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的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二三岁了。十二三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令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但我的心里却在幸福地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满十八岁之前,她都是无忧无虑的,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她的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本文题目“牵手”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出来,并说说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上下文,对文章第④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与第⑤段“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相照应。
B.“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意思是说爱女儿,扶助女儿是母亲的天职;而女儿对母亲的信任和依赖永远不变。
C.“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根据把“毒药”当“糖”和“紧紧跟着”“走悬崖”,可知此句写出了女儿在母亲面前单纯幼稚、永远长不大,母亲对此无比担忧。
D.“谁让我是她的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流露出来的是母亲由衷的喜悦和满满的自豪,体现出母爱无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
花儿开放了,美丽清香,那一刻好幸福;
翻开一本书,岁月静好,那一刻好幸福;
……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身边。
请以“那一刻好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