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建成的成渝第一条铁路的车站——菜园坝火车站,将迎来“退休”的日子。
B.最近,社交媒体掀起一阵网红现象,“刘畊宏女孩”“王心陵男孩”“孤勇者小孩”断层式出圈,备受网民关注。
C.为了防止中暑,同学们在夏季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比如带上遮阳伞、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
D.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的习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老师只读了散文的一部分便说出了文章的主旨,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B. 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C. 陆老自从得了中风以后,身体动弹不得,浑身麻木不仁。
D. 有些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拙劣(zhuō) 瞭望 怒不可遏(è) 迫不急待
B.推搡(sǎng) 狡辩 纷至沓来(tà) 轻歌曼舞
C.寒噤(jìn) 缅怀 戛然而止(gá) 行将就木
D.襁褓(qiáng) 懈怠 接踵而至(zhǒng) 不修边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进入中学,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B.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对“山随平野尽”中的“随”字简要分析。
【2】请品味尾联的妙处。
6、古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操守应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3)为国家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_______,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莎士比亚曾说:“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的主要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题文)阅读《藤野先生》有关选段,完成问题。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小题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小题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小题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小题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5】(小题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9、按要求作文
正值青春年少的你,虽身处现在,其实未来已然到来。因为你一直心怀梦想,并且一直在积淀知识、经验,你正悄悄打开未来之门。也许你喜欢手工制作,造个铁皮鼓做个木头人,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匠人;也许喜爱昆虫,平时乐于观察、研究,说不定你就是中国的“法布尔”;也许你闲时读书习字,浸染中华传统文化,希望未来能将之传承发扬;也许你读书习字之余,探寻数学奇幻之美,希望未来能有新视野新发现……
请以“我正开启未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