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无数巨匠一生 ,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 、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所 的“工匠精神”。

    A.默默无闻          敬畏       一丝不苟       倡导

    B.名不见经传       敬畏       小心翼翼       传扬

    C.名不见经传       畏惧       一丝不苟       倡导

    D.默默无闻          畏惧       小心翼翼       传扬

  •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代价”“出现”“清澈”“美丽”这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B. “险象迭生”“独立思考”“沧海桑田”“大名鼎鼎”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鲁迅从年轻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鲁迅立下志向”。

    D. “只有每一个扬州人都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扬州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扬州也才能真正彰显它迷人的魅力。”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军统帅一声令下,狂飙突进的金国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撞开了东京汴梁厚重的城门,早已被淘虚的大宋根本无力抵抗。

    B.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C.爷爷讲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抑扬顿挫

    D.为了确保无人机顺利完成任务,机务战士对空军无人机飞行前的检测工作一丝不苟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因疫情推迟一年的“杭州2022年亚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D.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面对《石壕吏》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浪漫主义诗人,《石壕吏》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

    B.《石壕吏》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有力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C.《石壕吏》只是“客观”叙述,并没有作者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D.本诗构思巧妙,用差吏的“怒”“呼”贯穿于老妇人陈情的全过程。

    【2】“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独”字一词用得好,试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填空。

    (1)云飘浮不定、形态万千,是许多诗人的歌咏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湖水白云相连的景象。

    (2)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以春日乐景烘托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忧愁;李贺的“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豪情。

    (3)借景抒情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人们也喜欢用美景来渲染“思乡”这个主题。如崔颢在《黄鹤楼》中以登楼所见的明丽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A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

    (乙)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在此之前,我得继续写我的报道,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写到红军在西北的会师。我把A关于这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那位人物是______________,南京指的是______________,请结合(甲)段的内容说说A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时代的屏阅读与纸阅读

    刘金祥

    ①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是人类增益智慧的基本路径。作为承载知识和传播信息的新型媒介,电子屏幕正在嵌入人类社会各领域各方面,更颠覆了常规阅读习惯和传统求知方法,一个以屏幕为阅读单位的时代已经来临。

    ②屏阅读以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以提供文字、视频、动画、声音等功能,以有效降低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时间成本等优势,为更多人跨越阅读门槛提供了无限机缘和诸多可能。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5.3亿人,人均数字阅读量为7.6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间为16.7分钟。……屏阅读悄然兴起、蔚成风尚,正在引发阅读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③事实上,屏阅读不全是“看上去很美”,其娱乐化倾向和碎片化问题日益突出。譬如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固然可提供源源不断的网文,但海量信息的衍生和堆砌很难沉淀为“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林林总总的公众号虽然可呈具众多经典书籍的主题摘要和内容缩写,但食惯了他人粗制滥造的“文化快餐”,只能产生一种虚幻的阅读假象。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引和侵蚀,久之精神世界会“跑偏”和畸变。因而,社会心理越是浮泛、急切和焦躁,就越应当提倡以仔细品味和认真思忖为主要特征的纸阅读。

    ④纸阅读是择善而读、笃神而读,注重阅读的质量和效能,追求内心的和顺与充盈,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首先,纸阅读能够使知识变得系统深邃。美国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儿童阅读纸书上的字母时,其神经活动的激烈程度相当于成年人的三倍,但如果儿童在电子屏幕上浏览,大脑则不会产生相同的活动效果,也就是说屏幕的阅读者相较于纸书的阅读者,更容易淡忘阅读的内容。假如人们放弃纸阅读而仅仅依赖屏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长此以往会导致认知和理解能力的退化。其次,纸阅读能够赋予人们更为丰富与饱满的精神面相。纸阅读有助于淬炼人的精神品质和优化人的人格结构,使人的生命更有宽度、厚度和温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纸阅读既事关所获知识的数量和成色,更关乎人的精神品貌和审美趣味。再其次,纸阅读不仅使人们获得整体性知识、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探究,还能够培养人们的专注力、洞察力和擘画力。博大厚重的中华文明一再印证,只有以沉潜之心静读默颂,才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才能开启“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脉门,才能涵养“胸藏文墨虚若谷”的儒雅气质,才能培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文品性。

    ⑤因此,徘徊在屏阅读和纸阅读之间,我们既要善于分析、辨识和遴选,做出取舍和平衡;更要将清醒、从容和淡定分享和传递给后人,一道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共同守护澄澈、丰盈、自由的文明世界。

    (选自《光明网》2022-05-02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先由阅读写起,进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之一——屏阅读。

    B.②至③段介绍了屏阅读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C.第④段说明了纸阅读的三个突出优点。

    D.徘徊在屏阅读与纸阅读之间,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纸阅读。

    【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3】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是人类增益智慧的基本路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征途漫漫,理想要明。一个人能走多远,不要问他的双脚,而要问他的志向。自喊出上九天揽月的壮志豪言,星辰大海就成了中国人的梦想,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日游半年居,万里苍穹代表着航天人的征途。心中有家国情怀,眼中是星辰大海

    从上述材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又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到什么力量?请自定立意,自选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