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初二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就是周恩来。

    C.毛泽东给斯诺的初步印象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

    D.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可能遭到歼灭。这种命运,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如石达开因贻误军机,他率领的十万大军被包围,最后导致全军覆没。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 《骆驼祥子》是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36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B.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叙事诗,作者艾青,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

    C. 《观刈麦》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D. 《简·爱》1847年一出版就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C.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陶家,陶渊明的家。

    下列对木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丛绕舍似陶家”交代了赏菊的地点,也点出此处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B.“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C.“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作者爱菊的原因。他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花在外形上比得了菊花的美丽。

    D.这首诗寄托诗人对坚贞不屈,独立孤傲个性的欣赏,对高洁隐逸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注:①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晚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西村群山环绕,仿佛是桃源世界。诗人还清楚记得当年游赏时敲门求水解渴的情景,对于摆脱尘世喧嚣的山水深处,诗人心生向往。

    C.颔联中“高柳簇桥”似乎尚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而在“初转马”以后,眼前便是“数家临水自成村”,就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D.尾联展现了正当诗人吟哦之际,抬起头来,只见空中有几缕纤云,一弯新月。在此风景清佳的黄昏时刻,诗情自会涌上心头。

    【2】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诗意说说“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词默写填空。

    (1)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陶渊明《饮酒》中,作者用诗意的笔法来描绘田园生活,体现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年届不惑的__________,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____,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曾组织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大公无私的__________,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__________,人生五十始、放弃校长职位的教育委员__________,用一把菜刀在湖南成功策划起义、建立苏区的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碑

    刘成章

    ①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②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③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也一一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④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拾拾下巴指点,孩子仲出豆芽般的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突出的圆柱。这使我怦然心动。霎时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的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此碑丰哉!丰碑千丈!

    ⑤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纪念碑。不过,有时是细看,有时只是扫那么一眼。然而,终因看的次数数也数不清了,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⑥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竞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⑦南泥湾有一个泉,叫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荫,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儿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周围一片静寂,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碑前也只站着我和陪同我的一个同志。碑如苍茫天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

    ⑧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⑨泉水如泣如诉。

    ⑩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找了整整半个小时都没有找见。他说,假若让他到一个团的营房挨着门找人,也该找到了。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齐声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多么恢弘的一片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后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吗?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都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加上东西长安街也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却是不易读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得懂。读碑也需要读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么?

    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起码不会因为人生道路漫长,口袋里的什么东西丢了,也发现不了;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1】作者两次读碑各有侧重,有什么不同?

    【2】作者认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有什么联系?

    【3】分析鉴赏句子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2)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吗?

    【4】文章末尾,作者为什么“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 真有意思”为题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为记叙文,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透露真实信息的人名、班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