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锡盟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戏曲曲目,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或朋友、夫妻间的爱称,“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我们所学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

    B.《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D.《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相传是战国列御寇所著。

  •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

    B.“令爱”“高寿”“贵庚”是敬辞,“家慈”“拙见”“见谅”是谦辞。

    C.在《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最不解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前者把肉麻当有趣,后者让人实在同情郭巨的儿子。

    D.《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B.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通过讲述一个神童最后泯然众人的故事,警示后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C.《口技》最后一部分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直接写出了表演者口技的不凡。

    D.《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liàng   yùn   新(zhǎn

    B.suǐ   巢( 临(   啬(1ìng

    C.阔(1iáo 笠(sūo 石(jié 拗(zhí

    D.澹(dàn   峙(sǒng  宿儒( sǒu

  •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今夏,《战狼2》火热来袭,不仅叫好却叫座,其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学习是否努力是决定我们成绩提升的因素之一。

  •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应(hè)               (guǎng)       花枝

    B.托(hōng)            临(wèi)          呼朋

    C.酝(niàng)          (sè)            逼人

    D.亮(liáo)            擞(dǒu)          淅沥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论语》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新 人不而不愠

    B.学时习之 三十

    C.亦在其中矣 好之者不如之者

    D.人行 军可夺帅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日三省,三十而立,而

    立之年,箪食瓢饮,饮水曲肱等。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孔子在

    学习方法方面的主张。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指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好,乐。

    【4】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第Ⅰ卷《〈论语〉十二章》中个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填空。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守边生活艰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体现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劝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望月亮

    茂戈

    ①从西藏复员回家,见到父母,父亲打量我好半天,“嘿嘿”一笑:“当了五年兵,黑成这个样子了。”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父亲又若有所思地说:“你妈再也不用每晚望月亮了。”

    ②我的心一哆嗦。五年前,我当兵临走的那天晚上,母亲突然问我:“你到西藏当兵,那个地方很高吧?”那时会写点诗的我难掩进藏当兵的喜悦,说:“是的,我会摸到妈妈您望见的月亮……”

    ③母亲一听这话,本能地望向月亮,眼里充满忧郁:“啊——这么高啊!”

    ④自从我离开了家,母亲就养成了每晚望月亮的习惯。我所在的西藏边防连队海拔4200多米,对于母亲来说,那是她无法想象的高度。每天晚上,她只能望着我临走时对她说的“月亮”,想象我所在的高度。也许,她还会想象我在这个高度的生活、工作和训练……

    ⑤远远地,我一眼就看见母亲站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下,用目光迎接着我,像当年送我到西藏当兵一样。五年了,老槐树还是我离家时的模样,而树下的母亲,头发却白了许多。“二娃。”母亲眼里噙满泪水一把抓住我的手絮叨起来:“黑了,咋这么瘦喽?

    ⑥下士期满,我想晋选中士,但因为左腿患了风湿病,我在军事考核中没能发挥出最好水平……我嗫嚅着,半天没说出话,母亲像看透了我的心事,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回来就好。”就像小时候在外疯玩了一天后,母亲慈爱地唤我回家的声音。

    ⑦大哥也回来了。我当兵时,大哥正在读大四,大学毕业后的他在县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好几次,大哥说要把父母接到县城去享福。母亲去了一次,第三天就回来了。母亲和大哥说:“城里高楼大厦,灯光太亮,晚上连月亮也看不见……”

    ⑧晚饭后,大哥和我出去散步。大哥对我说,上个月母亲六十大寿,从不提要求的母亲却执意要求大哥陪她去一趟峨眉山。孝顺的大哥自然放下手里的工作,专门请假一周,陪母亲登上了峨眉山金顶。

    ⑨母亲是听一位村里人绘声绘色讲述到峨眉山的经历后决定去的。路上,母亲一再问大哥:“峨眉山金顶是不是有3099米?”大哥告诉我说,当时他以为母亲去峨眉山是想去看风光。

    ⑩在雷坪洞等索道车时,母亲就有高原反应了,她不停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脸色有些发白。一旁的大哥担心地说:“您身体受不了,别上金顶了。”母亲一边操着太阳穴一边说:“我一定要上金顶去看看。”

    大哥拗不过母亲。大哥说,那天日光很好,站在金顶向四周看去,一览众山小,周围的山峰都在金顶之下,云遮雾绕,很是壮观。然而,母亲并不怎么看风景,只是站在金顶上,默默地望着半空,像在感受着什么。

    大哥让母亲去上香,母亲轻轻地摇了摇头。大哥很是诧异,他以为母亲坚持要上金顶是来祈福的。现在母亲既不看风景,又不烧香拜佛,那她上金顶来干什么?

    母亲的高原反应更加厉害了,大哥再一次要求母亲下山。

    母亲突然流下了泪水,喃喃地说:“我在3099米都受不了,二娃待的地方比这还要高出一千多米,他是怎么过的呀!”

    (《解放军报》)2018年9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②自然段中写到“我的心一哆嗦”,体会“我”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3】作者写从不提要求的母亲却执意要求大哥赔她去一趟峨眉山,有什么用意?

    【4】文章为什么以“望月亮”为题?

    【5】本文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都写到伟大的母亲,结合句子分析两句话在写法和表达人物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母亲眼里噙满泪水一把抓住我的手絮叨起来:“黑了,咋这么瘦喽?”

    (茂戈《看月亮》)

    母亲进来,挡在窗前:“北海地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老板,来两个煎饼

    ①近期,网上疯传着一个让人看了忍不住飙泪的视频。一个女儿一年多没有回家了,这一次,她带着自己的女儿偷偷回家,并没有提前告诉父亲,她要给父亲一个惊喜。她路过父亲的煎饼摊,用普通话说:老板,来两个煎饼。父亲以为是来了生意,并没有抬头,从桶里舀出面糊,在煎饼锅上刮开,摊成饼状。就在父亲要在煎饼上加菜的时候,女儿兴许实在忍不住了,笑着说:爸,你管我要钱吗?”

    父亲抬头,先是一愣,瞬间笑了。画面外,已听不到父亲在说些什么,总之很高兴,外孙女喊着外公这其乐融融的看望,也是突然造访的美好。

    ③很多情况下,父亲都是不苟言笑的。那种看起来的严肃,实际上只是情绪深海的表面平静,关于你的一点小事都可能让他内心暗潮汹涌。

    ④我也曾突然造访过自己的家。那一年,我才上大二,家在皖北,学校在合肥,相距甚远,坐绿皮车,一般要五个小时左右,所以,我通常是两个月才回家一次。在学校的日子,我会给家里写信,父亲事先给了我一张银行卡,并定期往里面存钱。父亲写信说,家里庄稼收成不错,多给我存了一些钱,让我买部手机,剩余的钱多买些好吃的,别省着,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⑤那是一个中秋节,我提前一天回了家,并没有事先告诉爸妈。扒开门缝,一院子的玉米正在晒着,我发现爸妈正吃饭,就蹑手蹑脚走进去。我看爸妈每人手里拿着个馒头,正在吃着一小碟子什么,凑近一看,是一小碟酱黄瓜,具体应该说,是一根酱黄瓜,也没有切开,小小的、皱皱的,爸妈就这样,每个人用筷子夹起来咬一小口,放在碗里,换另一个人来吃。碗里,再无别的菜。我没敢喊他们,悄悄地退了出来,在门外,由远及近,故意唱着歌喊了好久才进院子。

    ⑥母亲开了门,喊着我的乳名,并嘘寒问暖着问,吃了没有,要不要做红烧肉?

    那一刻,我愣在那里,眼泪差点冒出来,借故去卫生间擦了擦。再次出来时,父亲不见了,碗里剩着半截酱黄瓜,院子里少了父亲和一袋子玉米,母亲赶紧收起了方才的饭。约莫一个时辰后,父亲回来了,拎着二两五花肉和一小疙瘩酱菜。很显然,那五花肉是为我准备的,酱菜还是他们自己吃。

    ⑧每个人的父母都有秘密,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老板,来两个煎饼视频中,那个卖煎饼的父亲的生活状态是相对好一些的,在更多情况下,也许父母的生活状态并不那么乐观

    ⑨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1】阅读第②段和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同样是“愣”,那位父亲与“我”的心理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请结合文段中的语句分析。

    【3】请从第⑤段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并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

    【4】如果让你为本文再拟一个题目,你会拟什么?并说明原因。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他童年时期的“乐园”,给了他永生难忘的记忆。你是否也有一块专属于你自己的园地,那里储藏着你的喜怒哀乐,记录着你的欢乐与泪水呢?请拿起笔,用心用情描述这块专属于你的园地。(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