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分歧 绵延 绞猾 杞人忧天
B.凯歌 嘲笑 纯粹 神采奕奕
C.潦亮 余晖 叮嘱 畏罪潜逃
D.诀别 徘徊 奥秘 莫不关心
2、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
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
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
A.③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③④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五一奖章获得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鞠躬尽瘁、服务人民的劳模精神。
B.每天上下学路过渡贤桥,能看到许多让人惊艳的美景,所以一直不以为意。
C.屋顶的瓦片挡尽千年风雨,低调却美到惊艳,群蚁排衙般布阵在屋檐和墙头上。
D.人类确实是有智慧的生物,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人类对于宇宙而言微不足道。
4、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 接着一阵兴高彩烈地跳跃和欢呼.
C. 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慨.
D. 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湛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6、下列语句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通过举办“名师优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B.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D.杨老师开展“缅怀袁隆平”主题班会活动,让同学们了解这位科学家,崇拜这位科学家,因而明白这位科学家。
7、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自古以来,美丽的乡村之景在文人墨客的笔尖便是一首唱不完的赞歌。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杨万里的“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那里不仅有声、有色,那里还有我们向往的美丽情谊。
A.“蛙声”和“清风”“情谊”都是名词。“便”是副词。
B.“追黄蝶”和“美丽的乡村”都是偏正短语。
C.“自古以来。美丽的乡村之景在文人墨客的笔尖便是一首唱不完的赞歌。”这个句子中,“笔尖”做主语。
D.“那里不仅有声,有色,那里还有我们向往的美丽情谊。”一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8、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①宫掖②。伦有才学,尽心敦慎③……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④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⑤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⑥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给(jǐ)事:官名。②宫掖(yè):整个皇宫。③敦慎:诚实谨慎。④秘剑:皇室用的剑。⑤书契:书籍文契。⑥缣(jiān)帛:绢类的丝织物,作书写用。⑦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敝”在古汉语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破旧;破败。②疲劳;困乏。③表示自谦。④通“蔽”,蒙蔽,欺骗。短文中“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中的“敝”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2】读完上文,你会发现“帝善其能”的原因是______(用自己的括概括)。
9、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 ,行者常至。
② ,寸有所长。
③差之毫厘, 。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⑤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⑥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
⑦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 。
⑧《刻舟求剑》中有不少细节能够看出“楚人”的愚蠢。比如,他的宝剑掉入水中之后,他没有跳下水寻找剑,反而不慌不忙地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故宫: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网红”之路
【材料一】
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此文迅速成为该公众号第一篇“10万+”爆文,雍正皇帝也借此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2015年8月,正值故宫博物院院庆90周年,故宫相继推出的“朝珠耳机”、“奉旨旅行”腰牌卡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走红。故宫将枯燥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潮流文化,让文化有了情绪、态度,故宫真正“打”开了宫门。
2016年以来,故宫还不断借助现代多样化的传播技术手段打造自己。爆款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大热,传统的“工匠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文物修复师成为受年轻人青睐的职业。随后《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的播出,让这座有着将近600年历史的庄重高冷的故宫,越来越接地气,成为了超级网红。与此同时,故宫先后与阿里、腾讯、凤凰网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和腾讯游戏推出基于故宫文化的大型游戏,还和凤凰网合作,利用AR、MR、3D等手段传播故宫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合作,故宫有望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的超级IP”。
【材料二】
近年来,故宫开放面积不断变大,展览数量也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精。“清明上河图”特展、“千里江山图”特展引来的“故宫跑”,到去年故宫首次开放夜场时“上元灯会”的一票难求,再到今年备受欢迎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600年双展,让故宫频频刷屏。一座古老的皇家建筑群越来越“火”,真真切切地“活”起来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随着“数字故宫”的建设,网民可以通过5G+4K超高清、互动体验、场景沉浸等创新形式,足不出户地看到故宫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还可以身临其境地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2020年,受疫情影响,故宫虽然短暂地关上了门,但打开了“云游故宫”的窗。4月5日,故宫首次开启“云直播”。直播吸引了超过2.4亿人次关注,是2019年全年参观人数的12倍之多!
【材料三】
近几年来,博物馆成为了“网红”,博物馆“文创”产品也跟着火了起来。而“文创”最火的博物馆要数故宫了。
那么,故宫“文创”产品为什么能这么“火”呢?
大数据助力“文创”产品开发。故宫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25—34岁的用户群已经成为了消费主力,这部分年轻消费者喜欢更丰富的产品种类,如书签、胶带、冰箱贴等小巧实用的“文创”产品。后来,故宫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新品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单款书签月销量就能达到2000笔以上。
但博物馆“文创”不能只是卖萌,而是要更深入地挖掘文化内涵。让文物藏品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其文化价值,这是故宫追求的目标。很多观众参观故宫时就对宫门的印象很深,故宫就把宫门做成了宫门旅行包,让人们把对宫门的印象带回家;雍正的十二美人很有名,故宫就做了美人伞,春夏秋冬都可以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中国网、人民网,有删改)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故宫“火”起来的原因。
【2】2021年是牛年,故宫设计了以牛文化为主题的故宫日历,请你联系上文,在(材料三)的空白处续写一句话。
【3】网红故宫“萌萌哒”的表情包,引发了众网友的争议。请你结合(材料一)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看法。
网友1:人参和醋不相逢:雕塑的设计好有爱哦,简直萌化我了,突然想去博物馆了,呵呵。
网友2:故宫,你竟然拿帝王和文物来卖萌,对你太失望了!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亲情账单
李 晓
儿子上初一了,所在学校离家也就十多分钟路程。
早晨,闹钟把儿子从梦中吵醒,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他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让我给他一元钱乘车去学校。我看看时间,步行到学校去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步行吧。或者,爸爸陪你跑步,又锻炼了身体。”A儿子不屑地撇撇嘴:“不就一元钱么,真是个吝啬鬼!”“嘭”的一声掩上门走了。儿子经常这样摔门而去的动作,把我的心也给震痛了。
“不就一元钱么!”几乎成了儿子讥笑我的口头禅。
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他喜欢名牌,对大街上开的宝马、奔驰车总是咂咂嘴惊呼出声:“哇,好气派!”就连看球赛时,儿子也紧盯着那些国外运动员的鞋子。
我决定带着儿子,去悄悄打开繁华生活的另一面。在夏天的建筑工地,面对一群光着膀子攀附在高楼砌砖的农民工,我说:“儿子,你看他们挣钱多不容易啊。”在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堆旁,一个老太太正躬着身子在翻捡垃圾,我说:“儿子,你看老奶奶挣一元钱多艰难。”我带他去乡村,指着那些弯着腰在土地里劳作的农民说:“儿子,你看,他们劳动多辛苦。”我还让他去看一个农家的孩子,清早便翻山越岭去上学。
儿子对我的这些现场教育似乎有所触动。我和妻商量,要让儿子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第一次,我让儿子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一天花多少钱。我让儿子认真计算,乘车、喝牛奶、吃饭、买零食等等,都要算进去。儿子托着腮算出来了。他说,爸,我一天要花20多元呢。我说:“儿子,这还不包括你的学习费用和其他费用呢。”儿子皱皱眉头说:“爸,看来,我还真花钱。”
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一同计算儿子去年一年的开支。妻子是个有心人,她拿出家庭记账本,把儿子一年来的费用相加,居然是一万七千元。B儿子惊讶地吐吐舌头:“爸,我花了这么多钱啊?”于是,我们一笔一笔地“审计”,让儿子心服口服,他的确花了那么多。我和妻子还对他说:“儿子,你14年来,差不多已经花了20万元吧。”我们让儿子坐下,又开始计算他已经花销和预计要花销的费用,到他大学毕业,他得总花销至少是50万元。
儿子有了变化。他上放学时,尽量步行;在家里,他会悄悄关掉卫生间里亮着的灯,把水龙头的水开得很细,用完色拉油的塑料桶他会拿去卖给废品店。有一次,一个同学患了重病,他却把存下的钱都捐了。我表扬了他:“儿子,你做得对,爱心,会让你更快乐!”
5月的一天,我在儿子的书柜里,无意中发现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的记着他每一天的开支:学校晚餐3元,买笔芯1元,牛奶2.5元……望着儿子的开支账单,我的双眼一热,涌出了泪花。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亲情账单,让一个孩子,终于明白了心怀感恩地面对生活。
【1】对待金钱,儿子刚开始是怎样的态度?后来有了怎样的转变?
【2】“我”是怎样帮助儿子慢慢改变认识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文中划线句子A.B两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处进行品析。
【4】“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为什么说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
【5】由于中学生不参与或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所以他们“消费资本”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那么,他们是怎样使用这些零用钱的呢?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抽样调查统计表。读表后,请写出你的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统计表
买学习用品 | 储存起来 | 买零食 | 上网 | 买衣服 | 其他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18 | 15% | 4 | 3% | 60 | 50% | 20 | 17% | 12 | 10% | 6 | 5% |
结论:
建议:
12、文题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后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声成功的欢呼……这些我们曾经的经历都充满着生活中的幸福。
(1)请以《原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请以“幸福就是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切勿抄袭材料及提示语,不得抄袭,套作;(2)语言通顺,叙事清楚,中心明确;(3)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