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巴彦淖尔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释(quán)     显(zhāng)     谆教诲(chūn)     以身职(xùn)

    B.鄙(bó)        热(zhuó)       气喘吁(xū)        不齐(cī)

    C.吝(sè)        吟(shēn)       忍俊不(jīn)       怦直跳(pīng)

    D.戒(chéng)   宿(sù)          来龙去(mài)       天旋地(zhuàn)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满望       骨碌       悬涯       倾斜

    B.叹息       寂静       聚集       饥饿

    C.军阀       疲倦       峭璧 蜷缩

    D.篱笆       奔弛       灌输       点缀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调羹                 绞肉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B.筹画                 怅惘             巧妙绝伦             物竟天择

    C.晶莹                 哀掉             自顾不瑕           沥尽心血

    D.愧怍                 旁骛             杂乱无章             颠沛流离

  • 4、下面一段对于“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的文字介绍中,偏离了中心话题的一项是(     

    ①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是薛城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大党团员青年接受爱国主义再教育的主要场所。②铁道游击队截军列、打洋行、扒火车、炸桥梁,打得日伪军魂飞胆丧,使鲁南抗日根据地得以不断巩固和扩展。③它的周围,有薛国聚贤亭等八个形状各异的凉亭;有广场、甬道、纪念碑、碑廊,清风台,金山墓、八大亭、电视转播塔八大景区20多个景点;公园内植有黑松、紫荆、龙柏等百余个绿化树种近8万余株,20余万株苍翠树木环绕公园,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④登上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临山主峰,可东望枣庄新城,西观微山湖美景,薛城美景尽收眼底:雄碑高耸立山间,亭台各异山腰缠。更喜临山层层绿,铁道英烈展笑颜。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表现作者对反动派和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C.《西游记》中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收了沙和尚,在流沙河收了猪八戒。

    D.《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以及取经的缘起等内容;第十三到第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经历的八十一难和师徒终成正果的内容,是小说的主体部分。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1年12月9号下午,中国空间站首次进行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的形式进行,航天员王亚平带领大家参观了太空家园。

    B.北京冬奥会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将实现所有竞赛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

    C.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学校应完善和建立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 7、下面对《己亥杂诗(其五)》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B.诗的前两句将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相反相成,互为映衬。

    C.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运用比喻,借“落花”比喻朝廷,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D.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仍关心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表达了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而去(委屈) D.元方人门不(回头看)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尊君在 待君久 B.下车引   左将军王凝妻也

    C.陈太丘友期行 儿女讲论文义 D.是无信   以身作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个守信之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绿树村边合,   王维《过故人庄》

    6 ,切问而近思。《论语》

    7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后四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走,这足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脸割伤了,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了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儿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是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就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1】有很多人说老刘“命好”,而且各有理由,读完文章,你认为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母亲一听,跟我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2)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请谈谈你对文章末段画线句子“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的理解。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棵开花的树

    ⑴两棵树高高地立在师生每日必经的路旁,一棵在北,一棵在南。

    ⑵从生物老师那里得知这两棵树叫“异木棉”。每年的十一月中旬左右,北边那棵树的枝条上最先冒出一个个青色的圆形花苞,极像小青果,然后绿叶开始掉落。等树叶差不多掉完后,似乎是一夜之间,那密密麻麻的小青果全部炸裂,呼啦啦全绽放成了密密匝匝的耀眼灿烂的花。青色如铜铃的花托里伸展出五片纤长稍稍翻卷的花瓣,花瓣粉如胭脂,向基部渐变为金黄或白色,在阳光下一簇簇相拥绽放,把整棵树装扮成了披着云霞的仙女。这冬日里开花的树,一下子点亮了整个校园。

    ⑶每年一入冬,在满园墨绿色中立着的这棵盛放的绚烂花树,勾起了多少人内心关于唯美、浪漫、梦幻的想象。

    ⑷每天早归的学生,晨扫庭院时,也忍不住驻帚而立,凝视这晨光中一树粉艳,然后开启诗与远方的遐想。

    ⑸陪伴学生晨读的老师,也忍不住对着窗外浓绿中的那一枝枝粉色微笑,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

    ⑹午间散步的老师们,更是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然后在朋友圈里晒这个校园的美好。

    ⑺因为关注,大家很快发现了两棵树的不同。

    ⑻北边的那棵满树繁花,南边的那棵绿叶满枝。于是在赞叹辉煌灿烂的同时,自然也有了质疑与抱怨:同时移栽而来,同一品种,南边的那棵异木棉怎么迟迟不开花啊?站在如此美的同伴旁边,怎么看都觉得它灰头土脸的……

    ⑼是啊,为什么南边的那棵不开花呢?是它不够努力吗?我也在寻思。还是生物老师告诉了我答案:北边的那棵三面无遮挡,从早上就开始接受冬日暖阳,一直到下午。南边的那棵刚好位于教学楼和办公楼的夹角处,只有中午能短暂享受一下阳光的抚慰。原来是位置的不同,导致了这两棵树的不同,一棵花期绵长,一棵花期短暂,一棵花密色艳,一棵花疏色浅。

    ⑽果真这样,两周后,南边的那棵树开始开花了。一个月后,北边那棵仍繁花满树时,南边那棵已凋零殆尽。这是很残忍的现实,也是很真实的生长规律,虽不忍,但也只能面对。

    ⑾那天放学后,一对夫妇来拜访我,他们充满期待地希望我能给他们开一剂良方:“老师,我的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可为什么成绩还是不能靠前?”我知道那个孩子真的很努力,一篇作文他可以修改很多遍,虽然进步很大,但离那几个才子才女学生的文章还是很遥远。我还知道,他画的漫画很好看,他的歌声很好听。我很想把他的父母叫到窗前,给他们讲讲窗外校道边那两棵开花的树的故事。但终觉这样过于残忍,遂放弃,又开始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善意谎言。

    ⑿这个古老的园子,一年又一年,送走一届学生又迎来一届。在这来来往往的生命里,必然有繁花似锦的,也必然有默默无闻者。为什么园子里这两棵异木棉一定要同时开花同时凋零呢?为什么要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孩子呢?没错,我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但我就不能不开花只长绿叶吗?况且开不开花,都不能影响我成为一棵巍然而立的大树。

    ⒀开花的固然值得称赞,不开花的未必不在努力。我们在盛赞“成功”“成才”时,千万不要忘了每个生命各有其特殊的价值。每一个竭尽全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独特存在价值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1】阅读全文,概括两棵树的不同之处。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⑵段中画线句子。

    青色如铜铃的花托里伸展出五片纤长稍稍翻卷的花瓣,花瓣粉如胭脂,向基部渐变为金黄或白色,在阳光下一簇簇相拥绽放,把整棵树装扮成了披着云霞的仙女。

    【3】第⑾段中写道“我很想把他的父母叫到窗前,给他们讲讲窗外校道边那两棵开花的树的故事”,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我”想讲的内容,以“我”的口吻讲给那个孩子的父母听听。

    【4】文章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与外物的陪伴。父母陪伴我们长大,朋友陪伴我们学习,音乐陪伴我们感悟美好,书籍陪伴我们收获理性,动物陪伴我们体会生命的活力……

    请以“与______相伴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补写完整,抄写在答卷上。(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选择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