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达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锋芒必露 狂澜 自矜 案牍
B.大庭广众 迟忳 辟如 悲悯
C.毛骨悚然 妇孺 遗憾 伫立
D.刮目相待 骨碌 扼运 战栗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B.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死无以致远(《诫子书》
C.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D.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勋(xūn) 含蓄(xù) 调羹(ɡēnɡ) 鲜为人知(xiǎn)
B. 选聘(pìng) 筹划(chóu) 赫(shè)然 兀兀穷年(wù)
C. 彷徨(pánɡ) 署名(shǔ) 绞肉(jiǎo) 深恶痛绝(è)
D. 涉猎(shè) 通宵(xiāo) 澎湃(bài) 迥乎不同(jiǒnɡ)
5、下列关于作者、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荷叶 母亲》作者是冰心,她的原名叫谢婉莹,现代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B.《狼》选自《聊斋志异》卷六,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C.《论语》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卷一,诫,告诫、劝诫。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6、下列画线的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他心性不定,常见异思迁,所以至今一事无成。
B.我们对学生年阅读书籍数量的调查结果与预测的大相径庭。
C.运动会开幕式上,校长咄咄逼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D.只要我们加强防护就能有效避免病毒感染,你就别杞人忧天了。
7、下面四则广告,最不适合做茶叶广告的一条是( )
A.闻香知好茶
B.问道天下,香口生津
C.问津本色,自然出色
D.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8、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___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___________
(3)年与时驰 驰:___________ (4)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___________
(5)终身行之者乎 行: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由(甲)文可知,诸葛亮的立德原则是什么?(用原文语句作答)
【4】甲乙两文都有告诫之意,(甲)文中诸葛亮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告诫儿子;(乙)文中_____________(人名)告诫子贡要_____________。
9、【名句橱窗】诗文默写。
(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诗人杜甫勇攀高峰,俯瞰山河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李大柱去哪儿了
①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
②路口有家牛肉面馆,雪白的墙壁上,用粉笔写着一行字:“李大柱去哪儿了?”
③偶然,顾客中正好有人叫李大柱的,就会半开玩笑地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呀?”服务员会反问:“你真的叫李大柱?”顾客就较了真,掏出身份证,往桌子上一拍:“绝无假冒!”
④服务员见状,就会毫不含糊地说:“好,今天您在我们店里吃饭,免单!”正当顾客不知所以时,牛肉馆的老板,胖胖的王师傅,就会笑眯眯地迎上来:“欢迎您光临!今年不是最流行‘去哪儿了’吗?时间去哪儿了,爱情去哪儿了,我们小店也跟着时尚一把。不过,凡是名字叫李大柱的人来吃饭一律免费,这可是我这里的老规矩了。”
⑤说话间,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已经上桌,还搭配着精美的小菜,名字叫李大柱的顾客继续追问:“这规矩真奇怪,为什么呀?”老王一笑:“说来话长呀!三年前的一个傍晚,我骑着三轮车去买菜,走到路口,忽然有辆摩托车冲过来,我摔倒在地上,头上顿时血流如注,骑摩托车的人却一下子跑远了。”
⑥“我疼痛难忍,连连呼救,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行人很多,可他们谁也不肯停。就在我快要昏过去时,有位开着货车的小伙子,快速跑过来,他扶起我,还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我被送到了医院,等我清醒过来时,小伙子却没了踪影。我问遍了所有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只记得,有一个人和小伙子一起来的,他们只听到同伴叫他‘李大柱’……”
⑦出院之后,我想了很多办法,想要找到好心人李大柱,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无法报答这份恩情,让我十分过意不去。一次偶然,我想到这个主意,就是凡是来店里吃饭的顾客,只要名字叫李大柱,我就不收费。我想,也许总有一天,我会遇到真正的恩人,向他当面说一声谢谢……”
⑧老王的故事讲完了,顾客在恍然大悟之余,往往也会竖起拇指称赞他的创意。慢慢地,很多老顾客都熟悉了这个故事,他们时常问老王:“找到李大柱了吗?”
⑨一天晚上,面馆打烊了,服务员在收拾餐桌时,发现了一个装着钱的纸袋,还有一封信,上面这样写着:“老王你好,一年多以来,我时常到你的面馆吃饭,每次看到墙上面的字,内心都很煎熬。本来,我在老家当快递员。一天上班时,忽然接到家人的电话,说父亲突发心脏病。我在赶往医院的途中,撞倒了一位刚刚走出菜市场的老大妈,由于恐慌,我没有停留。等到父亲痊愈出院,我脑海里始终忘不了撞人的那一幕。最终,我逃离家乡来这里打工,偶然在你的面馆里听到了李大柱的故事。我又来过很多次,却始终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也叫李大柱。现在,我决心回老家去弥补欠下的良心债,在离开之前,我想留下这些钱,就算为今后在这里吃饭的李大柱们买单吧!”
⑩老王看完信,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粉笔,郑重地将墙上的字又描写了一遍。
⑪老十街路口,人来人往。
【1】文章以“李大柱去哪儿了”为题有什么好处?
【2】文章主要写了关于“李大柱”们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事件一:顾客李大柱凭借其名字免费享用牛肉面。
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描写的角度,品评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老王看完信,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粉笔,郑重地将墙上的字又描写了一遍。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的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猫(郑振铎)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的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
(_____________)——愤怒——(__________)
【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3】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要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前文“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文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两句所包含的情感有什不同?
【5】读完文章,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