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3-2024年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影片《湄公河行动》取材于当时惊天动地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其中,一场警察扮成商人与毒枭之间过招的戏码看得人惊心动魄。

    ②在办公楼施工现场,满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不停施工。

    ③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是慧眼识珠。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设计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④现在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觉得这是“过度诊断”,医生只是在危言耸听,也许孩子只是太好动,让他们多运动就好了,菲尔普斯就是个例子。

    ⑤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而中国的肥胖现状更是严霜烈日。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我国现有近9000万肥胖者,这一数字已超越美国居世界首位。

    ⑥研究表明,WIFI发射器的辐射极小,且随距离不断减弱,一米外的辐射值就已微不足道。不过,还是建议将发射器放置在离床头1米范围之外,不用时尽量关闭电源。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②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③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④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 后,于11月18 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天大国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⑤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⑥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经济遭遇了一系列就业情况的恶化,对此,大约90万就业人员都有切肤之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chóu)        费苦心(shà)

    (yì)   前合后(yǎn)

    B. 漪(fán)   然而止(jiá)

    猎(shòu)   汗涔(cén)

    C. (lǘ) 瓜熟落(dì)

    下(xiāo)   虚与委(yí)

    D. 贼(máo)   怙恶不(quān)

    (kuàng) 断壁残(yuán)

  • 4、下列对诗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子是一个当代隐逸诗人,他跟我国的古代诗人王维一样,热爱自然田园生活。

    B. “春暖花开”是虚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C. 诗人对普通人的祝福,说明了他内心对平凡生活的尊重和理解。

    D. 诗歌营造了一个浪漫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温馨而美好。这是诗人内心的追求,也是惨淡现实的映衬。

  •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两个都恰当的一项是(   )

    (1)面对捧场的观众,导演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口耳相传,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去电影院支持他的电影。

    (2)有些地方不是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更多的是拿来圈地设卡,建高档宾馆,设度假基地,这种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令人痛心。

    (3)著名教授曹文轩来我校作报告,报告中掌声不断,瓦釜雷鸣,好不热闹。

    (4)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危害。

    (5)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A. (1)(2)

    B. (2)(3)

    C. (2)(4)

    D. (4)(5)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救人

    侯发山

    随着楼上的灯火渐次熄灭,夜,一点儿一点儿深了。直到四楼那一家的灯光消失,整个楼都沉寂下来,他才松了口气。这是他初出茅庐,千万不能失手。他在工地上干了几个月,工钱没要到,身上只有二百块钱,回家的路费都不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打算,弄够回家的盘缠,便回家过年。

    在公园里藏了几个小时,身子骨都麻木了,再不动手,他就要被冻僵了。这是栋老式的六层住宅楼,没有大门,没有门卫,他如入无人之境,很轻松地进入了楼道。

    起风了,呜呜的声响把楼道里的路灯弄得忽明忽暗。他轻手蹑脚来到二楼。白天他已经踩好了点,东户住着一对老两口,没有其他人。他不会开锁,也没有撬门的本事,原打算以水电工的身份敲开人家的门,然后见机行事,不料,他轻轻一拉外边的防盗门,开了,再轻轻一推里面的木门,竟然也开了!有那么好大一会儿,他以为是在梦中。他不知道,老两口的儿子在外打工,担心儿子随时回来进不到家中,多年来,门从来就没锁过。

    他推开屋门那一刹那,明显感到一股浓重的煤气袭来。他忙退了出来,本想打道回府,又想不对,若是两个老人煤气中毒了怎么办?见死不救,可是一场大罪啊。不行,得进去看看。他把门完全推开,稍等片刻,他进了房间,同时“有人吗?有人吗?”地叫着。没有人回应!他打开手机的照明按钮四下扫射,屋内陈设简单,不像是富有的人家,走到卧室门口,果然看到两个老人躺在床上“熟睡”,又大声叫道:“大伯!大娘!”两个老人没有丝毫反应。他上前推了推他们,还是没有反应!

    他来不及想那么多,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打过电话,他心里略微轻松了一些。他想撤离现场,感觉不妥,老人身边没有子女,自己不能离开。

    120来的同时,110也来了。原来,他在打120的时候,说话不免语无伦次。这让医生起了疑心,挂断电话后,又拨打了110。煤气中毒,除正常因素外,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自杀,另一种是他杀。因此,医生多了个心眼。

    120走的时候,他把身上仅有的二百块钱交给了医生,说是医药费。医生迟疑了一下,还是收下了。

    他被一高一矮两个警察带走了,任凭问他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有什么可说的呢!

    看到他瑟缩发抖的样子,高个儿警察给他拿了一条军大衣,让他裹上。其实,他不仅是因为冷,还有害怕。

    矮个儿警察看了他一眼,对高个儿警察说:“是不是小偷啊?”

    他大声辩解道:“我不是小偷!我不是小偷!”说罢,眼泪几 乎要流出来。

    矮个儿警察说:“那你怎么出现在现场呢?跟这家人什么关系?”

    他又闭上了嘴巴。他知道,捉奸捉双,捉贼捉赃。他们没有抓到证据,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任凭矮个儿警察怎么问,他还是不开口。

    高个儿警察说:“不像。现场咱们也看了,门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啊!”

    矮个儿警察说:“现在的人能着呢,不能小瞧了。”

    高个儿警察说:“是老人的亲戚也说不准。”

    矮个儿警察在网上搜了一遍,然后对高个儿警察摆了摆手。高个儿警察明白,他不是惯偷,先前也没有不良记录。

    两位老人终于醒了。

    他被两个警察带到了老人面前,问他们认识不。此时,两位老人已经知道是他救了他们。

    老大娘看了半天,茫然地摇摇头。

    他本来就紧张,这下子更紧张了,额头上渗出了汗。

    老大爷白了老伴儿一眼,对两个警察说:“是我一个远房亲戚,论辈分该叫我叔。”

    高个儿警察的脸上溢出不易察觉的笑容。

    矮个儿警察对老大爷说:“真的?”

    “真的,真的。”老大爷用力点点头。

    “没咱啥事,走!”高个儿警察扯上矮个儿警察走了。

    待两个警察走后,他“扑通”一声给老人跪下,眼泪也哗哗流出来。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对事情起因的交代,表现出了“他”无奈又无助的心态。

    B. 高个儿警察已经对真相有所察觉,但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没有揭穿老大爷的谎言。

    C. 小说的叙述方式较为灵活,如对110到来原因的说明,就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D. 小说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如两处划线句子中的“流泪”分别可以看出他的委屈和感激。

    2小说中“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救人”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变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而又羡慕什么呢?

    (2)《琵琶行》以“月”为意象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向蜀后主刘禅提出应该严明赏罚,对作恶违法或行为忠善的人都要“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 《离骚》)

    (2)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 《逍遥游》)

    (3)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 (白居易 《琵琶行》)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酿泉为酒,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7)子曰:“巧言乱德,________。”(《论语》)

    (8)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7)__________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示蜀地与秦地之间少有往来的情形;用“________”进一步表明蜀地与秦地之间没有人可以通行的道路。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人与万物的关系,“__________”,但如果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释: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清弋江村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1写出这首诗中所有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市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巧妙地交代送别的时节,渲染送别的氛围。

    B.颈联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虽春风得意但难掩惆怅之情。

    C.尾联“寂寥”一次直接抒发作者惜别之情,照应题目。

    D.诗中明快之景与惆怅之情构成“乐景衬哀情”的效果。

    3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对诗的颔联写一段赏析文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擢甲科,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贬言事,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久之,复校勒,进集贤校理,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谥曰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B.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C.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D.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既指比较核对不同版本的书籍及相关资料,也指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此处属前者。

    B.四夷,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

    C.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布衣为古代庶人之服,故常用布衣借指平民。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休,如“退而致仕”。亦作“致事”,如“大夫七十而致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为人正直,遭人忌恨。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在保州有战事,欧阳修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使之职出征之际,皇帝告诉欧阳修可以越职进言。

    C.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多次力挺正直人士,如范仲淹、杜衍等人;也尽力推荐有才华的人,如曾巩、王安石等人。

    D.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5】在《朋党论》中,欧阳修认为君子与小人的朋党有什么区别?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边城》中的翠翠心事满怀却“总不作声”,爷爷也常常不明说自己的想法,这是边城人的含蓄。含蓄是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心理特征,还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与含蓄有关的故事?请以“含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