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湖南省衡阳市初三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这一天的太阳正常升起,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谣言不攻自破

    B.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人物设置更是随心所欲,对历史文化不尊重,不足提倡。

    C.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来这里度假真是相得益彰.。

    D.在乒乓球世锦赛中,丁宁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房子》中桑桑是白雀和蒋一轮的爱情使者,见证了他们曲折而圆满的爱情。

    B.《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都体现了失羽的勇武。

    C.《简·爱》中简·爱虽然出身卑微,受尽苦难,却自尊自爱,追求自由平等。

    D.《老人与海》中马诺林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象征这种“硬汉”精神将代代相传。

  •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 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收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B.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C. 临近中午时,常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D.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

    A.逗(liáo)   褴)   忧) 自吹自lèi

    B.婷(pīng席(yán渎(xiè)   强不舍(guō

    C.骗(kuāng)  游)   发zhèng) 根深固(

    D.巾(lún)   塌(tān)   言(zhēn)  揉造作(jiǎo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注)①②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④有年:指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年支记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峰回路转   回:________

    (2)树林阴翳   翳:________

    (3)太守之乐其乐  乐:________

    (4)是岁之春   是:________

    (5)而吾亭适成   适: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亭以雨名,志喜也。

    3用原文句子写出(甲)(乙)两文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______   喜雨亭______

    4(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艾青写于1940年春天《树》,完成下面题目。

    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2)诗歌中“树”不单纯是树,请写出你的理解?

    (3)阅读诗歌,赏析诗中加点的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卓尔之气质。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含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有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生活。

    1请从以上三则观点中,任选两则加以概括。(每则不超过15字)

    2根据下面的记者提问作答,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你最喜欢哪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

    3你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此次实践活动,请你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一天。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填空。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明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实用类文本阅读

    宣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__________________—→湿染性—→_______________—→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B.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C.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

    D.“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 10、阅读《河套忆》,完成下面小题。

    河套忆

    梁衡

    ①白居易忆江南,最忆的是红花、绿水、桂子、芙蓉。我却常想起西北的河套,想那里的大漠、黄河、沙枣、蜜瓜。

    ②一九六八年底,我从首都的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小县里,迎接我的是狂风飞沙,几乎整天整日天地混沌朦胧,嘴里沙土不绝。风头过来时,路上的人得转过身子,逆风倒行。那风也有停歇的时候,一天,我们几个人便乘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走出招待所,穿过那些武斗留下的残墙断壁,到城外去散心。只见冰冷的阳光下起伏的沙丘如瀚海茫茫,一直黄到天边。没有树,没有草,没有绿,甚至没有声音。在这里好像一切都骤然停止。我们都不说话,默默地站着,耳边还响着上午分配办公室负责人的的训话:“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在这里自食其力,好好改造吧。”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这几个人本是有力量的,有天文知识、化学知识、历史知识,可是到哪里去自食其力呢?眼前只有这一片沙漠,心头没有一点绿荫。

    ③春天到了,我被派和民工一起到黄河边去防汛。开河前的天气是阴沉低闷的灰色的天空,像一口大锅扣在头上,不肯露出一丝蓝天。长长的大堤裹满枯草蓬蒿,在风中冷得颤抖。那茫茫大河本是西来,北上,东折,在这里绕了一个弯子又浩浩南去的。如今,却静悄悄的,裹一身银甲,像一条沉睡的巨龙。而河的那岸便是茫茫的伊克昭沙漠,连天接地,一片灰黄。我一个人巡视着五六里长的一段堤,每天就在这苍天与莽野间机械地移动,像大风中滚动着的一粒石子,我的心也像石头一样的沉。我只盼着快点开河,好离开这忧郁的天地。

    ④一天下午,当我又在河上来回走动时,眼睛突然一亮,半天上云开一线,太阳像一团白热化的水团,挤开云缝,火团旁那铅块似的厚云受不了这炽热,渐渐由厚变薄,被熔化,被蒸发。云缝越来越宽,阳光急泻而下,在半空中洒开一个金色的大扇面。这时远处好似传来隐隐的雷鸣,我的心激动了,侧过耳朵静静地听着,声音却好像是从脚下发出的。啊,老河工说过,春气是先从地下泛动的。忽然我又发现,不知何时,黄河那身银色的铠甲裂开了一线金丝,在渐渐地扩宽。那是被禁锢了一冬的河水啊,正在阳光下欢快地闪出软软的金波。不一会儿偌大的冰河就破碎了,浮动了。黄河伸伸懒腰苏醒了,宽阔的水面漂着巨大的冰块,顺流直下,浩浩荡荡,像一支要出海的舰队。那冰块相撞着发出巨大的响声,有时前面的冰块流得稍慢一些,后面的便斜翘着,一块赶一块地压了上来,瞬时就形成一道冰坝,平静的河面陡然水涨潮涌。北国的春天啊,等不得那柳梢青绿,墙头杏红,竟来得这样勇猛。

    ⑤不知何时,堤外的河滩里跑来一群觅草的马,它们狂奔着,嘶鸣着,一会儿吻吻地下的春泥,一会儿又仰天甩着长鬃。我被感染了,不禁动了那在心头关锁了许久的诗情,轻声咏道:俯饮千里水,仰嘶万里云。鬃红凤吹火,蹄轻翻细尘。

    ⑥我的心解冻了。

    ⑦春天过后,我们被分配到一个生产队去当农民。每天担土拉车,自食其力。生活是单调的但倒也新鲜。书全部锁进了箱子。我从头学着怎样锄草、间苗、打坷垃。我已学会用一根叫“担杖”的棍子担土,学会不怕膻味吃羊肉汤泡糕,还知道酸菜烩猪肉时最好用铜锅,那菜就越煮越泛出新绿。高兴时也去和放马的后生们一起骑上马在草地上狂奔,只是不敢备鞍,怕摔下来挂了镫。一次,我从牧人处得到了一个黑亮的野黄羊角,竟用心地雕起烟嘴来。渐渐,我们的饭量大了,胳膊腿粗了,只是不怎么用脑了,对箱子里的书也渐渐淡忘。只有偶尔开会夜归,抬头望天,学天文的就指给大家,那是“牛郎”,那是“织女”。抱把柴火蒸馒头时,学化学的就挽起袖子来兑碱,算是我们还有一点知识。

    ⑧夏初的夜,经过一天的劳累,我在泥壁草顶的小屋里酣卧。一觉醒来,月照中天,寰宇一片空明,窗外的院子白得像落了一层薄霜。不知为什么,我不觉动了对北京的思念。这时的北海,当是碧水涟涟,繁花似锦了。铁狮子胡同我们那个古老的校园那里曾是鲁迅先生不能忘却的刘和珍君牺牲的地方——这时,那一树树的木槿该又用她硕密的花朵去遮掩那明净的教室。图书馆的楼下一定也泛起了一阵阵的清香,那满园的丁香该已经开放。和着月色,我忆起宋人的诗句,“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不知过了多时,便又在一种浮动的暗香中朦胧睡去。

    ⑨翌日,我起来扫院子,鼻间总有一种若有若无的清香。我怀疑还是昨夜的梦,但这香又总不肯退去。原来沙枣花已悄悄绽开。我拉着扫把伫立着,房东大爷看见了说:“后生,想家了吧,春过了,你们也该走了。”我说:“大爷,我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当一辈子农民。”不料,他胡子一抖,脸上闪过一丝不快:“那还行?那还行?”

    ⑩一年后,我们自然是分配了,工作了,各自去自食其力了。去年夏天,我们这一伙河套人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家里小聚。主人说要给大家吃一件稀罕物,说着便捧出一个金黄如碗大的东西。众人一见,不觉齐声惊呼:“河套蜜瓜!”在北京见到这种东西,真如他乡遇故人,席间气氛顿时活跃。瓜切开了,那瓤像玉,且清且白,味却极甜,似糖似蜜,立时香溢满室。老朋友们尽情畅谈,经过那场沧桑之变,各人终于又走上了自己的路。大家诉说着,互相安慰、祝贺、勉励。当然,也少不了忆旧,重又陶醉河套平原那迷人的夏夜、火红的深秋,最后自然又谈到桌上的蜜瓜。那样苦的地方,怎么能产出这样好的瓜呢?我们这些在那块土地上生活过的人自然知道,正因为经了那风沙、干旱和早晚极悬殊的温差,这瓜里的蜜才酿炼得这样甜、这样浓。事物本是相反才能相成的。

    ⑪河套,我永不会忘记那个我刚开始学步的地方。

    (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西部小县的一段生活经历。从②~⑨段可以看出,他内心经历了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无奈中逐渐适应 、感受到美好、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2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的句子的作用。

    3学者林非先生认为梁衡的散文具有“捕捉住自然或人文景观令人神往的妙处””“表达出人的心灵,意志和力量”的特点。请结合第④段中的相关语句,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诚信崇礼

    ①到河北张家口市看草原秋景,返程途中,汽车水箱莫名高温,不得不在崇礼区短暂停留。

    ②找到一家汽车维修店。老板是个四十出头的男子,脸膛黑亮,浑身透着一股子干练。说明状况,对方再一查看,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时间还是要花费一些。”

    ③生疏之地,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提防。对方似乎看透了我们的心思,笑了笑说:“放心吧,绝对不坑你们,咱崇礼人不耍谎子。”

    ④趁着修车时间,我们决定到不远处的长青路转转。崇礼区群山围绕,小巧玲珑。长青路、裕兴路两条主要街道依地势而走,串起一片繁华地段。临近中午,日丽风和,长青路车水马龙,各色店面琳琅满目。

    ⑤朋友提议带些土特产回去,遂走进一家名为“蘑菇土特产”的店铺。不足三十平方米的铺面,柴鸡蛋、山蘑菇、野菜、莜麦速食、金莲花,种类繁多。但是,最惹人眼的还是那造型奇特的根雕,似雄鹰展翅,如金鸡独立,像金蟾觅食,若鹤鸣长空,油亮光滑,形态迥异逼真

    ⑥正看得入神,店主从里屋出来,看上去六十出头,满头乌发,精神矍铄。见我们正在端详根雕,他便介绍说:“都是自己做的,喜欢的话,挑一件……”

    ⑦我们一边挑选根雕,一边和店主交谈,话题就此打开。

    ⑧店主姓刘,今年已经七十三岁。说起根雕,他立马来了兴致。说起来,崇礼这地方,山多林密,六道木、小叶杨、五角枫、麻梨、白桦、落叶松,漫山遍野。二十多年前,老刘两口子离开毗邻张北县的寒清坝村来到这里,开了这家门店。开始的时候,只卖些蘑菇、蕨菜、黄花之类的山货。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有人把农户当柴烧的树根做成工艺品出售,销量不错,便动了做根雕的念头。没有基础,他就买了相关的书自己琢磨,从电视节目中寻求灵感。一来二去,从不懂到精通,老刘的根雕越发做得有模有样,精美细致,并且远近闻名,这一干就是小二十年。

    ⑨“这根雕的原材料是从哪儿来的?难不成是砍了山上的树?”我们好奇地问。

    ⑩“山上的树我们从来不砍。树根要么从河道里捡来,要么从农户那里收购。靠山吃山,只有把山保护好了,我们才能有长久的饭吃!”老刘解释道。

    朋友相中一尊“金鸡雄姿”的根雕,问及价格,老刘说:“你们看着给吧。”朋友依着材质和工艺在心中估了一番价格,问:“二百怎么样?”老刘想都没想:“行,拿走吧!”一笔买卖很快成交。付完钱了,我们又问他:“您这根雕就没个价?”老刘有些不好意思:“咱也不会耍谎子,都是自己的手艺,碰到喜欢的,价格差不多就卖了。要是不喜欢,白给人家也不要,你说是不?”

    老刘的话说得实诚。我们继续在他店里逛,又买了些蘑菇、野菜和莜面。走出老刘的店铺,已是中午时分,便到一家挂着“大炖菜”招牌的饭店吃午饭。四个人点菜,山蘑菇炖柴鸡、炝炒蕨菜、鲜黄花炒肉片和炸野菜丸子,全是地方特色。还想多点几样,老板娘却道:“咱这饭店,菜量足,都是大份。再点就多了,吃不了,浪费!”话说得直接,却是满满的真诚。

    主食自然少不了莜面窝窝和炸黄糕。老板娘还是那句话:“你们四个人,一样一份足够,我们这菜分量足,多了吃不了……”

    果然如老板娘所说,她家的菜分量足,幸好我们没有多点。吃完午饭,返回汽车维修店,此刻车已经修好。问老板多少钱,没想到老板摆摆手:“问题不算大,给一百就够了!”一瞬间,不禁为刚刚来时的心存怀疑、多有戒备而感到羞愧。事实确实如老板所说——不坑你们,崇礼人不耍谎子。

    回程的路上,坐在车上,在崇礼短暂停留的一幅幅画面频频出现在我的脑海,“咱崇礼人不耍谎子”的话浸入到心里。用手机上网,搜索“崇礼”二字,发现崇礼之名来自“崇尚礼义”之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润一方人,想来,崇礼人“不耍谎子”的品行,就是这样一辈辈传承下来的吧!突然间,又想起不久将要在这里举行的冬奥会,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也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份诚信和热情。

    (《人民日报》黄军峰2021-12-6)

    【1】本文写了崇礼人“崇礼”的哪几件事?这些事集中表现崇礼人什么品行?

    【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最惹人眼的还是那造型奇特的根雕,似雄鹰展翅,如金鸡独立,像金蟾觅食,若鹤鸣长空,油亮光滑,形态迥异逼真。(从修辞角度)

    (2)一瞬间,不禁为刚刚来时的心存怀疑、多有戒备而感到羞愧。(从表达效果角度)

    【3】第段中这句话“靠山吃山,只有把山保护好了,我们才能有长久的饭吃!”表明崇礼人的什么生活理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句话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4】结尾写搜索“崇礼”二字的意义,又联想到冬奥会,有什么用意?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二: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后来猫头鹰…… 

    提示:动笔前想清你写的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或者你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求: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