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四季变化
B.五带形成
C.极昼极夜
D.昼夜更替
2、生活在哈尔滨的小明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小红,小红说:“我很喜欢雪,但是我都15岁了,在家乡从未见过下雪!我真羡慕你!”。下面四个城市,小红的家乡最有可能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海口
3、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由该地到日本的输油航线必须经过的海峡是( )
A.
B.
C.
D.
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藏族——那达慕大会
B.蒙古族——开斋节
C.傣族——泼水节
D.高山族——雪顿节
5、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 )
A.泰国 B.马来西亚 C.越南 D.菲律宾
6、科学工作者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藻等生物化石,这说明( )
①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 ②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
③地壳变动造成海陆变迁 ④人为遗弃海洋生物于此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珠港澳大桥下面的气温16.6°C,桥上空1100米气温是 ( )
A.10℃
B.22.2℃
C.16.6℃
D.18.8℃
8、家住山东烟台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妈妈说的不对的是( )
A. “当地有著名特产东北‘三宝’,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点回来”
B. “当地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C. “当地经常会刮台风,游玩时要注意安全”
D. “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些照片回来”
9、小利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辆牌号为“皖E32772”的小轿车,这辆车来自( )
A.马鞍山 B.合肥 C.南京 D.沈阳
10、小红的爸爸是一名海军,一天他打电话告诉小红:“我现在的位置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东边是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小红爸爸的位置是( )
A.23.5N, 0
B.23.5S,180
C.0 ,20
W
D.0,160
E
1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B.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数量大,但种类少
C.我国人均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
12、我国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不足,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粮食问题的是( )
A.多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C.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
13、读下列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5 | 24 | 22 | 18 | 14 | 8 | 7 | 9 | 12 | 17 | 21 | 23 |
降水量/毫米 | 8 | 15 | 45 | 72 | 95 | 102 | 115 | 97 | 80 | 47 | 33 | 10 |
【1】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终年温暖湿润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14、下列山脉与该山脉走向相同的是 ( )
A. 横断山 B. 长白山 C. 南岭 D. 太行山
15、我国陆地相邻国家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西藏
B.新疆
C.云南
D.内蒙古
16、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完成下面小题。
【1】坡度较陡,水土易流失,适合发展(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或水产养殖业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或水产养殖业
【3】地势低洼,河湖较多,适合发展(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或水产养殖业
【4】坡度较缓,牧草生长良好,适合发展(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或水产养殖业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B.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条件不同
D.淮南、淮北地形条件不同
17、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今年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符合这样活动主题的漫画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陕西地图
D.榆林地图
19、美国是移民国家,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融合形成了统一的
A. 大和民族 B. 美利坚民族
C. 白种人 D. 日耳曼民族
20、在地球仪上,0°经线与0°纬线相比
A. 正好相等 B. O°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 0°纬线稍长 D. 0°经线稍长
21、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22、东北平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哪三大平原)
23、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 ________ .写出下列国家的首都:英国 ________ 法国________ 意大利________ 希腊 ________ 德国 ________ .
24、目前、香港有80%以上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来自____。
25、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26、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27、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B. 欧洲、亚洲、美洲
C. 北美洲、非洲、大洋洲 D. 大洋洲、亚洲、欧洲
28、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着____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____,占总人口的比重约91%。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____等边境地区。
29、概括地说,地球上____分是陆地,____分是海洋。
30、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______。
31、读“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回答问题。
(1)按照人类的____差异,将世界人口分为三大人种,A、B、C分别是____人种,____人种,____人种。
(2)我们属于____人种(填名称),肤色呈____,发色及形状呈现____的特点。此人种主要分布在____洲东部和东南部。
(3)欧洲分布最广泛的是____人种,历史上曾作为奴隶被贩卖到其他大洲的是____人种。(填名称)
32、要素联系综合思维.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回答问题。
(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2)B处气温数值可能为________(“大于0℃”或者“小于0℃”),主要原因是该地________,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AC两地气候差异巨大,A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C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巨大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不同。
(4)依据甲地气候资料图判断,该气候最可能在________大陆西岸,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________。
(5)依据乙地气候资料图判断,该气候为当地发展________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公元2014年1月30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此日地球在“二分二至示意图”的公转轨道上更接近甲、乙、丙、丁中的 点。
当太阳直射在图中②位置时,地球运动到了“二分二至示意图”甲、乙、丙、丁中的 位置。
在同学们衣着最单薄的时候,太阳直射点最靠近图中①、②、③、④点中的
点。
图中所示,本学期从开学到放寒假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方向是 (先北后南、先南后北)。
图中动物斑马先生说:“我的家乡全年高温”。企鹅小姐说:“咱的驻地四季分明”。北极熊大妈说:“我的故乡终年寒冷”。根据斑马、企鹅、北极熊生活地在五带中的位置判断,三个动物中谁在说谎 。
34、汉江是长江的支流,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读汉江流域图及丹江口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华夏祖母河】据地质考证,汉江是中国最古老的大河,在自然年龄上比黄河、长江还要早七亿年,如果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汉江则当之无愧堪称华夏的祖母河。
(1)分析汉江流域地形、气候特征及对河流的影响,完成下面知识结构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一江清水送北京】南水北调工程是21世纪举世瞩目的一项宏大水利工程。中线工程取优质汉江水,经河南、河北开挖渠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
“南水”进京5年以来北京水资源变化 | ||
年份项目 | 2014年 | 2019年 |
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 100 | 150 |
自来水硬度(毫克升) | 380 | 130 |
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米) | 25.66 | 22.78 |
(2)“南水北调”这个构想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____的特点而提出的,目前“南水”已经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下面哪些是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水资源的影响____。(填写序号)
①降低了城区自来水硬度②使平原区地下水水位降低
③人均生活可用水的水量增多④缓解了北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长江黄河手牵手】2023年7月6日,被称为“小南水北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成功实现先期通水。
(3)读图可知,“引汉济渭”工程可以缓解____省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洞穿”____山脉,使汉江水补给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牵手。
35、五一假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实地考察活动。读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仙人峰山顶的海拔范围是____,所在山脉大致为____走向。
(2)同学们分别在①②两河体验了漂流活动,那条河流速较慢?并说明原因_____。
(3)同学们进行攀岩比赛,比赛地点最适合在图中的____(填字母)地举行。
(4)攀登到B处时,能否看到图中的湖泊,并说明理由____。
(5)C居民点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