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省白城市初三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方志敏忍着病痛先后撰写出《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12篇文稿和信件,为中华民族奉献了不朽的精神。

    B. 今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广西考区面试成绩于6月12日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查询。

    C. 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塑战速决”,但并不是只有这一天,我们就该对塑料污染问题痛心疾首。

    D. 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建造、设计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上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C.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D.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先后顺序)这四部巨著。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两位诗人的唱和之作。酬,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C.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八句律诗共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四句,不分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

    C.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D.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乐毅① ,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光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与为盟。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十二年春,亮率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②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百姓安居,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

    是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③,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①乐毅:乐氏,名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②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③冢足容棺:墓坑刚够容纳棺材。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亮率大众由斜谷出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时人莫之________ (2)决于亮__________

    (3)亮每粮不继________ (4)亮新遭大丧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②及卒,如其所言。

    4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词】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诗】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中前面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甲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乙诗标题中的“舍弟”是对他人称自己的弟弟,“忆”字点明情感。

    D.乙诗的颔联写今夜露水白,故乡月亮明,都是写自己所见之景,写出秋夜的静谧美好,借景抒情,抒发虽在战乱中,仍逢良辰美景的喜悦。

    【2】结合两首诗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转”和“低”以及“无眠”的表达效果。

    (2)甲、乙两诗词除了表达思亲之情外,还各自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思想?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班级组织同学们通过“云博物馆”全方位了解鲁迅,为方便同学们参观,一位同学提前为其中三个展厅撰写了解说词,阅读文段,回答以下各题。

    展厅主题:跨越“生命之路”,上下求索

    展厅内的电视艺术片《生命之路》,通过投射在三面墙体上近6分钟的巨幅影像,展现了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从立志学医、远涉重洋,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到弃医从文,笔耕不辍,创作了唤醒国人良知的一系列作品。这些影像浓缩了鲁迅在与黑暗世界的斗争中,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奋然前行的光辉一生。

    展厅主题:画出“国人魂灵”,①__________

    展厅在展示鲁迅主要文学实绩的同时,以1500余张鲁迅笔下不同时期的人物形象组成一幅巨大的鲁迅像,令人震撼。鲁迅怀着“立人”“兴国”的强烈愿望,用一支犀利的笔,率先以白话文创作小说,剖析国民性的弱点,作品结集为《呐喊》《彷徨》。同时,他写下16个集子的杂文,“如匕首,似投枪”,抨击病态社会,成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真实写照。

    展厅主题:开拓“艺术领域”,②__________

    (甲)   。为保存中国传统木刻艺术,鲁迅办木刻讲习班,专程请来日本的内山嘉吉先生授课,自己则冒着酷暑赴讲习班义务为青年翻译。1933年他与郑振铎合编《北平笺谱》,共收山水、人物、花鸟、蔬果等各式木刻套印彩笺300余幅。鲁迅说此书“实为极可宝贵之文籍”。

    (1)对两个展厅主题的拟定,你认为下列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以笔代戎  ②夜以继日

    B.①金戈铁马  ②孜孜不倦

    C.①金戈铁马  ②夜以继日

    D.①以笔代戎  ②孜孜不倦

    (2)请将下面两个单句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接成一个复句,填入(甲)处。

    鲁迅向国人介绍欧洲、苏联版画。

    鲁迅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木刻艺术的传承、整理。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3)许浑《咸阳城东楼》中,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典入诗,别有意趣。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典故,感慨世事变迁,抒发了对故友的怀念和长期被贬终得还乡的无限感慨;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引用两个典故,表明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抒发了词人戍边抗敌的渴望)。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读书使人优美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作者:毕淑敏)

    文本二

    你读书的样子真美

    ①总忘不了黄庭坚的训诫:“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也常想起三毛的警言:“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是的,读书能让一个人变成最美的自己。

    ②林清玄曾把读书描述成生命的化妆,想想也是。手捧散发着墨香的书卷,便有李白与你对酌,东坡为你画眉,徐霞客陪你旅行,曹雪芹给你挑衣,袁枚替你做饭,这么多才子为你所用,你不美也难。

    ③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读什么书就有什么样的气场,你读书的样子不仅很美还能让你真的变美。喜欢读书的人不管真实的五官如何,举手投足间自有一份优雅淡定存在,读书能拓宽灵魂的广度和宽度,能在跌宕起代的生活中拥有处事不惊温柔安定的内心。读书多了思想就会开花,气质就会脱俗。经年以后,也许会蓦然发现,你的容颜不经意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1】下面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和文本二都从读书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活动这一角度展开论述,而两文作者的观点大不相同。

    B.文本一的第⑦段运用修辞收束全文,别具一格,设问与开篇照应,再次强调观点;比喻生动形象,从而突出论点。

    C.文本一第④段中“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意思是多读书就能知道世上可为师的人太多,进而常常恭敬地聆听高贵灵魂的谈话。

    D.文本一第⑤段中“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一语括号中的内容应删去,因为“网上阅读”是快餐式阅读。

    E.文本一和文本二的论证语言风格相近,议论说理娓娓道来,活泼可感,严谨缜密而不失生动形象。

    【2】请说出文本一的中心论点,并简要分析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述这一论点的。

    【3】文本一和文本二同是开篇引出所论观点而又各具特色,请从论证方法运用的角度对比分析。

  •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身处沟渠,无碍仰望星空

    ①最近,一个叫雷海为的外卖小哥刷屏了,因为他的另一个令人惊叹的身份——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平凡人的尊严和光芒。

    ②诗词对于雷海为来说,不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而是丰润人生的业余爱好,所以他才有一种独有的淡定、诗意的旷达。与其说雷海为的成功是梦想的召唤,倒不如说是坚持和热爱的力量。

    明朝文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雷海为就是这样深情的人,是诗歌这一终生爱好赋予了他深情。他说,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读诗背诗于他来说,是一种纯粹的热爱,“背一首,就开心;一天没背,就觉得少了什么”。因此,它才可以成为快乐之源,涵养自己的人生,“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

    ④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雷海为强就强在他的“无欲”上——他不怕输,大不了接着送快递,“他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

    ⑤英雄不问出处。身有残疾的余秀华创作的诗歌打动很多读者,还有校园保安考取硕士研究生步入名校殿堂,等等。他们给了那些生活在浑浑噩噩中的人一个警醒——平凡和困顿不是浑噩生活的理由,平凡的人也会发光。有许多坚持和热爱无关职业、财富、出身,却有关生活的品质、生命的厚度。

    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终归于平凡。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从时代的变化中看懂生命的永恒,从而更加热爱平凡的生活,这比拥有梦想、实现梦想之类更为现实,也更为迫切。雷海为是通过诗词,展现了自己平凡人的不凡魅力,这样的东西,我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

    ⑦王尔德说: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愿你我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做那个时时不忘仰望星空的人。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概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⑤段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其实每个英雄都有“来路”,能否结合全文,谈谈普通人如何成为“英雄”?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孤独的庄稼

    赵新

    ①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棵庄稼。赵庄稼已经六十二岁,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未见过这样好的一棵庄稼。饭前饭后,工余闲暇,端上一袋旱烟,老汉常常站在那棵庄稼跟前,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

    ②老汉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钱,然后用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买米买面,买油买菜,买这买那。

    ③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他去问村委会主任。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哪!人们出去打工,那是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人们方方面面买着,那是因为手里有钱;而只要你手有钱,你永远有饭吃!他说:照你这么说,钱就是饭,钱就是粮食?村主任说:你真是,这还用怀疑吗?他不服:那,要是万一光有钱没有粮食呢?村主任说:姑父,你别死凿铆,别想入非非啦,好好打扫卫生吧。他胡乱地点了点头,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

    ④只有见了那棵庄稼,老汉的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感到明朗,感到踏实。老汉拍手掌,提高嗓门夸奖那棵庄稼:好家伙,你腰杆子真硬,你旱也不怕,涝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不怕!正兀自念叨时,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像爬在他脊背,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粑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戍了一滩绿色的汁水。

    ⑤说话到了白露节令,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一团红缨秀出来,丝丝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老汉看见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闪闪,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

    ⑥傍晚的时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递上去一支香烟。老汉正在吃饭,顾不上接那支香烟。村主任说:姑父,就你一个人吃饭?老汉说: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头打工,可是就我一个人吃饭!村主任说:姑父,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门前的那棵玉米,是你的吗?老汉放下饭碗:这还用问吗?它长在我的地里,当然就是我的。村主任又给老汉递烟,老汉忙着刷碗,又没接。村主任说:姑父,你把那棵棒子送给我吧,我儿子吵着闹着要吃煮玉米。老汉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别处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们村只有你这一棵玉米,只有你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儿去找啊?老汉说:不行就是不行!那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种子,不能随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说:姑父啊,你已经不种地了,还要种子干啥?老汉说:种,我现在就开始准备种,你别忘了我叫赵庄稼!老汉又说,想吃煮玉米还不好说,你有钱有车,你到城里买去啊。

    ⑦当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赵庄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张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而它好像睡着了,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娃。老汉想,再有十几天,我就可以收获,把这穗种子藏到我家。收获了这穗种子我就向村委会辞职,我还种我的庄稼。

    ⑧老汉竟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中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老汉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

    ⑨晌午的时候,村主任又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他说,“姑父,我今天还真到县城去买嫩棒子,可惜白跑了,没有卖的啊;老人家,求求你……”

    ⑩老汉说:“你别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丢啦。”

    1请简要概括赵庄稼的形象特征。

    2请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说一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小说第⑧段写赵庄稼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对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

    4小说标题是“孤独的庄稼”,请探究“孤独”的意蕴。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一)话题作文

    请以“远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