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昆明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清(chéng)   娇mèi叨() 花枝展(zhāo

    B.落(zhuó啬(lìn弄(shì)   翻来去(

    C.niàng)   笑()   临() 小心翼翼

    D.() 化zhuāng)   确záo)   为一潭(hǔn

  •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息(qī)   道(hàng)   歼灭(jiān)   一唱一(huò)

    B. (nuò) 目(shǔ)   要(sài) 锐不可(dāng)

    C. 危(bīn) 合(fú) 赋(yǔ)   栩如生(xǔ)

    D. 妒(jí)   氲(yīn)   气(fèn) 叱风云(zhà)

     

  •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告别了童年时代,但我无时无刻怀念那难忘的童年生活。

    B.在学习上只要付出了努力,才能有收获。

    C.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D.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晌午 门槛 烦燥

    B.头颅 惶恐 肿胀

    C.愧怍 霹厉 胸脯

    D.疮疤 高梁 镐头

  • 5、下列说法与鲁迅《朝花夕拾》一书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阿长是鲁迅家中保姆,她没有文化,迷信甚至有些粗俗,但她朴实、善良、诚恳,是作者心中可敬的长妈妈。

    B.藤野先生是深受鲁迅敬爱的异国恩师。

    C.鲁迅放弃学医是因为他发现在日本无法接受到最好的西医教育,不能实现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

    D.看五猖会本是童年鲁迅难得一遇的盛事,却因为父亲逼迫背诵《鉴略》而变得十分扫兴甚至痛苦。

  • 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云霄  头衔  琢磨  大相径庭

    B.嘹亮  分歧  鄙簿  截然不同

    C.静谧  莅临  蜷伏  夺夺逼人

    D.确凿  热忱  禁锢  粘轻怕重

  • 7、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niàng)   弄 (cì)   发(jì)

    B. (hè) 悴(qiáo) 绿(píng)

    C. (sǒu)   分(qí) 啬 (lìn)

    D. (yùn)   笑(nì) 池(qí)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睛看,不在意的样子

    B.尔安敢吾射 轻:轻视

    C.必于石下迎水处沙为坎穴 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D.求之地中,不更乎 颠:颠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但”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他,手熟尔

    A.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

    C.使龙城飞将在

    D.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A.你们这些人没有研究过物理学。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B.你们这些人没有研究过物理学。这(石兽)是不是木片,难道能被大水带走?

    C.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D.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道理。这(石兽)是不是木片,难道能被大水带走?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各自阐述了一个道理。甲文卖油翁用“酌油”绝活儿,阐释了“孰能生巧”道理;乙文借用打捞石兽的故事,告诫人们“不可据理臆断”。

    B.两篇文章均富情趣。甲文陈尧咨射箭厉害,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乙文写打捞石兽无果,讲学家和老河兵分析截然不同,最后揭晓谜底,生动曲折。

    C.两文都善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康肃笑而遣之”,“笑”写出了陈康肃对卖油翁的讥笑;讲学家“闻之笑曰”,“笑”写出了讲学家对僧人的嘲笑。

    D.两文都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甲文既有对故事的记叙,又有对人物惟妙惟肖的描写;乙文则是先叙述故事,在叙述故事中描写人物,最后发表议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和要求,默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

    (1)   ,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扬子江头杨柳春,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语〉六则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老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③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④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⑤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⑥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⑦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⑧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

    ⑨“早埋了。”

    ⑩“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品析语言

    (1)“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能否将“镶嵌”改为“站立”?为什么?

    (2)作者说老王送来的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怎么会数不完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 11、阅读那条河流,完成下列

    那条河流

    我怀念那条河。

    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 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1】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经历了认为理所 )明白   的过程。

    【2】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第(14)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联系全文,说说“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

    【5】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写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人类要懂得珍惜的主旨。

    B.描写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细节,意在表现自然界充满竞争,一切事物都面临危机。

    C.作者认为那条河流是个“奇迹”,是因为那条河流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

    D.本文描写河流的变化,从开始的“温柔碧波’到后来“干涸的遗体”,省略了变化的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亲爱的同学,你记录过自己的一天吗?是有特殊意义,还是平平常常?请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材料真实典型,重点突出;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能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