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
B.悔恨 悠久 出板 颠沛流离
C.监督 公寓 鞠躬 一以贯之
D.微末 天坛 恳切 学而不厌
2、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春季节是疫情反弹的高峰时期,我们要保持警醒,切忌不可扎堆。(“切忌不可”否定不当)
B.《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冷静期的制度,将大大降低离婚草率率,使离婚的人数相比往年下降了不止一倍。(“下降”与“倍”搭配矛盾)
C.在幽雅别致的步行街上,一位穿着汉服的少女款款而行,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眼睛。(“幽雅别致的步行街”不合逻辑)
D.我们只有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认识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赢。(“保护”“尊重”“认识”语序不当)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她的创作曾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
B.《天净沙·秋思》是我国明朝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C.海伦·凯勒,是盲聋哑人,她以顽强的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成为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4、下列各组加点词语中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酝酿(yùn) 桑葚(sèn) 贮蓄(zhù) 蝉蜕(tùi)
B.箔(bō) 斑蝥(máo) 确凿(záo) 咄咄逼人(duō)
C.莅临(lì) 倜傥(tì) 澄清(chéng) 差可拟(chà)
D.敛(liǎn) 着落(zhuó) 憔悴(qiáo) 攒成(cuán)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B.春天的黄山湖公园,树木葱茏,暖风微醺,真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季节。
C.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D.截至3月31号,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
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
B.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沾住了。
C.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骋织师”。
D.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避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新化县禁毒办宣传专干到新化某中学开展了“开学第一课·禁毒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
B. 随着电视剧《如懿传》的热播,使网络上又掀起了一股追清宫戏的热潮。
C. 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队以132金92银65铜高居榜首。
D.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娄底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④者。竹心空,空以体⑤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⑥者。竹节贞⑦,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⑧焉。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建善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⑤体:体悟。⑥虚受:虚心接受。⑦贞:坚贞,坚定不变。⑧实:充实。
【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君 子 见 其 心 则 思 / 应 用 虚 受 者
B.君 子 见 其 心 则 思 应 用 / 虚 受 者
C.君 子 见 其 心 / 则 思 应 用 虚 受 者
D.君 子 见 其 / 心 则 思 应 用 虚 受 者
【2】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B.宜乎众矣 宜:合适。
C.固以树德 固:牢固,坚固。
D.贞以立志 立:建立,树立。
【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
C.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D.当求之于上流 (《河中石兽》)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
B.【甲】、【乙】两文在表现手法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C.【甲】文中“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旨在表现莲的清冷、孤僻的特征。
D.【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
【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竹性直,直以立身。
9、根据诗文填写上下句
(1)山际见来烟, _。(吴均《山中杂诗》)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4)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8) ;现在却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题。
我最好的老师
①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②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③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④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⑤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⑥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⑦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⑧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⑨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⑩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⑪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⑫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1】本文介绍怀特森老师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历史老师上课时,有人说“凯蒂旺普斯”这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对待怀特森老师的态度变化上看,本文采用的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有一次,教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的飘着炊烟。”教师朗诵着进入角色,他自己被感动了,他那深深被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虽几十年再未接触,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选自于漪《往事依依》)
选文中的怀特老师和【链接材料】中的老师对作者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各题
【甲】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甲乙两段文字的雨分别属于哪一个季节,各有什么特征?
【2】品析【乙】文中划线的句子。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留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3】甲乙两段文字哪一篇引发了你对雨的遐想,请引用古诗文中描绘雨的诗句来抒发你内心的感受。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往往充满着无数的矛盾甚至惊世骇俗的坎坷,而能让你站立的不是卑微地苟活,而是勇敢地面对。
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如悲伤、骄傲、自卑、迟到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