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张家界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有关文体、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他的小说《骆驼样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秀美山水的热爱之情。

    B.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C.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世人尊称为“诗仙”,其诗被称为“诗史”。

    D.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záo) 感(kǎi)   至(hàn) 花团锦(cù)

    B. 尴尬(gān gà)  倜(dǎng) 威(shè) 煞有事(jì)

    C. (yú)   跄(liáng)  息(bǐng)  雀无声(yā)

    D. 咒(zǔ)   板(dāi)   贪(lán) 然大悟(huǎng)

  • 3、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4、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和重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 盼望着,/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 望着,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望着,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

  •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雨, ,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

    A.是一个遍体芬芳的少女 这不能不说是春雨的手笔

    B.是一个爱美的姑娘 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C.是一个遍体芬芳的少女 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D.是一个爱美的姑娘 这不能不说是春雨的手笔

  • 6、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作者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热情赞颂了其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

    B.《西游记》描述了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结局,作者通过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告诉人们要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精神。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叙事性散文集,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

    D.《藤野先生》中写“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 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挪威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B.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C. 《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D.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规模宏大,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 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 ,蹄 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1处)

    (2)时 人 称 陈 谏 议 有 古 仁 之 风(1处)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淫则不能励精______

    (2)年与时______

    (3)啮伤人多矣______

    (4)贾人能蓄之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戒仆养之终老。

    【4】读了乙文《陈谏议教子》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母亲的心》,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她想。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3)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11段,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我”会“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3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母亲的心”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的是有形的毒品,受毒品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有一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之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困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园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有改动)

    1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2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3文中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4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请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写出人物的精神;(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