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 )
A. 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 偷骆驼之前
C. 进城拉洋车之后 D. 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2、选出下列关于《骆驼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该书作者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全书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情节安排错落有致,丝丝入扣。
B.祥子的脸上有块疤,是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咬了一口。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后,曹先生扣了祥子半个月工钱。
D.该书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高度赞美。
B. 《驿路梨花》一文小茅屋的主人是瑶族老人,因为他带来了粮食。
C. 《最苦与最乐》一文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
D. 《爱莲说》一文描绘了莲的气度、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解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心理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4、关于下列作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穿井得一人》即选自该书。
B. 《蚊子和狮子》这一则寓言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C.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之为“童心之作”。
D.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其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小说《务虚笔记》等。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背下来就过关,不需要理解它。
②最后一个阶段是25岁到35岁,要做到两个字“涉猎”。
③古人把读书分为三个阶段。5岁到15岁,这是第一个阶段,叫“诵读”。
④要知道文理之间是有关联的,要知道怎么去关联所有的学科中有价值的东西,怎么在你未来的生活中应用。
⑤第二个阶段是15岁到25岁。这个时期读书非常重要,古人叫“学贯”。
⑥一定要读不是你专业的书,什么书都要读。
A.③④⑤⑥②① B.③①⑤④②⑥ C.④③⑤②①⑥ D.④⑥③⑤①②
6、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的霸凌主义思维和行径,给全球带来巨大危害。
B.“道路一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一网络用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C.福州这些年发展顺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民的综合素质也在大幅度提升。
D.每个人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都应当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B.《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和《方正》。
D.《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作者在文中热情地赞扬了自己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三余
董遇①字季直,性质讷②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③。”遇言:“当以“三余'。”或④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董遏:三国时有名的学者。②讷(nè):语言迟钝,口齿笨拙。③苦渴无日:竭力渴望(学习),但没有时间。④或:有的人。
【1】下面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
B.【甲】文“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孤”“卿”都是敬称。
C.【乙】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见”,应读“xiàn”。
D.【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正确断句应为:“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卿今者才略 才略:
(2)即更刮目相待 刮:
(3)人有从学者 从: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或问“三余”之意。
【4】上初中后,小文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肯读书。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相关内容,写一段话劝导小文如何“挤”时间读书。(不少于80字)
9、默写。
①前不见古人,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 ,寸有所长。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 。 (《湖南岳阳楼对联》)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⑤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
⑥人生和自然都是难以完满的,因此,人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 , , ”的词句来劝勉人不要过于忧愁悲伤。
(苏轼《水调歌头》)
10、课内现代文阅读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画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_______,“钥匙”指的是_____。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③是____(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的气氛。
【3】画线句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故乡遍地冬阳
(1)一个人离故乡越远,他的心离故乡越近。
(2)其实我走得并不远,乘上车,几个小时就能回到那里。初冬,我赶到那里讲课,夜里我在一个幽静恬淡的镇子里穿过,浮躁的内心一下子便沉淀下来。离开的时候,车子缓缓穿越一片丘陵,不时有几簇杂树闪现出来。后来,闪出了一轮夕阳。它淡白、清朗,静静地挂在田埂的上头,看上去更像一轮明月。在其中,有一两头牛安静地嚼着干草。小时候,这样的情景常常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带着两个弟弟,走在冬阳下的乡间,一路上饿着肚子,一边背诵课堂上学来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实在冷了,我会带着弟弟面对阳光,在草垛下面安稳一会儿,等脸上和胸脯被晒热了再赶路。有一次我试探着把手抚在牛身上,发现那上面是很热的。牛的嘴巴嚼着干草,身子一动不动,它婚热了我那双冰凉的手。
(3)这是哪年冬天的事情,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时候弟弟们很小,奶奶还活着,妈妈做老师,爸爸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小旅社。我呢,读着《水浒》,惆怅地看着冬日灰白的天空,预想着自己的将来。
(4)爸爸的小旅社时好时坏,妈妈也把精力牵扯进来。一年冬天,妈妈陪爸爸去四平,购买什么东西记不得了,大概是与生意或翻修围墙有关吧。早上出去的,说下午回来。我们三兄弟度过了快乐的上午。冬阳一偏西,他们还没回来,我们便不安起来。我想到几天前的车祸,心里焦虑起来。熬了很长时间,我几乎确定他们出了意外,不过还是安慰两个弟弟,说他们在路上了,一定翻过东边公路的陡坡了,再有十分钟就到家了。最小的弟弟几次出去张望,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两个十分钟过去以后,我们兄弟三个同时跑出屋子,站在院子里,准备一直等下去了。我返身回去,给两个弟弟取来帽子和手套。冬阳惨淡,再也无法温暖我们冰冷的预感。我开始设想着如何带大两个弟弟,把最小的弟弟送给姥姥家寄养更好些……我的计划刚刚成形,爸爸妈妈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露头了。刷地,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的"图纸",冬阳也灿烂起来,烘烤着全家人冰凉的脸。
(5)还有一个冬天,奶奶大概跟妈妈不愉快了,执意要去伯父家过年。我扑开门追出去,在一片林子外面追上了奶奶。我站在奶奶面前哭了,不让她走。奶奶也哭了,让我过几天去伯父家吃猪肉。记不住为什么了,那年我好像没有去伯父家吃肉。春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去伯父家接奶奶,奶奶回来了,脸红扑扑的,胖了。我的两个弟弟高兴得脸上也红扑扑的。我呢,一个劲问她为什么才回来。奶奶说想这三个孙子啦。全家都高兴起来。
(6)后来,小旅社经营惨淡,爸爸关闭了它。营口的两个伯父帮我们搬到了辽南,奶奶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前天晚上我梦见奶奶的耳朵聋了,醒了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做梦,心里还是阴郁着:在梦里,奶奶耳朵聋了,可毕竟是活着的。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她被埋在故乡的一片林子外面,在那里,她天天能看见淡白清朗的冬阳。
(7)“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一场大风雪遍布辽宁。期盼这场大风雪把我和故乡连成一片,期盼大雪能在奶奶身上盖一床厚厚的大被。她暖和了,我就不冷了。
(8)更期盼,第二天冬阳继续照耀故乡。
【1】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1)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内容:_______________
(2)结构: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2)段,概括“冬阳”的特点。
【3】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
【4】第(4)段划线句,加点的“撕烂”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5】根据文意,理解“冬阳”在文中的内涵。
【6】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12、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