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迪庆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

    B.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

    C.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D.这家工厂改进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1.5倍,产品耗能比原来减少了1.2倍。

  • 2、《活板》第二段文字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记叙

    B.议论

    C.说明

    D.描写

  • 3、小李同学阅读了《朝花夕拾》。关于鲁迅对作品中人物的独特情感,小李记录了以下阅读心得。下列说法有误的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私塾先生,方正博学,比较开明。虽然他对“关于怪哉”的提问有些不悦,但回忆起他,鲁迅先生的内心仍充满了理解与温情。

    B.《琐记》中的衍太太非常热心,也非常理解小孩。她帮助“我”解决困难,曾给予 “我”很大的帮助,给童年的“我”带来了温暖。

    C.《阿长与<山海经>》中,保姆阿长絮叨、粗俗,但她为“我”买来《山海经》。她对“我”质朴的爱,使成年后的“我”对她充满感激与怀念。

    D.《范爱农》中的范爱农,内心充满爱国热情,但当时的环境使不肯随波逐流的他穷困潦倒,一腔热血的他以白眼示人。回忆起他,鲁迅内心充满了同情和痛惜。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了悼念白求恩写的一篇纪念性的文章。兼叙述和议论,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B. 《植树的牧羊人》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这是法国作家让﹒乔诺根据他在普罗旺斯的亲身经历所写。

    C.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主要突出“母爱”“童真”和“自由”。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本书。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月19日县政府“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发出后,一些市民对此默默无闻

    B. 周星驰导演的影片《美人鱼》在各地上映时,票房居高不下,观众可以说是济济一堂

    C. 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苏中公学纪念碑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D. 当地时间22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扎芬特姆机场和市内欧盟总部附近的地铁站,接连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 6、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泣(chuò   立(zhù 名(   神采奕(

    B.   ài 不齐(

    C. huái   tǎng  miǎo   随声附

    D. 开(zhàn   咒(   suì   小心翼(

  • 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招聘会上人声鼎沸,每个求职者都希望应聘到理想职位,一展才华,。

    B.徜徉于春光明媚的桃园,鲜艳的花朵绽放枝头,游人仿佛看到了桃李满天下的丰收景象。

    C.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 ,开始向我求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句未语气词。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

    故 人 来 方 与 之 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4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7《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描写鸟儿闹春景象的两句诗是: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用善良做底色

    松韵

    ①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

    ②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

    ③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很年轻,但是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

    ④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头,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

    ⑤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

    ⑥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

    ⑦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让他干吧!”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的柴火。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温暖而香甜。

    ⑧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

    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我”和父母吃着纯素馅蒸饺时,为什么会觉得“温暖而香甜”?

    3年轻人在做出为“我”家劈柴的决定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联系上下文,用文字写出来。

    4年轻人在为“我”家劈柴时,母亲要阻止,而父亲却说“让他干吧”,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5细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的感受。

    (材料链接)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卸任后,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让全场的人感动不已。

  • 1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着自己的肩,多么的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地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是很大,圆脸,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递得发亮。……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乙】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慢慢地,不但是衣服,什么他也想卖,凡是暂时不用的东西都马上出手。他喜欢看自己的东西变成钱,被自己花了;自己花用了,就落不到别人手中,这最保险。把东西卖掉,到用的时候再去买;假若没钱买呢,就干脆不用。脸不洗,牙不刷,原来都没大关系,不但省钱,而且省事。体面给谁看呢?穿着破农,而把烙饼卷酱肉吃在肚中,这是真的!肚子里有好东西,就是死了也有些油水,不至于像个饿死的老鼠。

    【1】某位同学做的《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读书卡片

    作品:《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情节:

    A.祥子经过多年积攒,买上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不久却被匪兵连人带车劫走了。

    B.祥子从匪兵处逃走,继续攒钱买车,车还没买上,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祥子与虎妞结婚后,用她的私访钱买下一辆车,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只得卖车料理后事。

    D.命运的三起三落打消了祥子买车的念头,他重新投奔刘四爷,老老实实赁车挣钱。

    A.A

    B.B

    C.C

    D.D

    【2】请分别根据【甲】【乙】两段中祥子的性格,体会其前后变化。

    【3】【乙】文段中说:“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联系原著内容,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言之有物,写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