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著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C.令尊、垂询、贤弟、奉陪、大驾等属于敬辞,而舍弟、拙作、见谅、愚见等则属于谦辞。
D.动词分为很多种类,走、跑、唱等动作属于动词;爱、恨、讨厌等心理活动也属于动词;可能、应该、可以等也属于动词,但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其创作影响了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
B.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作家、编辑家和教育家,原名叶绍钧,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C. 对联也叫对子、联语,对仗工整,文字简练,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
D.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清明”与“端午”都是其中的节气。
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C.作者对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总感到不可捉摸和无可奈何。
D.语文课上,同学们朗读《黄河颂》的声音气冲斗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B.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5、下面一段话中,标点符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①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②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③连续进行多次战役,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④
A.①句号②逗号③逗号④句号 B.①句号②顿号③逗号④感叹号
C.①逗号②句号③顿号④句号 D.①句号②顿号③分号④感叹号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隘(ài) 缥缈(miǎo) 取决(jué) 大相劲庭(jìng)
B. 丰腴(yú) 干涸(hé) 诅咒(zhǔ) 拈轻怕重(niān)
C. 莅临(lì) 窗棂(líng) 抽噎(yè) 骇人听闻(hài)
D. 姊妹(zǐ) 怂恿(sǒng) 确凿(záo) 人迹罕至(hǎn)
7、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B.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 《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8、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B.去后乃至(去:离开)
C.尊君在不(不:同“否”)
D.元方入门不顾(顾:照管,注意)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下车引之
A.学而时习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分内之事
D.持之以恒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本文出自《方正》篇。
B.为了突出陈太丘的形象,作者有意省略了陈太丘等候友人的过程,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C.友人由“怒”而“惭”,说明他已知错。
D.本文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善辩、正直明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9、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在写景中蕴含着自然理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火车上的故事
尤金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领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1)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2)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著,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选自《语文世界》初中版)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全故事情节。
(中年妇女)上车→____________→吃零食、嗑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
【3】请结合文本简要评价文中的中年妇女。
【4】怎样理解“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句话?
11、现代文阅读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童心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⑪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⑫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⑬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好感—→ __________—→ 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
12、题目二:进入初中已经2个多月了。有些人给你启发,给你激励;有些事让你感动,促你奋进……请以“让我 的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作文纸上。(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