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海和天空”“他并没有来,而上了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和”“而”词性都是连词。)
B.如果内心深处没有一个远方,就极有可能被困守在原点。(句中加点词是“形容词”。)
C.从那天开始,他就决定发奋学习。(这句话中加点字“从”是介词。)
D.今年清明前夕,政府部门发出紧急通知,禁止人们上山扫墓不得燃烧纸钱,以免发生火灾。(句中加点的“禁止”与“不得”语义重复,否定不当,应删去其中一个。)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槐(kuí) 迸溅(bìng) 驿路(yì) 亵玩(xiè)
B. 露宿(lòu) 菌子(jūn) 拖沓(tā) 洗濯(dí)
C. 仙露琼浆(qióng) 累赘(léi) 商酌(zhuó) 伶仃(líng)
D. 悲天悯人(mǐng) 譬如(bì) 鸿儒(rǔ) 花穗(su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诈骗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湄江河畔,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等寓言常用比喻性故事来寄托道理、给人启示。它虚构性强,主人公为“人”或“物”,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B.《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这部志人小说被郭沫若评价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C.《诫子书》是一篇富含劝谕意味的家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既是诸葛亮对儿子修身励志的告诫,也是他自己的追求。
D.标题《穿井得一人》中的每个字都是一个单音节词,这五个词的词性分别为:动词、名词、动词、数词、名词。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īn) 烦琐 忍俊不禁(jīn) 妇儒皆知
B.俯瞰(kàn) 霹雳 悲天悯人(mǐng) 珊珊来迟
C.校对(jiào) 荒辟 鲜为人知(xiān) 慷慨淋漓
D.矜持(jīn) 愧怍 气冲斗牛(dǒu) 颠沛流离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晕眩(xuàn) 庇护(pì) 狭隘(ài) 混为一谈(hùn)
B. 惩戒 (chéng) 殉职(xùn) 絮叨(xù) 哄堂大笑(hōng)
C. 澄澈(chè) 微薄(bó) 一霎(chà) 怪诞不经(dàn)
D. 妥当(tuǒ) 水渠(qǘ) 倜傥(tì) 杞人忧天(yōu)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舍:舍弃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为快乐
C.传不习乎 传:传授
D.三军可夺帅也 夺:改变
8、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俄而雪骤(俄而: )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 )
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
⑷太丘舍去(舍去: )
⑸尊君在不(不: )
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
9、默写填空。
(1)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木兰诗》)
(4)不闻机杼声,_____________。(《木兰诗》)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一句是“_____,_____”。(《木兰诗》)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帝创造母亲时
[美]爱玛·邦拜克
①仁慈的上帝一直在为创造母亲而加班工作着。在进入第6天时,天使来到上帝面前,提醒他说:“您在这上面已经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啦。”
②上帝对天使说:“你看过有关这份订货的技术要求吗?”
③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涤荡,但不是塑料制品;有180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6双手……
④天使缓缓地摇了摇头说:“6双手……这怎么可能?”
⑤“令我感到困难的却不是这些手,”上帝回答说,“而是她所必须具有的那3双眼睛。”
⑥“可是,”天使说,“订货单上没提出这个标准……”
⑦“是的,可她需要。”上帝点了点头说,“ ”
⑧“这太难了,”天使劝道,“上帝啊,您该歇歇了,明天……”
⑨“不行!”上帝打断了天使的话,“我感到我正在创造一件十分接近我自己的造物。你看,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6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9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
⑩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
⑪“但很坚强!”上帝激动地说,“你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1
⑫“她会思考吗?”
⑬“当然!”上帝说,“她还会说理、商量、妥协……”
⑭这时,天使用手摸了摸母亲模型的脸颊,忽然说道:“这里有一个地方渗漏了。我早就说过,您赋予她的东西太多了,您不能忽略她的承受力嘛!”
⑮上帝上前去仔细看了看,然后用手指轻轻地蘸起了那滴闪闪发光的水珠。“这不是渗漏,”上帝说,“这是一滴眼泪。”
⑯“眼泪?”天使问,“那有什么用?”
⑰“它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上帝说。
⑱“您真行!”天使赞道。
⑲上帝的脸上露出了忧郁。“不,”他说,“我并没有赋予她这么多功能。”
【1】作者第③段详写订货的若干要求,实际上想表现什么?
【2】母亲需要3双眼睛用来做什么?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描写上帝可能说的话。
【3】第⑲段中“上帝的脸上露出了忧郁”,如何理解上帝的“忧郁”?它对表达主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读完此文,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秋天的怀念》里的母亲。结合选文和《秋天的怀念》,表达你对“母亲”这个词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我特别爱听,笛声一响,我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我是红人儿,孩子们xiàn mù我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我,把好吃的分给我一份,只为了听我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我亦是非常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我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我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我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上哭了。那一刻,我只恨父亲没出息!
④我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我狠狠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⑤上了初中,离家远,我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边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我的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我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⑥我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我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我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⑦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我。我还是悄悄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我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我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⑧多年以后,我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我对父母很好,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我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⑨第二天,我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我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我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去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我。我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⑩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我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看拼音写汉字:xiàn mù( )
【2】第②段加点的词“大英雄”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3】阅读全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时间 | 我的表现 | 我的情感 |
小时候 | ⑴ | 骄傲 |
三年级 | 因为同学的嘲笑,不让父亲吹长笛 | ⑵ |
上初中 | ⑶ | 不舍 |
多年以后 | 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送父亲长笛 | ⑷ |
【4】请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首尾两段描写的场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场景展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
B.结尾揭示了一家人冰释前嫌,重获温情的不易。
C.两段场景描写完全相同,但人物的情感却不一样。
D.首尾呼应,亲情的波折与温暖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12、作文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正是有了“忍不住”,我们的成长才多滋多味,我们的人生才跌宕起伏,我们的岁月才流光溢彩!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忍不住
题目二:五彩生活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务必先补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