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B. 通过这次比赛,使他自信心增强了。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仍然很健壮。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2、选出下面解说有误的一项( )
A.闻一多先生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解说:句中加点的“终于”是副词,“实证”是动词,“和”是连词。
B.精神的宁静 谦虚而恳切 履行职责
解说:以上短语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C.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解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通畅,有气势,有节奏,使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身手呢?
解说:本句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B.《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该作者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C.《阿长与<山海经>》中,被“我”称作“最为心爱的宝书”的《山海经》,是没有多少文化的阿长给“我”买的。她管《山海经》叫“画儿书”。
D.《蚊子和狮子》出自《伊索寓言》,这个故事适合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骄兵必败!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C.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峰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
D.夏天的暴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
①有道德 ②脱离了低级趣味 ③高尚 ④有益于人民 ⑤纯粹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⑤②④③ C. ①②⑤③④ D. ③⑤①②④
6、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轻捷 班蝥 无妨 机关
B. 鉴赏 人迹罕至 消释 人声鼎沸
C. 绣象 绅士 盔甲 戒尺
D. 质扑 博学 书塾 陌生
7、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宵 调羹 竹篾 以身作则
B.累赘 凛洌 霹雳 锋芒毕露
C.塌败 修葺 愧作 颠沛流离
D.遗孀 取蒂 伫立 鞠躬尽瘁
8、【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③善息,少④焉气力倦,弓拨⑤矢钩⑥,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节选自《战国策·西周策》)
【注】①养由基:人名,春秋时期楚国的神射手。②支左屈右:伸直左臂拉弓,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一种正确的射箭方法。③已:同“以”,因。④少:过了不久。⑤拨:不正。⑥钩:弯曲。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康肃笑而遣之( )
(3)子乃曰可教射( ) (4)而不已善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左右皆曰“善”
B.惟手熟尔 惟吾德馨
C.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
D.睨之久而不去 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4】请分别从甲、乙两文中各提炼一个成语,你从陈康肃公与养由基射箭这件事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9、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穷则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 。 (《孟子》)
(2)_______________ ,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回乐烽前沙似雪, ______________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6)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 。 (谭嗣同《潼关》)
(7)一封家书,几行文字,却饱含深情。诸葛亮的《诫子书》用“_____,_____” 殷殷教诲儿子诸葛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李商隐的家书《夜雨寄北》想象亲人团聚 的情景“_____,_____”,读来也是那么感人至深。
10、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②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花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③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④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⑤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⑥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⑦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⑧“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⑨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四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和瑶族老人修葺小茅屋,是想让后来得到帮助的人们感激自己。
B.选文中我和瑶族老人都误认为领头的哈尼小姑娘是小茅屋的建造者。
C.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梨花和解放军战士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D.选文主要通过对话,即语言描写来揭示悬念,塑造哈尼小姑娘形象。
【2】选文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结尾处的“驿路梨花处处开”,有什么含义?
11、阅读下面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立法、制度、引导,对治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缺一不可。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并建立游戏分级制度、改革学校办学制度,加大对学生教育引导的重视。
材料一:《中国教育报》2021年2月1日讯 为保护学生的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湎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给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手机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通知》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各校要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材料二:某社会调查小组在光明中学做了关于“初三学生使用手机的不良影响”的调查统计,其具体数据见下图:
材料三: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禁止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的国家,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一道全国禁令,一旦发现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手机,校方可对学生处以没收手机或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等惩罚。2018年7月,法国民议会通过法案,明确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禁止在校内使用手机,覆盖3岁至15岁的学生,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间休息,甚至在校外进行教学活动时,都禁止使用手机。
材料四:某中学张校长认为,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序稳妥积极推进,防止机械地“一刀切”。禁止学生带手机,可能会让极个别心理特殊的学生无法接受,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所以要采取“堵”和“疏”、“管”和“控”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必须意识到,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还来自于社会和家庭,这不是靠学校禁令就能解决的,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了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该法案适用于幼儿园到初中的所有孩子,覆盖了3到15岁的学生。
B.现在禁止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普遍存在执行难的问题,学校可采取“堵”和“疏”、“管”和“控”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机械的“一刀切”。
C.法国通过的校园禁带手机法案,对我国治理学生使用手机有借鉴意义,但并不是说只要法律出台,学生校园内使用手机的问题就能解决。
D.治理手机仅靠学校治理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这就需要社会和学校联合起来,辅以家庭力量形成合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新闻报道《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的原因及要求。
B.材料二采用列图表的方法说明了光明中学初三学生使用手机对视力影响最大。
C.材料三表明,法国明确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一律禁止在校内外使用手机。
D.从相关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意大利、法国对学生的手机管理比中国要求更严格。
【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就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给下列对象各提几条合理建议,从而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1)给学生:__________________
(2)给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