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陵水县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小明梳理了一些文学与文化常识,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有很强的抒情性。比如《春》一文,抒发了朱自清对春天的热切赞美。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成语就出自《论语》。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达,而是有特定称谓,比如花甲和耳顺都是指六十岁。

    D.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白丁、布衣都指有功名的平民。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安详          冒然          翻来复去          耐人寻味

    B.思慕          稠秘          耀武扬威          天纶之乐

    C.亵渎          斑斓          和颜悦色          见异思迁

    D.雾霭          统畴          不修边辐          入目三分

  •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国文学之父”。

    B.《河中石兽》的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D.《骆驼祥子》中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不再有希望”,他变成了“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最后甚至沦为了行尸走肉。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相差无几

    B.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无所不为的女神,叫作女娲。

    C.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D.“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耸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这次被评为校学生会主席。

    B. 几年不见,调皮捣蛋的小明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C. 他一天上课心神不定,心不在焉,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D. 一个伟大的作家应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 6、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学生在网上阅读的好处有很多,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其次, 。因为 。再者

    ①网上阅读信息量大、内容庞杂,同学们很难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②对视力的危害很大,电脑在工作时,其显示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辐射,从而伤害眼睛

    ③“读网”比读书更具有诱惑力,上瘾后就更容易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④相对于传统阅读,网络阅读更容易处于失控状态

    A.②④③①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B.每个人都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各得其所

    C.生活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而怨天尤人

    D.报纸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不亦__________  温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可以一战   C. 可以调素琴   D. 皆以美于徐公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

    ②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不要让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③“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④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⑤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⑥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⑦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⑧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⑨他只说:“我不吃。”

    ⑩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老王》属于写人叙事的散文,它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分析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

    【2】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关心人?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节选自《老山界》)

    【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符合文章的原意(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2】上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_____觉角度突出夜之____,从____觉角度暗示山之_______ ,从____觉角度反衬夜之____。(每处填一字)

    【3】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老山界难走,“难”在哪里。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您是暖阳,温暖我的身躯;您是和风,吹散我的哀愁;您是落花,呵护我的成长。您就是迷茫中,给我指导的人;您就是困顿中,给我支持的人。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人生的方向?

    请将《 ,谢谢您》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