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作文大赛,他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B.这次期末考试,一个考场大约有30人左右。
C.济南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D.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⑵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⑶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⑷不停的絮絮叨叨
A. ⑵⑷⑴⑶ B. ⑴⑵⑶⑷ C. ⑶⑵⑴⑷ D. ⑴⑶⑷⑵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憔悴(qiáo) 咄咄逼人(duō)
B. 褪色(tuì) 焚香(fén) 混为一谈(hǔn)
C. 倾向(qīnɡ) 惭愧(chán) 恍然大悟(huǎnɡ)
D. 蝉蜕(duì) 轮番(fān) 面面相觑(qù)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现代作家-----《济南的冬天》
B.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王湾-----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
D.史铁生----当代作家-----《秋天的怀念》
5、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
A. 温故而知新 B. 任重而道远
C. 学而不思则罔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6、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
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是清代文学家。
C.“寒舍”用以称自己的家,“敝校”用以称自己的学校,“拙作”用以称自己的作品,“惠赠”则是指恭敬地赠送,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
D.《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侧重写人,《五猖会》侧重记事,《二十四孝图》侧重议论。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担当,能干事,解民忧,是新时代中国对每个人的工作要求。凡拈轻怕重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B.静是学习的第一要求。静了心才安,安了意才专。心意浮躁,见异思迁,是做不成学问的。
C.他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不管是风雨雷电,还是惊涛骇浪,他都能做到怪诞不经。
D.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②麦,被邻牛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③己,乃故言曰:“早见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④诸理?
(选自明朝江盈科《雪涛小说》)
【注】①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②艺:种植。③讼:诉讼,打官司。④揆:度量,考察。
【1】下列哪一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A. 得一人之使 一狼得骨止(《狼》)
B. 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C. 乃故言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D. 殆是乎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众皆信然。
(2)谓石犀岁久成怪。
【3】两段文字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闻而传之者”和“艺麦家”最终成为笑柄的原因?
【4】下面人物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2)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5】乙文中石犀牛为什么会被断足?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9、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古人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对此,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诸葛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只有恬淡宁静,才能明确志向,实现抱负。(填写《<论语>十二章》和《诚子书》中的句子)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鲁迅
①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②“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③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④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⑤“阿妈,恭喜……。”
⑥“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⑦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⑧……
⑨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⑩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⑪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⑫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⑬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⑭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晴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⑮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⑯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⑰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2】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选文写作者不太佩服长妈妈,但结尾处却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11、雪山勇士张梁
拖拖
张梁,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2000年开始登山,14年间,他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十座八千米雪山的攀登,成功徒步南极穿越北极,在地球的三个极点均留下身影。是继续冲击14座还是在50岁之际开始另一种冒险?他说,未来在哪儿不重要,活出真我才重要。
2014年,张梁攀登了两座海拔8000米的山峰。四月底,在距离海拔8091米的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峰顶只剩三百多米的地方,张梁做出了下撤的决定。那一次,他还挽救了三名滑坠队友的生命。再次与死神擦肩,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朋友,惊魂未定的张梁在心里作出了放弃登山的决定,他甚至在山上录了一段视频向雪山话别“我热爱雪山,但我更热爱生命。安纳普尔纳峰将是我攀登8000米高峰的绝唱。再见,安纳普尔纳,再见,雪山。”
可这雪山绝唱和以往的每一次亲历生死一样,无论如何也扑不灭他心中那团小小的火焰。只不过三个月后,张梁成功登顶8034米迦舒布鲁姆Ⅱ峰的消息再一次让中国登山界沸腾,至此,他离“14座”的桂冠已经越来越近。
从雪山归来后,张梁开玩笑说,自己越来越像高海拔动物,在雪山神清气爽,下来之后反而有些醉氧。迦舒布鲁姆Ⅱ峰的惊险,虽然不如曾经直面生死的马卡鲁峰、安纳普尔纳峰,可艰难程度不减反增。要知道,没有任何一座8000米是容易的,加上巴基斯坦的登山配套条件与尼泊尔差了好远,各个营地之间超长距离的徒步也消耗了巨大体能,从雪山下来,张梁的体重一下子掉到了66公斤。
这一次登山给张梁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个十指都已经截肢的日本80后登山家,比起那些激进的攀登者,张梁显然是登山家中的理智派。他不会在计划不周全、准备不充分的时候登山,也绝不会尝试反季节攀登、无氧攀登、freesolo,他可以不带给家人报平安的卫星电话,但每次冲顶,他一定会带备份的手套、头灯、护目镜。“万一出点问题,任何细节都会送命。”
攀登到现在,“14座”理所当然成为了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不过张梁的态度依然是不强求,他不刻意追求这个目标,因为确保安全并享受登山的过程对他来说更重要;他也不在意被超越,因为登山不是竞赛。“登山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越是接近圆满,张梁似乎越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最近一两年张梁迷上了航海,从深圳到三亚,他曾跟船在海上漂泊了48个小时,今年10月他计划征战泰王杯,明年计划环大西洋,最终的计划是航海环游地球。
除此之外,张梁还计划到台湾参加赛程超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这些计划看上去都很“自虐”,对此张梁说“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走上高尔夫球场,我确实享受在绝望环境里,再逼一逼自己的乐趣。”
“我喜欢一些比较苦的东西,像马拉松、足球,这些能把自己体力、精神耗尽。”张梁表示,自己并不是要当苦行僧,而是“一辈子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一定要做一些能让自己骄傲的事情。很多人羡慕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我想说的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张梁今年50岁,他信奉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那句名言:“5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1】张梁为什么被称为“雪山勇士”?
【2】文中说:“比起那些激进的攀登者,张梁显然是登山家中的理智派。”你从张梁的哪些事上可以感受到他的理智?
【3】张梁对人们期盼的攀登第十四座高山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用最简洁的六个字概括。
【4】“可这雪山绝唱和以往的每一次亲历生死一样,无论如何也扑不灭他心中那团小小的火焰。”请你说说“那团小小的火焰”指什么。
12、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可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