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郭相扶将(外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
B.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雄兔脚扑朔(动弹)
C.愿驰千里足(愿意)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D.赏赐百千强(有余)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历史)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是一个历史_____________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_读书、热爱学习的传统。愿我们每个人能多读几本书,沉心静气;那样,这个社会就会少一些浮躁_____________,多一些笔墨书香。
A.悠久 崇尚 喧嚣
B.长久 崇尚 喧闹
C.悠久 崇敬 喧闹
D.长久 崇敬 喧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 宁泽涛获得喀山游泳世界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冠军,领奖台上, 他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D. 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真正英雄,越是在困难中越显出是真金炼就的好汉。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咄咄逼人。
B. 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C. 她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神情是不想再寻根究底,就这样不求甚解已经可以过去了。
D. 这几年来,叔叔因为事业不顺,日渐消沉,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并且得过且过了。
5、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凸现 俯瞰 哆嗦 天崖海角
B.茏罩 竹篾 商酌 耀武扬威
C.修润 振悚 辜负 诲人不倦
D.点缀 矜持 堡垒 仙露琼浆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苞(bāo) 静谧(mì) B.聚集(jù) 粗犷(kuàng)
C.屋檐(yán) 高邈(miǎo) D.凄冷(qī) 菜畦(qí)
7、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你的主张和我的主张完全一致,这真是不约而同。
B. 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山间小溪,两岸荆棘丛生。
C. 给孩子灌输这些负面信息,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D. 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鲜为人知,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8、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 (热水) B.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C.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 D.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曲肱而枕之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它们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舍生取义等。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在文中任选一句,从“学习”或“修养”方面写出对你的启示。
9、默写。
春冬之时,则 ,回清倒影。
今夜月明人尽望, 。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4)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风正一帆悬。
青山有幸埋忠骨, 。
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_____”。
10、阅读《蓝雪黑鸟》,完成问题。
蓝雪黑鸟
常新港①
①落雪后,除了刮风天,冬日总是很安静的。十三岁的冬天让人难忘。
②在一个中午的一瞬间,我发现我认识多年的雪变成蓝色的了!因为阳光那么专注地温存着雪,所以雪才变了。院子里的雪是蓝的,屋脊上的雪是蓝的,大地里的雪是蓝的,看得愈久,那雪愈诱惑人。这时,我先听见了一阵“扑啦啦”骤然响起的风声,随后,在不远处,奇迹般地落下几十只鸟……我一动不动,怕它们离我而去。我看见它们在蓝雪和耀眼光线的映衬下,骄傲地抖着黑羽毛,在蓝雪地上印出无数朵令人着迷的爪花。一会儿,它们飞走了,它们当然有更快乐的事去做。
③我呆呆地站在北方中午的雪地上。蓝如太平洋的雪地上,赫然书写着:蓝雪,黑鸟!黑鸟,蓝雪!
④我忘不掉了。
⑤一连几天,我没再见到这一群黑鸟。我不知道它们来自何方,要去向何处,大概永远也见不到了。
⑥那个奇特的中午不久后的一天,郝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记一件难忘的事”。
⑦平常我很怵写作文,宁愿以折辱自己作代价请高手去写;这回倒好,像患了精神病一样,我吃冰棍似的把作文写出来了。我写的是:在一个奇怪的蓝雪地里,我奇怪地遇见了一群精灵般罕见的黑鸟……说实话,这是我唯一一篇靠自己的手完整地写出的作文。作文交给老师后,我那一天异常地快活,好像自己很有出息似的。我好几次憋不住问语文课代表:“郝老师把作文批阅完没有?”
⑧作文本发到我手里后,我先翻开最后一页,急着看老师的批语。一看,我便傻了。那上面用红笔写着:记叙文应记叙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不要瞎编乱造!雪怎么是蓝的?鸟怎么是黑的?
⑨我脊背上的汗出来了,我狠狠地用笔把老师的批语打了一个“×”,然后写上:雪就是蓝的,鸟就是黑的!
⑩我得承认,我也只能在我的作业本上跟郝老师争斗一气。别人是不知道的,那纯粹是一场无声的战斗。
⑪有天放学晚了些,肚子就拼命捣乱,让我觉得能一下吃进四个馒头。这时,在一棵坠满雪挂的榆树上,我看见了期待已久的情景:几十只黑鸟像果实一样结在冬天的榆树上。我叫了一声。确确实实是黑鸟,我没有撒谎。我觉得,我跟郝老师那场在我的作文本上展开的争斗还没有结束。
⑫如果能抓到一只鸟,郝老师就失败了,不,是惨败!抓不住,我就永远背着一口又黑又重的破锅,让人随便在上面敲一下。滚开吧!破锅!我今天豁出去了。我把腰带往紧处系了系,一直勒到最后一个扣眼儿。我可顾不了什么是饿了!
⑬当那群黑鸟“扑啦啦”飞起时,我【甲】。铜声和江子也跟着我跑起来:“秦祥!你干什么?追什么?你疯了?”
⑭我一直追过一片空旷的雪地。今天,我发誓要追到它们的老窝去。除非地震了,地裂开一道缝,把我埋进去。笑话!
⑮天!谁也猜不到我又倒什么霉了。那群黑鸟原本平行向前飞,但突然群体直线飞起,上升,飞到一座二十米高的加工厂的大烟囱上去了。到了烟囱下,我【乙】。我希望黑鸟能下来,不要嘲弄我。它们飞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我都有办法捉住一只。
⑯我等急了,开始仰头数着烟囱上的铁镫子,数到上面时,怎么也看不清,眼花了。有五十多个镫。
⑰是的,我准备沿着铁镫子爬上去!爬到四十几个镫子时,我两臂发酸,歇了一会儿。我低头一看,下面聚集着十几个人。他们向我扬着帽子,喊着什么,因为高空里有风,风把他们的声音撕碎了。
⑱黑鸟们以为人世间不可能有人会来打扰、威胁它们的生活,所以才高枕无忧。就在我心跳异常地伸出手抓到一只傻头傻脑的黑鸟时,我愣住了。原来,这些黑鸟都是平常的灰麻雀。它们是被烟囱里冒出的煤烟熏黑的!
⑲我缩回伸出的手,沉沉地垂着。看着一只只黑鸟从我的嘴边惊恐地飞走,我沮丧到了极点。
⑳爬下烟囱时,我又奇怪地高兴起来。也许今后会有人看见这群黑鸟的,也会奇怪它们的来历,那时,我会得意地告诉他们。
㉑期末时,我写了一篇说明文《麻雀是怎么变黑的》。作文批下来时,我又出了一身汗——郝老师给了我一个满分!在她的眼光审视我时,我发现有些不一样了……
㉒无声的争斗告一段落。当然,我不会向同学们诉说我跟郝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都干了些什么。
㉓我也不会告诉任何人,因为那次爬烟囱,又让父亲狠狠捶了我一顿。这些都是小事,我不在乎。
(选自《意林•少年版》,有删改)
注:①常新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1)本文叙述了“我”与郝老师之间的一场“无声的争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场“争斗”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请从上文划线句中任选一处,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句子补写完整,并结合上下文说明这样补写的理由。
(3)文章结尾写道:“这些都是小事,我不在乎。”请结合相关内容说一说,作者在乎的是什么。
11、泠泠风雨声
胡竹峰
平日偶得闲情,我会看看碑帖例笔墨的旧影心迹。古琴素手纸窗瓦屋灯火青荧天与地合,意与神会,情通自然。意与神兮如痴如醉,情通自然兮惠风和畅。
春雨绵绵,阴寒不散,夜里悠悠忽忽读了些旧人诗词,元人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云:“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瘦金书我熟,小时候玩过一枚“大观通宝”铜钞,钱文正是赵佶手笔。
赵佶的帖读过不少,如《千字文》《牡丹诗》等。瘦金体的线条仿佛金戈银丝,看《秾芳诗帖》久了,越发觉得线条薄利,笔锋可以削水果,手不敢触。我看瘦金体,老想到春秋时候的尖首刀币。
《秾芳诗帖》,大字楷书长卷,每行二字,共二十行,清人陈邦彦题跋:“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纤细、青郁、劲挺、有力,瘦金之味差不多这样。不要说书法,宋人文章也涓涓细流出一派文气,不像唐朝欣欣向荣,郁郁勃发。唐人写时间流逝无可奈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却是“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唐朝人慷慨,宋朝人感慨。感慨常常是壮士,感慨往往为道家,宋徽宗恰恰是道君皇帝。
中国艺术,道家的痕迹处处可见,阴阳为骨,无为是表。前些时日读《易经》,象曰:“风行水上,涣。”大意是水上见风,涟漪泛起,散而不乱,涣然而合,成自然之象。宋人书法,受老庄道家影响,大抵虚静,瘦金体是异数。每见瘦金体,像在冬天的梅园游玩。老树新花,四周一望,虚室生白,全是一片吉祥。
有回在朋友画室玩,他运转提顿写瘦金体给我看。想起当年的赵佶,一笔一画运转提顿在汴京皇城里自得其乐。瘦金体的精气神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更多还是出世的。我读赵佶书法,读出自得其乐——天下与我何干?且写字画画去,差不多是那样的字外音。
赵佶的字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像钢丝。书法家白蕉说:“瘦金体的线条,未必输给颜真卿的线条。”瘦金体是文人字,并非帝王字。到底什么是帝王字,我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文人字,我更说不清。我只能说自得其乐是文人字,旁若无人是帝王字。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赵佶、董其昌的手迹一片自得其乐或者洋洋得意,唐太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手迹旁若无人或者居高临下。字从心出,心惜字形,有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有人战战兢兢进屋来,有人桀骜不驯,有人规规矩矩,有人放肆泼辣,有人内敛斯文……
赵佶好诗,好画,好歌舞,好花岗岩,好李师师,好鲜衣怒马,好美食华灯,好梨园鼓吹,好古董花鸟。本是纨绔儿,生在帝王家,成就了一身才华,糟蹋了大好江山。
瘦金体,又名瘦筋体。瘦金体三字有风雅气,瘦筋体三字有稼穑味。瘦筋,筋瘦,夏天,从水塘里挑水浇园的农夫筋瘦筋瘦。叶圣陶先生有文章说:“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赤紫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每见瘦金体,总想起赤紫的臂膊和肌肉突起的小腿。
书法的奇妙在于,每个字的点画构成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绵动感产生出的墨迹之美。我对书法的兴趣,严格说来是对墨迹的沉迷。
宣纸上,中国文化清流徐淌。
墨迹间,前人气息缕缕不绝。
【1】本文以“泠泠风雨声”为题,有何妙处?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瘦金体的特征。
【3】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4】请你结合实际,谈谈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12、假如有一天,你进入到了《西游记》的作品中,你会选择进入哪个故事?会发生怎样的有趣的事?请自拟题目。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