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 )
A.人民强大 成果辉煌 大地震动 历史悠久
B.学习习惯 我的志愿 老师讲课 更加坚强
C.雄伟壮丽 赏心悦目 敬畏生命 改革开放
D.保卫祖国 调查研究 爱好文学 打扫卫生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清脆的喉咙,唱出 的曲子,与轻风流水 着。
A.卖弄 应和 欢快 歌唱
B.高兴 应和 宛转 卖弄
C.高兴 卖弄 宛转 应和
D.卖弄 应和 宛转 歌唱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古代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C.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撰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D. 古文中,“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天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雨在这个时候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这家店虽然开在热闹的市区,但由于缺乏诚信,光顾的顾客很少,现在已经人迹罕至了。
C.市场上的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正确选择,成为困扰广大家长的难题。
D.小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气,并非不可救药,我们应该热情帮助,耐心教育,使其改正错误。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窠巢(kē) 憔悴(cuì) 侍弄(shì) 混为一谈(hǔn)
B.黄晕(yūn) 捶打(chuí) 确凿(záo) 不求甚解(shèn)
C.酝酿(liàng) 仿膳(shàn) 覆盖(fù) 尊君在否(fǒu)
D.菜畦(qí) 整宿(xiǔ) 匿笑(nì) 传不习乎(chuán)
6、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何澹澹(dàn)浴,山岛竦(sǒng)峙(zhì)。(《观沧海》曹操)
B.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C.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lǜ)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D. 杨花落(luò)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送有此寄》李白)
7、下列修辞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写出花的鲜艳多彩。)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写出开花后硕果累累。)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拟人,写出风的柔和。)
8、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日“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③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无,没有。④伎:同“技”,技艺。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康肃笑而遣之 之:
(2)杖之,碎其金鱼 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
(2)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善射”“当世无双”是对陈尧咨才能的评价,而“公亦以此自矜”则直接点明其恃才傲物的个性。
B.乙文中通过叙事突出了陈尧之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
C.对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却显示不屑的样子,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是陈尧咨射箭技术不精。
D.陈尧之的母亲用棍棒打他,是因为陈尧之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4】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哪些启示。
9、名句默写。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村东铁路
李新颖
①老家村东有一条弃用的铁路,它紧挨着村庄。
②小时候每天早晨起来,我们便跑到铁路上,眺望东方的太阳。刚刚升起的太阳,又大又圆,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慢慢的从东方羞涩地探出粉红的脸袋儿。金色的霞光洒在大地上,庄稼叶儿上、草尖儿上的露珠儿便如珍珠一般,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沉睡的鸟儿开始欢快的鸣叫起来,有的轻舒翅膀从地上腾空掠起,向着那羞涩的脸蛋盘旋而去。一声清脆的鞭声炸响,接着就会看见一辆马车从村子里出来,跃上了铁路口,那长长的马鞭在赶车人的手中摇来晃去,仿佛他在召唤着整个世界。鞭声仿佛就是一道命令,小小的村庄即刻便喧闹起来。
③铁路东西两边载的都是白杨,白杨已经很粗,需两三个小孩子才能抱过来,杨树枝繁叶茂,两边的枝叶连在了一起,铁路就像一条绿色的长龙在浓荫下向远方蜿蜒游去。
④中午,小伙伴们跑到铁路上,玩走铁轨或数枕木的游戏。小伙伴们分成两拨儿,每条铁轨上站一个人,一声令下,便开始在铁轨上行走,倘若从铁轨上掉落下来,同拨儿的人马上替补上去。两拨儿的人数相等,在同等的时间内,哪拨儿在铁轨上走的长,哪拨便是胜利者。
⑤铁轨下面有许多枕木,它们是为了防止铁轨下沉。小伙伴儿不想玩走铁轨的游戏便数枕木,看哪一拨儿在规定的时间内数的最多。
⑥田野里蝈蝈被晒得烦躁地鸣叫着,树上的蝉也“热死了热死了”叫个不停,然而铁路上却出奇的寂静,只有那细碎的阳光伴随着小伙伴儿欢乐的笑声,在铁路上空轻轻荡漾,浓荫之中时而夹杂着一丝清凉的微风,爽快极了。
⑦傍晚,太阳开始下山了。小伙伴们站在铁路之上,遥望西方的田野。如火的晚霞洒落在稻谷之上,那稻谷更黄更亮了;洒在高粱上,那高粱更红更艳了;洒在尖尖的棒子上,那棒子笑得更加灿烂了;洒在一串一串的葡萄上,那葡萄更加晶莹迷人了……
⑧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拖着长长的身影,也开始越过铁路口,他们或扛着锄头,或背着笆筐,或推着小车,或挥着马鞭。天空中鸟儿也成双成对地飞进小巢。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喧闹了一天的小村庄开始沉寂下来,就连那最喜欢聒噪的鸡呀、狗啊也安静了下来。
⑨吃完晚饭,小伙伴们便拿着小板凳儿跑到铁路口,伸着头,仰着小脸儿,聚精会神地听大人们讲故事。大人们一手摇晃着蒲扇,一手拿着旱烟袋慢慢地吸着。那烟袋锅子里的亮光一闪一闪的,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只飞舞的萤火虫。大人们绝没有着急的道理,总是在过足了烟瘾之后,才开始讲昭君出塞,讲岳飞报国,讲水泊梁山,讲《聊斋志异》……
⑩村东的铁路还在,只是儿时的小伙伴们已经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不知他们是否还记得,那曾经带给我们无限乐趣,还静静地躺卧在村东的那条铁路。
(选自《济阳日报》2018年12月10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的事件。
早晨跑到铁路上→眺望东方的太阳;中午跑到铁路上→____;傍晚站在铁路上→_____;吃完晚饭跑到铁路口→听大人们讲故事。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金色的霞光洒在大地上,庄稼叶儿上、草尖儿上的露珠儿便如珍珠一般,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回忆了小伙伴们在村东铁路愉快、欢乐的生活。
B.第⑦段写晚霞照耀下的稻谷、高粱、棒子、葡萄等,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C.第⑨段写傍晚小伙伴们在铁路口听大人讲故事,说明小时候家乡父老乡亲们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D.文章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
【4】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⑩段的作用。
11、鲁迅的童年生活里有很多好玩的事和有趣的人,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甲)有一回,我就听得一间空屋里有着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是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检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节选自《狗·猫·鼠》)
(注释)髁(kē):骨节两端果丸形凸起物。
(乙)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请简要概括(甲)文所写的童年趣事。文中这只隐鼠后来怎么样了?
【2】想象(甲)文画线句描绘的情景,请补写两句话表现“我”当时的反应。
【3】请对(乙)文中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4】(乙)文结尾句“这些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见闻、新感受。请以“我的新同桌真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有真情实感;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