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罗马皇帝的无限权力
B.《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是研究印度文明的重要史料
C.孟买贫民窟反映了古埃及种姓制度的现状
D.古印度的佛像艺术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渊源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因为它( )
A.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D. 影响了欧洲和北美的革命
3、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
A. 伏尔泰 B. 贝多芬 C. 莎士比亚 D. 巴尔扎克
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该措施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B.该措施体现了以法治国思想
C.该措施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
D.该措施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5、1984年,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实行按需分配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实行自由资本主义
6、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边两幅图反映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B.土地人口显著增长
C.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7、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改革,国的变法成效最大
A.齐管仲
B.楚庄王
C.秦商鞅
D.魏田氏
8、“惟楚有材,兴湘重教”,千百年来湖南教育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下列关于湖南教育发展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创建于北宋初期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B.熊希龄与谭嗣同等创办的长沙时务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化学校
C.创立于1912年的长沙市一中是湖南第一所近代化私立学校
D.五四运动前后,湖南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如杨昌济、欧阳予倩等
9、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产生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与伊斯兰教有关 ④都对本地区的统一起到了推动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1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西汉时,我国新疆地区就开始接受中央管辖
B.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
D.清朝时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11、根据李华同学整理的如下知识信息,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942年1月 [地点]美国华盛顿 [内容]……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
A.《九国公约》
B.《开罗宣言》
C.《凡尔赛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
12、下列哪一国家曾经侵占我国的台湾( )
A.荷兰 B.葡萄牙 C.英国 D.西班牙
13、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B. 恢复了很多老干部的职务
C.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4、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埃及文明
15、“反戈一击”与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有关。此战役中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商王残暴无道,不得民心
B.商朝军队数量少
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大戍进攻
16、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科学家是
A.达芬奇
B.爱迪生
C.达尔文
D.法拉第
17、张大爷一家和邻居被迫举家迁出北京东交民巷,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什么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这个词语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民解放军”、“人民英雄纪念碑”到“人民币”,乃至我们六盘水市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这表明我国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B.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已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19、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 城市兴起
B. 庄园兴起
C. 基督教兴起
D. 大学的兴起
20、二重证据法是将“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与北京人复原头像
B.良渚遗址与《良渚遗址考古八十年》
C.汉代画像上的黄帝像与远古炎黄传说
D.商鞅铜方量与《史记商君列传》
2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探究自然奥秘,提出著名的______。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 析和微积分学是英国科学家______(人名)的三大成就,他被称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______的观点,引发生物科学的一场革命。
22、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他就是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3、【代表聚集·制度确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确立。
24、太宗时期,把 嫁入吐蕃,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 。
25、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
(1)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是________。
(2)尧舜禹时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________。
(3)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是________。
(4)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
(5)古代世界中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是________。
(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
(7)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________。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__。
26、武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南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
27、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胜曹军,为____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之乱使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地方上逐渐形成__________的局面。
28、“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________”。1945年,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这件事情指的是________。
2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该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________________和《新青年》。
30、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南洋、北洋和______三支海军;《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提出“众生平等”,创立了什么宗教?该教提出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婆罗门”属于古印度的什么制度?
(2)公元1世纪基督教创立,传道者宣传的“救世主”指的是谁?拜占庭帝国时代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法令进行汇编,强调基督教对国家统治,请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中世纪欧洲大学课程设置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请列举一所这时期的著名大学。
(3)14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不满基督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一位这场运动中的英国著名作家。
(4)18世纪初期,俄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并进行全方位改革,同时进行了宗教整顿,请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这场改革俄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唐朝时,唐朝学者也纷纷到世界各国去交流与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件。
(2)北宋为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通过改革,采取了什么国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3)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分别进行了哪些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加强与外国的联系,明朝采取的重大举动是什么?这一持续多年的举动有何重要意义?
(5)清朝前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对外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请你谈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4、经济改革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之,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产生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列宁选集》 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材料二第6条。(a)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英亩的施肥费。同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售予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
第8条。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 (1)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
——摘自 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法》
材料三 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罗斯福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分析它实施目的。
(3)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制定经济政策应该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