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B.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强化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D.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最早形成于( )
A.原始农耕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4、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德军还使用了毒气弹,双方损失近百万人。该战役发生于( )
A.1914年
B.1916年
C.1939年
D.1944年
5、夏商周统治的中心区域位于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淮河流域
6、考古队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穗纹陶盆……外壁刻有对称的稻穗纹和猪纹(残)图像。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旁边刻有一只猪纹……这一图像,反映了猪与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属区域是黄河流域一带 B.畜牧业随着农业的发展而产生
C.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粟 D.没有任何生产经验
7、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上古时代以来3000多年的历史。以下内容不是其记载范围的是
A.商鞅变法
B.秦统一六国
C.佛教传入中国
D.道教的兴起
8、秦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间互不统属,各司其职。其中太尉的职责是( )
A.掌管行政事务
B.掌管军事事务
C.负责监察百官
D.负责管理民众
9、孙中山说:“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里的“民贼”是指(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段祺瑞
D.冯国璋
10、《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张( )
A.反对君主专制, 建立共和国
B.反对殖民压迫, 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11、下图是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英美决定结盟共同遏制苏联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胜利
C.英美宣布正式成立北约组织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即将成立
12、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刑罚,恢复 “三十税一”的旧制,结果出现
A.“楚汉之争”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八王之乱”
1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
A.阿拉伯数字
B.《医学集成》
C.《天方夜谭》
D.沟通东西方文化
14、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 建立北宋
B. 统一蒙古
C. 统一全国
D. 灭掉南宋
15、一个绘画爱好者想到龙门石窟去了解一下魏南北朝的石雕风格,他应该到
A. 山西大同
B. 河南洛阳
C. 山东济南
D. 甘肃敦煌
16、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17、1977年8月25,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话:“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这反映出当时
A.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进展
B.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存在
C. 确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对“毛泽东思想”已有了客观认识
18、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佛教兴起于( )
A.尼泊尔
B.古中国
C.古印度
D.斯里兰卡
19、1935年3月20日夜,刚刚三渡赤水的红军主力离开隐蔽地,居然又重新向东回头,再次在二郎滩、太平渡等地渡过赤水。这次军事行动
A.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C.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的转折点
20、成为古代埃及文明标志是( )
①金字塔 ②空中花园 ③狮身人面像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1、玄奘西行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成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
22、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24、中国历史上一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的战役是
(2)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英勇善战消灭秦军主力的的战役是
(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4)歼灭袁军主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
(5)和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流”有关的一次战役是
25、________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
26、中国近代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出下列史实对应的杰出人物。
①、领导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的是 。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 。
③、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 率众攻打广大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27、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掌握祭祀权利的第一等级是_________ 。
28、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小明来到当年官渡之战所在地,记下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的原因之一“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有利地位”。
(2)在洛阳,小明感受到孝文帝把都城从________迁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小明并参观了当地著名的_____________后,深深为我国古代时期的石窟艺术而震撼!
(3)洛阳有十三朝古都之称。请你说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洛阳建都的有哪几个朝代(政权)?(至少答出二个)
2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30、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治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这部著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31、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包括哪些内容?简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32、文字是中华文明之脉的载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的起源】
(1)相传在黄帝时期,为创造文字做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文字的演变】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文字的载体】
(3)“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中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至迟出现在什么时期?纸 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有什么意义?
【文字的力量】
(4)秦统一全国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分析文字统一的重要作用。
3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指出孝文帝改革推行的主要措施。
3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带给人类福音的同时也会带给人类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市场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从事工业的人口数量增多,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下降。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760年,英国拥有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拥有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7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但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城市病”也在英国发作起来,英国的“城市病”最突出的病症表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上。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社会变化。
材料三 1897年12月6日,时任德意志帝国首相的伯恩哈德冯比罗在国会作演讲时说道:“我们不想让任何人站在阴影里,但我们也渴望阳光下的地盘。”这是德国为此前以巨野教案为由出兵占领中国胶州湾的事件作出的一番解释。
(3)材料三中的“渴望阳光下的地盘”是指什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造成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