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八线”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 军机处的设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雅克萨之战
3、同学们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 )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4、《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
A.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5、下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艺术种类?
A.滩戏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6、“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上述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明伟大工程( )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阿房宫
7、下图是小丽在东台某处看到的一个宗教团体组织的会徽,关于该宗教叙述有误的是
A.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B.创立于公元前1世纪
C.诞生在巴勒斯坦地区
D.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
8、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辽
C.金
D.契丹
9、夏、商、西周时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产生了累累硕果,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下列有关文明成果,不属于夏、商、西周时期的是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都江堰
D.分封制
10、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 )
A. 张謇--大生纱厂 B. 詹天佑--《义勇军进行曲》
C. 侯德榜--联合制减法 D. 邓稼先--两弹元勋
11、秦朝“书同文,良以教之,不可杂。犹之一国之中而共事一君也”。这反映了秦朝实施这项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文化交流
B.推动教育发展
C.加强思想控制
D.维护君主专制
12、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C.加强了与海外国家的联系
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13、分别建立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契丹、党项、女真 B. 党项、契丹、女真
C. 女真、契丹、党项 D. 党项、契丹、女真
14、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
A.唐太宗即位之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C.唐太宗在位期间,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D.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5、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杰出的词人不包括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辛弃疾
16、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示例证明加强对台湾管理的是( )
A.设置“金瓶掣签”制度
B.设置伊犁将军
C.派施琅平定叛乱,并归属福建
D.在避暑山庄举行会盟
17、下列选项属于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梵文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
18、自古以来,人们用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幼”来比喻趁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19、下列选项中,反映了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先民生产生活特点的是
A. 司母戊鼎 B. 半地穴式房屋
C. 干栏式房屋 D. 青铜神树
20、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
A.黄花岗起义
B.护国战争
C.二次革命
D.巧渡金沙江
21、玄奘西行归国后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2、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国共首次合作开始于_____年。
23、丝绸之路通道把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出使西域。
24、北伐军总司令是__________。
25、秦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__(时期)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
26、“时势造英雄”,请根据题意列举相关人物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
(2)中国历史上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3)商鞅受到 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4)战国末期的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27、(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莫斯科
B.二战重要转折性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2)据图指出:德国东侵苏联的进攻路线有什么特点?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____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____为国旗;采用____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
29、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推动英国进入“________”。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被李鸿章等人引入中国,他们积极开展________,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30、罗马法学系统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________、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529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并加以剔除,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其实质是对罗马法学的__________。
31、“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2、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05年,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命作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1911年,引起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3)请你写出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4)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1933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1)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什么地方?为解决人民的工作问题,他推行了什么政策?
(3)请你说说罗斯福新政存在的局限。
34、 战争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商朝由于商纣王在位时统治残暴,荒淫无道,最后被西周取代。
(1)“武王伐纣”是通过哪一场关键性战役灭亡商朝,建立西周的?
材料二: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从此一蹶不振。
(2)材料中项羽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什么?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春秋无义战”。
——孟子
(3)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中,有哪些重大的战役?
(4)在春秋战国的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