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他指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B.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达尔文《物种起源》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2、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31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跃居为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13年的2.6%增长为1937年的10%。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是当时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
A. 十月革命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苏联模式
3、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4、隋朝末年,有位商人通过大运河从洛阳运送一批牡丹花到余杭,美丽富贵的牡丹花招来沿途成千上万的百姓围观。你认为这种情形不可能发生在( )
A.永济渠沿岸
B.通济渠沿岸
C.邗沟沿岸
D.江南河沿岸
5、这一世纪的欧洲正在走出中世纪的藩篱,其中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时间称作( )
A.14世纪末
B.14世纪90年代
C.15世纪90年代
D.15世纪初
6、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战争
B.巴黎公社建立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
7、他是一个很有作为但很短命的王朝开创者,结束了魏晋以来数百年分裂局面,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他”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8、欧洲封建君主说,拿破仑不过是一个“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1789年瘟疫”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明治维新
9、某同学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奴隶制社会很感兴趣,如果他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可以选择的素材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种姓制度 D. 甲骨文
10、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了国际合作。这主要说明中国( )
A.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对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C.加强了与联合国的合作
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11、我国的外交成果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政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这面墙是为了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牺牲的( )
A. 宪章运动群众 B. 恩格斯 C. 巴黎公社社员 D. 拿破仑
13、据考古报告,考古学家在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其中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以前的社会发展水平
B.战国以前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很紧密
C.战国以前的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和欢迎
D.战国以前人们的陪葬品主要是铁质制成品
14、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西域都护府
15、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掌握立法权的是
A.美国总统
B.最高法院
C.大陆会议
D.国会
1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屈辱条约专题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的①③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17、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处,下面哪项是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
①赔款 ②割地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允许开设工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绒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20、“他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他”是指(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
21、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提升北方军队战斗力。
(4)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预经济调整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其核心是《 》。
2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查士丁尼法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错误______改为:______
23、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24、1927年4月18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
(2)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
(3)西夏政权的建立者——
(4)北宋时,力劝宋真宗亲征的宰相——
26、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________(人名)和他的船队;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北美大陆会议发布的《__________》。
27、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可以把罗马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纵向串联起来,给我们更为直观的历史脉络,帮助我们掌握历史,熟记历史。下面是小明画的数轴,请你帮他把未完成的部分及设计的相关试题完成。
(1)请根据提示的事件,写出数轴中A、B、C的时间。
①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A________;②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时间:B________;③西罗马帝灭亡的时间:C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数轴中已存在的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①公元前3世纪:________;②公元前2世纪末:________;③公元前49年:________;④公元395年:________。
2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英雄史,请根据提示写出英雄人物的名字。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是指 ______ 。
(2)主持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的中国近代铁路之父是指 ______ 。
(3)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为变法而牺牲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指 ______ 。
29、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其特点是______。
30、看图回答问题
下图历史人物是______。
31、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的生产工具二例。
32、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建筑名称是?它是哪一原始农耕居民的住所?他们所种植的农作物是?
(2)图2所示的建筑名称是?它是哪一原始农耕居民的住所?他们所种植的农作物是?
33、“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进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
【农耕文明时代】
(1)中世纪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写出11世纪流行于西欧乡村的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蒸汽时代】
(2)哪一事件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写出19世纪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扩大的政治改革一例。
【电气时代】
(3)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信息时代】
(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哪一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写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新经济”特征。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0年由上海进口的商品,29%(月平均数)来自于日本,到1931年12月,直线下降为3%。在中国沿海和长江沿线开展业务的日本航运公司也遭受沉重打击,日清轮船公司的所有船舶被迫全部停航。在沪的日资企业共有125家,至11月底,已有80%被迫关闭,至12月底,关闭数达90%以上。上海市民还建立了上海市抗日救国义勇军委员会,制定了《义勇军团体编制训练暂行计划大纲》。截止到11月17日,报名参加义勇军的人数已达17000余名。上海人民的抗日斗争,有力地策应了东北人民的早期抗日斗争,鼓舞鼓动了全国人民。
——《中国抗日战争史》
(1)材料表述引起上海市民发生变化的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指出上海市民的态度,并归纳其具体表现。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时代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