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战役
D.大陆会议的召开
2、有一水利工程,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岷江
3、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掌权,最早出现在( )
A. 德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4、“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宋朝船队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遇到隐晦天气,使用的判定方向的仪器是( )
A. 指南针 B. 司南 C. 计程仪 D. 探测仪
5、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A. 中国 B. 巴勒斯坦地区 C. 阿拉伯半岛 D. 古印度
6、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
A. 古代希腊 B. 古代罗马 C. 两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7、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海浦东、厦门、新疆伊宁、大连这四个城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
A.上海浦东、新疆伊宁、厦门、大连
B.厦门、大连、上海浦东、新疆伊宁
C.厦门、大连、新疆伊宁、上海浦东
D.厦门、新疆伊宁、上海浦东、大连
8、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D.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土地经营权和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社
10、下图所示的人口变化有利于( )
西晋末到东晋初南北方人口对比图(单位:万)
A.江南经济开发
B.北方经济发展
C.南方环境治理
D.北方政局稳定
11、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哥特式建筑 B. 都是宗教建筑
C. 都位于欧洲 D. 都建立于12世纪
12、隋朝虽然短暂,但许多举措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
A. 创设科举制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 创立行省制度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打败外国武装干涉 D.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14、16世纪末,英国的租地农场主成了农业雇工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只和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联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一历史事实反映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C.西欧封建制形成
D.生产经营的资本主义化
15、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献是(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16、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的这部“伟大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7、传说炎帝发明耒耜、陶器、天文历法等,黄帝发明弓箭、水井、衣裳等。这些传说( )
A.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智慧
B.再现了真实可靠的历史
C.体现了炎黄是部落首领
D.说明了禅让制变世袭制
18、列宁曾这祥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下列选项属于春秋争霸战争的积极影响的是
A.给人民带来灾难
B.周王室衰落
C.促进民族交融
D.各霸主号令诸侯
19、林则徐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下列有关林则徐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禁烟运动因英国走私鸦片引起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林则徐伟大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④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责任重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0、下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其表中信息可得出
派系 | 代表人物 | 靠山 | 控制范围 |
皖系 | 段祺瑞 | 日本 |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
直系 | 冯国璋、曹锟 | 英、美 | 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江苏、湖北等省 |
奉系 | 张作霖 | 日本 | 盘踞东北三省 |
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
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列强在中国利益互补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战役。
(1)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战役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3)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22、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西晋时,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出现了“________”,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23、1215年英格兰颁布《权利请愿书》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错误______改为:______
24、1069年,宋神宗任用________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明朝采取________的方法,禁锢了思想。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答案。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朝代——
(4)元朝时期,民族交融,形成新的民族——
26、填空题:“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________制度。秦始皇废除该制度,推行_______制度。
27、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十六国时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随后在______________(战争)中被东晋打败。
29、《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的代表作,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俄国作家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0、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
31、读图指要
王莽建新后,西域脱离中央控制。刘秀建立东汉,后世称光武帝。在他统治后期,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东汉疆域图
问题导引
从疆域角度看,光武帝统治后期是否“中兴”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它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
(3)帝国最初的200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4)该帝国通往中国贸易的通道被称做什么?
3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给中国人民带米了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后流行话题的变化
时段 | 流行话题 |
五四运动前 |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
五四运动后 |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
材料二 中国与俄国的国情不同,在中国“农民是占了重要的分子”,这“与俄国不同”…….即不能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指导中国革命,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中国共产党可以先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深入土地革命,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有利的。
——《周恩来选集》上卷
材料三 韩村河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它从一个贫穷落后,被人们戏称“寒心河”的小村庄发展为环境优美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它的发展得益于韩建集团的发展壮大。
韩建集团发展历程
阶段 | 时间 | 发展历程 |
乡镇 企业 | 1978年 | 韩村河村成立一支30多人的村集体建筑队 |
1984年 | 成功完成北京玉渊潭的紫玉饭店工程,在首都建筑市场站稳脚跟 | |
1988年 | 韩村河村建筑队加入房山区建筑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参与南水北调工程 | |
现代企业 | 1994年 | 韩村河村建筑队从房建集团分离出来,独立组建“韩村河村建筑集团总公司”。在发展建筑主业的同时,成立建材总厂、构件厂、设备安装、装饰装潢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实现了一条龙配套生产。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
2006年 | 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即以房地产业为龙头,以建筑施工和其他工业项目为龙身,以三产项目为依托,加快发展步伐 |
(1)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前后流行话题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变化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兼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
(3)据材料三,选择韩建集团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分析其发展壮大的时代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4、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传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四:
“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材料五:
“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然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状态的出现。”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哪些部落联盟首领通过这种制度成为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出首领产生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谁?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五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分封制历史作用,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