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心脏、导管、血小板分别属于( )
A.细胞、组织、器官
B.器官、组织、细胞
C.系统、组织、细胞
D.器官、细胞、组织
2、下面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A.
B.
C.
D.
3、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一些流质的内容物,经检验得知,内含大量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葡萄糖等物质。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4、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些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
5、幼年时,骨能不断长长和长粗的原因是( )
A.骨质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
B.骨骺能产生新的骨组织
C.骺端软骨层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不断地产生新骨质
D.骨髓能够产生新的骨组织
6、多吃紫菜等海产品可预防大脖子病,原因是它富含( )
A.碘
B.钙
C.铁
D.锌
7、下图为七年级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4个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视野①中表皮细胞重叠,原因是没有将材料展平
B.视野②中有气泡,是染色操作不当引起的
C.将视野③变成视野④,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D.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同一部位,视野④将变亮
8、诗句“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描述了蒲公英漫天飞舞的景象。蒲公英的果实上长有冠毛(如下图),冠毛可以帮助果实随风飘远。为了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 萌发率 | 萌发时间 | |
有冠毛 | 85% | 3.67天 | |
无冠毛 | 68% | 5.33天 |
A.实验中有无冠毛为实验变量
B.两组蒲公英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C.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
D.该实验说明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的萌发
9、水螅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 )
A.两侧对称
B.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D.体表有刺细胞
10、下列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葫芦藓的叶中具有叶脉
B.满江红的根、茎、叶都有输导组织
C.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
11、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2、下列各项中,哪项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
A.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B.能代谢和排出废物
C.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13、诗词大会深受我们的喜爱,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鲤鱼和鲸鱼一样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C.“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马的牙齿有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螳螂定是遭黄雀,黄雀须防挟弹人” 。螳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14、如图为草履虫的存活数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活草履虫的数量
B.该实验结果说明营养物质对草履虫的生存没有影响
C.温度高于T6时,草履虫会立即全部死亡
D.在0~T5温度范围内,活草履虫的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15、林林家养了蜜蜂,他发现大黄蜂能捕食蜜蜂,而捕食的成功率与巢外蜜蜂数量的多少有关,蜜蜂太多时大黄蜂甚至会遭到围攻,他将结果绘制成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巢外蜜蜂数量越多,大黄蜂捕食蜜蜂成功率越大
B.当巢外蜜蜂数量达到20只时,大黄蜂有生命危险
C.大黄蜂的捕食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D.蜜蜂各司其职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16、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大量观察和实验,提出了“尝试与错误”学习理论。下列对动物“尝试与错误”行为的认识你不认同的是()
A.蚯蚓走迷宫实验证明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
B.鸡和狗都能学会绕道取食,但鸡的尝试次数比狗多
C.小鼠走迷宫实验证明,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忘记
D.动物越高等,形成某行为的“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
17、下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图中①是DNA,②是蛋白质,③是染色体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
C.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③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也有
18、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运动,但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麻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麻雀除了啄食农作物外,也啄食害虫
B.麻雀作为消费者,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现在的麻雀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不再糟蹋农作物
D.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19、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学校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而将荷花、紫菜、海带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
A.植物的经济价值
B.植物的观赏价值
C.植物的生活环境
D.植物的形态结构
20、下列各项,能表明狼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有首领
B.能防御敌害
C.能交流信息
D.有生殖能力
21、________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下到地面生活的,由于_______的改变和自身_______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___________肢解放出来,臂和_________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22、小强喜欢锻炼上肢。如图是小强锻炼时的两个动作,请分析回答。
(1)图A 表示______动作,图B 表示______动作。
(2)在图 A 中,①表示______处于______状态,②表示______处于______状态;图B 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3、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人体内的血管分为 、 和 3种。
25、绿色植物除参与生物圈___________以外,还具有保持水土等作用。
26、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和 。
27、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在群体_____、_____和繁衍后代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8、医生给患者手臂上的“青筋”作为输液部位,这“青筋”是______血管。
29、人类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_____________ 。
30、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据图指出A.B.C中分别是哪一种液体。
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2)图中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蛋白质和全部的___________吸收回血液。
(3)如果在C中出现红细胞,你认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 __。
31、下面相应的结构其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32、根据下列各类动物的化石,回答问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
A.格尼蛙化石B.古鱼类化石
C.孔子鸟化石
D.猛犸象化石
E.淡水恐龙化石
(1)从化石可以看出图中的几种动物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______
(2)格尼蛙既可以在水中活动又可以在陆地活动,所以是两栖类。______
(3)从孔子鸟化石可以看出他们的前肢变成了翼,适于飞行生活。______
(4)真正适应陆地生活是从属于哺乳动物的猛犸象开始。______
33、日照为海滨城市,五莲为山水之乡,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的代表性生物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蜇身体呈________对称。
(2)猕猴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银鲳生活在海洋中,呼吸器官是________。
(4)白鹭的外形是________型,这种体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的阻力;________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5)蝉属于节肢动物。蝉蜕是非常名贵的药材,这是蝉在若虫期蜕下的________。
34、动物进化历程中,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逐渐演变,据图回答问题:
(1)A的呼吸器官是______,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B水陆两栖,______裸露辅助呼吸;C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其体表具有鳞片,能______。
(3)CDE的呼吸器官是______,但D中还具有特殊结构______ (填序号),能暂时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利于空中飞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