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固体氢氧化钠做干燥剂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B.用水鉴别CaCO3、NaOH、CuSO4三种固体
C.用稀盐酸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杂质
D.用稀盐酸除去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2、对下面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与评价,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 解释与评价 |
A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
B |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O2) | 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为催化剂 |
C | 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水,密封、振荡,塑料瓶变瘪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3、由镁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共20g,将其放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的溶液蒸干,共得到固体55.5g,求此过程产生氢气的质量
A.3g
B.4g
C.1g
D.2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过滤
6、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质量不变
B.1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高温度至40℃,溶液变浑浊
C.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可表示为:
D.5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不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C
C.Fe
D.He
8、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辩证看待物质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一些农作物果实饱满:过多的二氧化碳若留存在大气中会造成全球变暖且会导致海洋酸化。
海洋表层的正常pH约为8.2。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类已向自然界中排出超过5000亿吨二氧化碳,有人预计到2100年海水表层的pH将下降到7.6甚至更低。长有坚硬外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海洋生物(双壳类软体动物等)将会因外壳“溶解”(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等原因难以在海洋中生存。
【1】下列观点和原理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肥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越好
B.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因此应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海洋酸化的原理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D.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外壳能“溶解”说明碳酸氢钙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钙
【2】下列关于海洋酸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洋酸化现已导致海水呈酸性
B.双壳类软体动物会因海洋酸化导致外壳强度减弱
C.海洋酸化说明全球变暖在加剧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多植树造林可减缓海洋酸化
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蒸煮食用霉变大米、花生等
B.多吃腌制的食品
C.用地沟油加工食品
D.骨头汤煲好后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10、为使图片所示的燃料充分燃烧,对应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大燃气进气
B.汽油喷成雾状
C.架空木柴
D.煤块变煤粉
1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C.生活中,生活垃圾直接焚烧
D.工业上,污水达标后再排放
1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13、锂离子蓄电池是“祝融号”火星车的能源设备。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为3
B.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14、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20 | 3 | 2 | 20 |
反应后质量/g | a | 28 | 2 | 0 |
A.a=15
B.物质Z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Y、W的质量变化比为5:4
D.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燃烧这类剧烈氧化会放出热量,所以呼吸这类缓慢氧化也会放出热量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不同
16、锶(Sr)常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照明灯,其化学性质活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锶。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r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氧原子的质子数是16
C.Sr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决定
D.氧化锶的化学式为SrO
17、下列有关氟乙酸甲酯(化学式为C3H5FO2)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氟、氧元素质量比为3:5:1:2
B.氟乙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氟乙酸甲酯分子由3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D.氟乙酸甲酯由四种元素组成
18、实验室制取某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必须考虑的是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⑤能否与水反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9、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20、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和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11
B.34
C.45
D.79
21、二氧化氯(ClO2)是自来水生产常用的杀菌消毒剂,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1
C.+4
D.+5
22、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g,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将该CaCO3完全分解能产生CO2的质量为
A.2.2g
B.3.3g
C.4.4g
D.6.6g
23、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D.4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钠
24、下列宏观事实和相应的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5、氮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H3
C.NO2
D.HNO3
26、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27、______被人们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原因是______。
28、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
(1)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一元为钢芯镀镍(Ni),伍角为钢芯镀钢,一角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①铸造硬币主要用到的都是 材料.
②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③铸造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四种金属,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H2↑+NiSO4 Fe+NiCl2=Ni+FeCl2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室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涉及如图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①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
②如图所示,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③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可能是Fe2O3或Fe3O4中的一种,利用物理性质,鉴别的方法是 .
29、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种类一定改变,而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4)若测甲物质水溶液的值,操作方法:___________。
30、化学上常用一些符号表示物质称为化学式。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_________水_________镁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
31、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空。
(1)3个铝离子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
(4)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2、比较水蒸发与电解水两种变化的异同填写下表:
| 水蒸发 | 电解水 |
变化类型 | ______, | 化学变化 |
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 ____ |
用分子观点解释 | 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的______增大 | 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水分子 | ______ |
3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
(2)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 元素。
34、填写下列表格:
题目 | (1) | (2) | ||||
化学符号 | H | 2P2O5 | Al3+ | _____ | ____ | _____ |
名称或意义 | _____ | ___ | ____ | 2个铁原子 | 一个臭氧分子 | 二氧化碳中碳 元素显+4价 |
35、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2N______。
(2)Ca2+______。
(3)2O3______。
(4)H2O______。
(5)2Al3+______。
(6)______。
36、实验室能配制50g3%的氯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将配好的溶液转移时,有少量洒出,则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7、下列实验均为教材中的实验或改进实验,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探究空气的组成:
①用A装置进行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______(写一条)。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_____处(填“1”“2”“3”或“4"),但实测结果液面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
(2)实验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①实验A中玻璃管上端的小气球的作用除了密闭装置还有______;
②在实验B中,烧杯中的实验完成后再次称量时观察到天平指针向_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_;小红对B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实验时天平平衡后,将气球中的石灰石倒入锥形瓶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待反应完成后再次称量,天平仍平衡。
③反思归纳: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选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应注意:______。
38、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和 “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 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________个“ ”微粒。
② 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
39、用湿润的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偏高、不变、偏低)_____;简述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方法___;鉴别石灰水、稀盐酸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可选用两种试剂为___。
40、实验室中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很多,请用三种方法验证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只写出所需试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