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过度吸氧不利于健康
2、下列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M |
反应前质量/g | 6 | 10 | 3 | 9 |
反应后质量/g | 12 | 0 | 待测 | 13 |
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B.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Y、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5:2
D.该反应中X与M的质量之比为3:2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实验室制取CO2
C.验满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明爆竹中的成分硫磺具有可燃性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有3种
D.反应生成丙和戊的质量之比为3:1
6、“金秋时节 丹桂飘香”,最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为原子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7、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能源 |
①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②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 ①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安全 |
①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②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 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 | ①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
A.A
B.B
C.C
D.D
8、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
B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C |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
A.A
B.B
C.C
D.D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B.肥皂水遇到软水起浮渣
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D.水的天然循环是化学变化
10、我国高铁技术居世界前列,制作高铁电缆材料的原料之一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5H12O3Si),下列对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5H12O3Si)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该物质由21个原子构成
D.碳、氢、氧、硅四种元素质量之比为5:12:3:1
11、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组成
D.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12、现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13、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CO2溶解于水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14、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对于该图象的理解,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B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铁一定有剩余锌可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
④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
15、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镅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148
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Am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16、某同学用牵牛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柠檬水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研磨花瓣
B.浸取色素
C.取用柠檬水
D.滴加自制指示剂
1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氮气常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18、氨气与氧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
C.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 3
19、小松同学食欲不振,医生建议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若每天需补锌0.85mg,从食物中可摄取0.2mg,则他每天应服用该种产品几瓶可以达到补锌的需要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主要原料:葡萄糖酸锌【Zn(C6H11O7)2】(相对分子质量455)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等。 成分:每瓶含葡萄糖酸锌2.275mg |
A.1瓶
B.2瓶
C.4瓶
D.8瓶
20、为了避免电热水器的钢质内胆被腐蚀,通常在内胆内插入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以下哪种金属符合该要求( )
A.Cu
B.Mg
C.Fe
D.Ag
2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汽油挥发
C.粮食酿酒
D.冰块融化
22、已知一包铁粉中含有两种杂质,将5.6g该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0.2g,则该粉末中的杂质可能是
A.Al、Mg
B.Mg,Zn
C.Cu、Zn
D.Cu、Ag
23、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4、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诗词中描述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水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蒸气凝结成雪,水分子间隔变小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25、下列变化或现象,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液态水蒸发—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26、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7、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某硫酸中,如图所示的图像合理的是______(填“甲”或“乙”),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a点表示的意义为______。
(2)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______。
28、由于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治疗胃酸过多的含铝止酸剂正被新药“胃舒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所代替,则服用“胃舒乳”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9、(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决定。
(3)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_____。
(4)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30、下列物质中,①钙②洁净的空气 ③氧化铜④液氧⑤水银⑥高锰酸钾⑦自来水⑧二氧化碳⑨氯化钾⑩生锈的铁钉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离子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3)两个氧分子______。
(4)氧化铁______。
3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型实验。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33、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运载量大、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高速列车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2)高速列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前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例如,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不锈钢比纯铁的抗腐蚀性_______(填“强”或“弱”)。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4、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 性;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
(3)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用56.25g 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氢气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35、水及水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3)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性质、溶剂有关,还与外界条件有关。“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与下列外界条件存在主要关系的是______(填字母)。
A.压强
B.温度
C.汽水瓶
D.光照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
②t2℃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的相等。
③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 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A.a>b B. a=b C. a<b D.不能确定。
36、(1)下列五个示意图是小敏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敏得3分,造成她失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图实验2中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瓶中水的作用为__________。
37、加热高锰酸钾,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成分可能有 ________ 种情况,选择一种情况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你的猜想 |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结论 |
____ | 取实验中的剩余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________ (填一种实验操作)并将________ 伸入试管中 | ________ | 你的猜想 是正确的 |
38、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药品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制取氧气可以选用装置_______,装置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验证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木条重新燃烧,证明氧气收集己满。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实验结束时应先将_______,然后再________。
39、长久暴露在空气中的铜器表面往往会有一层绿色粉末,俗称铜绿,化学名称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是Cu2(OH)2CO3,根据其组成分析,这可能是铜跟①水蒸气 ②氯气 ③二氧化碳 ④氮气 ⑤氧气中的_____(填序号)反应的结果。铜绿在常温下能跟稀盐酸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铜绿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4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步骤正确操作,否则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试述下列错误操作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1)试剂瓶上的标签未朝向手心:____________;
(2)试剂瓶瓶塞正放在桌面上:_______________;
(3)对外壁不干燥的试管加热:______________;
(4)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