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Ⅰ.元素周期表在学习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B | C | N | O | F |
Al | Si | P | S | Cl |
Ga | Ge | As | Se | Br |
In | Sn | Sb | Te | I |
Tl | Pb | Bi | Po | At |
(1)请画出该部分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___________。
(2)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Ⅱ.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有金属,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被广泛应用到光电子工业和微波通信工业。回答下列问题:
(3)镓(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4)GaN是一种直接能隙(directbandgap)的半导体,自1990年起常用在发光二极管中。一种镍催化法生产GaN的工艺如图。
①“热转化”时Ga转化为GaN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酸浸”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As与Ga同周期,与N同主族,GaAs也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①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___________ (填字母)。
a.碱性: b.非金属性:As>Ga
c.酸性: d.热稳定性:
用原子结构理论推测,GaAs中A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废弃含GaAs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浓硝酸溶解,主要产物为、
和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I.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实验室可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应采用 作为负极材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理论上正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
II.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2)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
(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种);
(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4、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的粉末状和块状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 | 触摸试管情况 | 观察结果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粉末状 | 很烫 |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3.5min |
块状 | 微热 |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 30min |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 有关。
Ⅱ.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右下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3)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A)= 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逆(A)=v正(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6)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周期第____族。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酸性强弱:H3AsO4____H3PO4(填“>”或“<”)。
(2)S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程度比S与H2反应程度____(填“更大”“更小”或“相同”)。
(3)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①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②Si、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③干冰升华、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都要克服分子内的共价键
④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6、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 100 | 240 | 464 | 576 | 620 |
①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min(填“0~1”“1~2”“2~3”“3~4”或“4~5”)。
②某学生为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KCl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溶液
(2)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5 min内,X的转化率为_______;Z的平均反应速率v(Z)=_______。3min时的v正(X)与5min时的v逆(X)的大小关系为:v正(X)_______v逆(X)(填“>”“<”或“=”)。
③上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得速率如下,该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
a.v(X)=0.2 mol·L-1·min-1 b.v(Y)=0.3 mol·L-1·min-1 c.v(Z)=0.005 mol·L-1·s-1
④下列条件的改变不能减慢上述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降低温度 b.分离产物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 d.保持容积不变充入He
⑤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保持不变
E.生成1 mol Y的同时消耗2 mol Z
F.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7、制取漂白粉的反应为_______。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有效成分为_______。漂白原理为_______,HClO不仅有漂白作用,还有消毒作用,HClO的不稳定性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8、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几种物质:
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氯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盐酸 ⑧氯化钠 ⑨熔融的硝酸钾 ⑩硫酸钡;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
(2)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其中H2S是该反应的________ (填字母)。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3)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D.渗析;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分离或提纯方法。
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用_______,除去蛋白质胶体中混有的(NH4)2SO4,用_______。
(4)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______
Zn+H2SO4(稀)=ZnSO4+H2↑ 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9、规律提炼题组
(1)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强的是_____(填序号)。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大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弱⑤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处于S同周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Cl-<S2-
(2)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若将A、C相连后投入稀硫酸中,发现C表面有明显气泡产生。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10、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氯气在____极上得到,可用____________试纸变_________来检验它。
1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8种短周期元素(用英文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1)元素h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_______族。
(2)元素x、z可形成含10电子的分子,其结构式为_______。元素d、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较大的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元素x、y形成的化合物yx4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元素g、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弱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e、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2、I.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
(1)用上述原理制取HCl除了利用了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和盐酸的沸点低外,还利用了浓硫酸的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如果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反应制取HCl气体,并控制反应速度,下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II.收集一烧瓶的HCl气体,并利用如下装置进行相关探究(夹持装置略)。
(3)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注入浓氨水后,具支试管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关闭K2、K3,打开K1,慢慢注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打开K2,请描述烧瓶中的现象:___________。
13、己知CO2与碱溶液发生反应时,依次发生如下离子反应:CO2+2OH-→CO32-+H2O、CO2+CO32-+H2O→2HCO
(1)向含0.01mol氢氧化钙的石灰水中通入CO2,得到0.4g白色沉淀,则通入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或______mol.
(2)现有NaOH和Ba(OH)2混合溶液100mL,已知该溶液中c(OH-)=1mol/L,向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当至少通入CO2气体体积为0.56L(标准状态)时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原溶液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通入的CO2气体总体积为2.24L(标准状态)时,溶液中阴离子(OH-除外)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
14、氨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1)实验室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在氨分离器中分离出氨,主要利用了氨气的____性质。
(3)1.5molNO2与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
(4)向吸收塔中通入过量A,A是____。
(5)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氨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①制硝酸尾气处理装置中含有少量的NO2,可用NH3将其还原成不污染环境的气体,该反应方程式是____。
②汽油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CO和NO两种尾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N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和CO气体各1mol,NO的转化率为50%时达到化学平衡,则=____。
15、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Cl2>Br2>I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资料: i.CCl4为无色液体,与水不互溶;
ii.Cl2、Br2、I2均易溶于CCl4液体,溶液颜色分别为浅黄绿色、橙黄色和紫红色。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II.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IV.……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IV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5)过程III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