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某学生用Na2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表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不考虑氯化氢的挥发)。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盐酸体积/mL | 50 | 50 | 50 | 50 |
固体质量/g | 3.06 | 6.12 | 9.18 | 12.24 |
生成气体的体积/L(标况) | 0.672 | 1.344 | 1.568 | 1.344 |
请计算:
(1)Na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3、(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容量瓶上需标有刻度线以下项中的___。(填序号)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
(3)铁跟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反应后的溶液分装在2支试管里,往一支试管里滴加适量氯水后溶液变成___色,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___色。往另一支试管里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
4、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 H2S 分解制备 H2 的过程如图1所示。
(1)在图 1 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为______(填元素符号),属于氢化物的物质共有___种。
(2)在图 2 中标出反应③所属的类型,用斜线填充_________。
(3)氢碘酸(HI)与盐酸均属于强酸,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4)反应②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SO2、H2O、I2 在 H2S 分解中的作用相当于 ___。
(5)H2S(g)在高温下分解生成 H2(g)、Sx(g),若测得最终生成 H2(g)、Sx(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则 x= ____。
5、写出电离方程式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还原反应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元素符号),消耗的还原剂和氧化剂质量比为__。
(2)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球。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请完成上述火法炼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O3+____________+______CO↑___,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CO是___(填“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
(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成分之一,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占空气容积的78%。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7、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Cu电极为原电池的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___。当Zn反应了13g时,导线中通过了__mol电子。
(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填序号)。
①2H2+O2=2H2O
②CaO+H2O=Ca(OH)2
③2FeCl3+Cu=CuCl2+2FeCl2
8、Na2CO3和NaHCO3是两种常见的钠盐。
(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2CO3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____色。
(2)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V(Na2CO3) ____V(NaHC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①实验室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____。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106g
②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容量瓶、玻璃棒、烧杯、量筒,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填写仪器名称)
③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填下列编号)。
A.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B.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C.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定容
D.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9、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_________。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_________,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10、将1.95g由Na2SO4和Na2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L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2.33g。计算: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2)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11、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标出下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NaI:___________;ClO:___________;K2MnO4: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纪录,其原理为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其中H2S在该反应中___________。(填标号)。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3)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浓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12、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智取二氧化碳,其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来除去,则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______端口(填“①”或“②”)通入,F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13、 (1)在标准状况下,8.96L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7.6g,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g/mol,混合气体中的甲烷的体积为_____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MCl2)23.75g中含3.01×1个Cl-,则MCl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 NO3-、0.45mol Mg2+、0.4mol Cl-、SO42-,则n(SO42-)为_____mol。
14、人类利用化学反应不仅可以创造新物质,还可以获取能量或实现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冷敷袋俗称冰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多种用途。制作冷敷袋可以利用________(填标号)。
a.吸热的物理变化 b.放热的物理变化 c.吸热的化学变化 d.放热的化学变化
(2)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合成氨反应:。已知在
、
时,拆开
键、
键和
键所需能量分别为
和
。
①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每消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________
。
③将和
充入密闭容器中,在相同条件下发生该反应,达平衡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
,则
________
(填“>”“<”或“=”),理由是________。
(3)科学家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并取得初步成果,电池工作时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b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电池工作时在固氮酶表面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
15、肼(N2H4)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材料。工业上常利用NaClO溶液和尿素CO(NH2)2,N元素为-3价在碱性条件下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水合肼()。
已知:水合肼的熔点为-51.7℃,盐水凝固点一般为-5℃左右。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由下列装置制备并收集干净的Cl2,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用“→”和字母表示)。写出制备Cl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反应放热会生成其他副产物,现测得产物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则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为避免温度过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补全并配平生成水合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Co(NH2)2+___________Na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N2H4⋅H2O+___________Na2CO3+NaCl
(4)从步骤Ⅲ的混合液中,可通过___________(填操作)、过滤获得水合肼的粗溶液。
(5)已知步骤Ⅱ中加入12g尿素,最终得到8g水合肼,则该流程的产率为___________。(不考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