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t℃时,将 2molSO2 和 1molO2 通入体积为 2L 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H=-196.6kJ/mol,2min 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 还剩余 0.8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达化学平衡,生成 SO3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 ;平衡时SO2 转化率为_______;
(2)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 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 2nmolSO2 的同时消耗 nmolO2
E.相同时间内消耗 2nmolSO2 的同时生成 nmolO2
F.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3)以下操作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快的是__________;
A.向容器中通入O2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使用正催化剂 D.升高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氦气。
3、一种以海水晒盐后所得苦卤(溶质主要含MgCl2,还有NaCl等)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
(1)“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工业上冶炼镁时采用的方法是___(填字母)。
a.电解熔融MgCl2
b.用氢气还原MgCl2
c.加热分解MgCl2
4、有以下8种物质:①He②HCl③P4④H2O2⑤Na2S⑥NaOH⑦Na2O2⑧NH4Cl请用上述做物质的序号填空: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
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
5、(1)现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2O2、③NaOH、④HCl、⑤H2O2、⑥MgF2、⑦NH4Cl
A.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B.只由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C.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D.由离子键和共价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
E.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 F.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
(2)现有八种晶体:①干冰;②碳化硅;③晶体硫;④晶体硅;⑤氧化钠;⑥四氯化硅;⑦氢氧化钾;⑧氖。请用编号填写下列空白:
A.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 B.固态为分子晶体的是______
C.含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 D.熔融时需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
6、某温度下,在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 3 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反应在 t1 min 时达到平衡。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上述反应中X、Y、Z 分别为 NH3、H2、N2,在此 t1 min 时间内,用H2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H2)为_____。
(3)拆开 1mol 共价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如下表:
共价键 | H-H | N≡N | N-H |
吸收的能量/kJ | 436 | 946 | 391 |
1mol N2 完全反应为NH3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kJ 能量。事实上,将 1molN2 和3molH2 放在反应容器中,使它们充分反应,反应的热量变化总小于计算值,原因是_________。
(4)下列叙述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容器内各气体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
B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C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7、有下列各组物质或微粒:
①O2和O3;②12C和14C;③CH4和C7H16;④和
;⑤
和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①组两微粒互为同位素
B.②组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③组两物质互为同系物
D.④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E.⑤组互为同分异构体
(2)有机物的名称为______。
(3)用一个Cl取代分中的一个氢原子可以得到______种结构不同的有机物。
8、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
的原理示意图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该过程将______转化成为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高产氨效率
B.该反应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氮气
D.基于合成
的过程属于人工固氮
(4)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加入原料的顺序是:在氯化钠溶液,通入_________至饱和,再通入足量的_________可制得。
9、用化学用语填空。
(1)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3)卤素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
10、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含氢9.4%。红外光谱测定A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
(1)试计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
(2)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对其命名_____。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① |
|
| |||||
2 |
|
|
|
|
|
| ② |
|
3 | ③ | ④ |
| ⑤ |
| ⑥ | ⑦ | ⑧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⑤ ________,⑥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表中①~⑧),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3)在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
(简述方法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常用的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利用其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比较方便。
Ⅰ.实验需要0.8 NaOH溶液475mL和0.4
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来配制0.4硫酸溶液,需用量筒量取体积为_______mL的浓硫酸来稀释。
(2)为配制上述稀硫酸,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观察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4)欲用NaOH固体配制0.8 NaOH 475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漏
C.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5.2g
D.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放在纸上称
Ⅱ.在0.2L由NaCl、、组成的混合液中,都分离子浓度大小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中
和
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5)该混合液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13、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5mol/L NaOH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
原合金中Mg质量_________,Al质量__________,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
14、引火铁是反应活性很强的准纳米级的铁粉,可以通过Fe3O4与H2反应制得。一定温度下,在2L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Fe3O4(s)+4H2(g)⇌3Fe(s)+4H2O(g)
(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已知1000℃时K=4.0,1300℃时K=3.5,则正反应为____(选填“放热”“吸热”)反应。
(2)下图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曲线a代表的反应,在建立平衡过程中的平均速率υ(H2)为______。曲线a与曲线b所代表的反应,体系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将平衡状态A转变为B,则需要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
(4)某温度下保持体积不变,向曲线b的平衡状态中,通入一定量的H2O(g)重新达到平衡后,H2和H2O(g)的浓度之比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说明理由______。
(5)1300℃时,测得体系中H2和H2O(g)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6mol/L,则此时υ正_______υ逆(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其原因是______。
15、在2L绝热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bmolO2,下图是部分反应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10 min时,v(SO3)=_____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
A.v(SO3)=v(S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t时刻,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