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A、B两点放置电荷量分别为和
的点电荷,其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为A、B连线的中点,D是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另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C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
C.若将一正电荷从C点移到无穷远点,电场力做负功
D.若将另一负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荷电势能减小
2、关于家用照明用的220V交流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该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C.该交流电1秒内方向改变50次
D.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220V
3、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ON=OM,a、b两束可见单色光(关于OO′)对称,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 MN,在棱镜侧面 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棱镜中a光束的折射率大于b光束的折射率
B.在棱镜中,a光束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束的传播速度
C.a、b 两束光用同样的装置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a光束比b光束的中央亮条纹宽
D.a、b两束光用同样的装置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束比b光束的条纹间距小
4、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闭合导线线框,a、b是边界范围、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只是a区域到地面的高度比b高一些。甲、乙线框分别从磁场区域的正上方距地面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穿过磁场后落到地面。下落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保持与磁场方向垂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框同时落地
B.乙框比甲框先落地
C.落地时甲乙两框速度相同
D.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甲线框中通过的电荷量小于乙线框
6、网课期间,有同学在家里用投影仪上课。投影仪可以吊装在墙上,如图所示。投影仪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吊杆对投影仪的作用力( )
A.方向左斜向上
B.方向右斜向上
C.大小大于mg
D.大小等于mg
7、A、B两小球分别从图示位置被水平抛出,落地点在同一点M,B球抛出点离地面高度为h,与落点M水平距离为x,A球抛出点离地面高度为,与落点M水平距离为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A、B两小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初速度是B球初速度的两倍
B.要想A、B两球同时到达M点,A球应先抛出的时间是
C.A、B两小球到达M点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B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接有额定电压均为20V的灯泡A和B,当输入u=220sin100πt(V)的交流电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假设灯泡不会被烧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1
B.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比为10:1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少许时,灯泡B变暗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少许时,灯泡A变亮
9、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一旦排海将对太平洋造成长时间的污染。氚()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并释放能量,其半衰期为12.43年,衰变方程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的中子数为3
B.衰变前的质量与衰变后和
的总质量相等
C.自然界现存在的将在24.86年后衰变完毕
D.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半衰期相同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布C,C上静止地放有质量分别为2m、m的物块A和B,A、B与绸布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A、B与C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A施一水平拉力F,F从0开始逐渐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0.5μmg时,A、B、C均保持静止不动
B.当F=2.5μmg时,A、C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C.当F=3.5μmg时,B、C以相同加速度运动
D.只要力F足够大,A、C一定会发生相对滑动
11、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悬挂的电风扇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竖直轴的延长线与水平地板的交点为O,扇叶外侧边缘转动的半径为R,距水平地板的高度为h。若电风扇转动过程中,某时刻扇叶外侧边缘脱落一小碎片,小碎片落地点到O点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电风扇转动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12、我国已成功发射的月球探测车上装有核电池提供动力。核电池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载能粒子并将其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某核电池使用的核燃料为,一个静止的
发生一次α衰变生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γ光子。将该核反应放出的γ光子照射某金属,能放出最大动能为
的光电子。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核的中子数为144
B.新核的比结合能小于核的比结合能
C.光电子的物质波的最大波长为
D.若不考虑γ光子的动量,α粒子的动能与新核的动能之比为117:2
1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的圆弧AO与半径
的圆弧BO在最低点C相切。两段光滑的直轨道的一端在O点平滑连接,另一端分别在两圆弧上且等高。一个小球从左侧直轨道的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沿直轨道下滑,经过O点后沿右侧直轨道上滑至最高点B,不考虑小球在O点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则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
A.1.5 s
B.2.0 s
C.3.0 s
D.3.5 s
14、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为氢原子的电子云示意图,由图可知电子在核外运动有确定的轨道
B.乙图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比
的要大
C.丙图为链式反应示意图,氢弹爆炸属于该种核反应
D.丁图为氡的衰变图像,由图可知1g氡经过3.8天后还剩0.25g
15、设地球的半径为R0,质量为m的卫星在距地面R0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角速度为
B.卫星的线速度为
C.卫星的加速度为
D.卫星的周期为
16、如图所示,用一束太阳光去照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玻璃砖,在光屏上能观察到一条彩色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大
B.c光子比b光子的能量大
C.此现象是因为光在玻璃砖中发生全反射形成的
D.减小a光的入射角度,各种色光会在光屏上依次消失,最先消失的是b光
17、2021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搭载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在航天领域中,悬绳卫星是一种新兴技术,它要求两颗卫星在不同轨道上同向运行,且两颗卫星与地心连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卫星乙的轨道半径为r,甲、乙两颗卫星的质量均为m,悬绳的长度为r,其重力不计,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两颗卫星间悬绳的张力为( )
A.
B.
C.
D.
18、在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亲子电动车(如图)是很多家长接送小学生的选择,亲子电动车一般限制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小时,图为某电动车起步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s内电动车的位移为15m
B.t=5s时电动车的加速度为1.2m/s2
C.0~5s内电动车的平均速度大于3m/s
D.在起步过程中电动车的功率是一定的
19、放射性元素钚()是重要的核原料,其半衰期为88年,一个静止的钚238衰变时放出α粒子和γ光子,生成原子核X,已知钚238、α粒子和原子核X的质量分别为
、
、
,普朗克常量为
,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比结合能比钚238的比结合能小
B.将钚238用铅盒密封,可减缓其衰变速度
C.钚238衰变时放出的γ光子具有能量,但是没有动量
D.钚238衰变放出的γ光子的频率小于
20、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其传播速度
,此时质点P的位移为
,则质点P的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 )
A.
B.
C.
D.
21、平行玻璃砖底面涂有反射层,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以45º入射角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反射再折射后从玻璃砖上表面射出,如图所示是其部分光路图。不考虑光在玻璃砖上表面的反射,则玻璃砖对单色光_______(选填“a”或“b”)的折射率大;单色光_________(选填“a”或“b”)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长;两束单色光从玻璃砖上表面出射后相互________(选填“平行”或“不平行”)。
22、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油膜上会出现彩色的花纹,这是两列相干光波发生干涉的结果,这两列相干光波是太阳光分别经_______而形成的。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不透明的圆板,在圆板后面的屏上发现圆板阴影中心处有一个亮斑,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23、如图所示,金属板P与栅极板Q水平正对放置,间距为d,金属板和栅极板板长均为2d,Q板接地,P极板电势为+(未知),一定质量的带正电粒子自P板上边缘以速度v0平行于P极板射入电场,粒子从栅极板Q的中点离开电场,重力忽略不计。要使粒子从栅极板Q的右边缘离开电场,则粒子的入射速度大小为______;若向下移动栅极板Q,使粒子从右边缘离开电场,则PQ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4、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次探究活动中需要确定A、B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经过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后,作出A﹣B图象,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B__________.
若图象不是直线,则有可能A与B的平方、立方、二次根…等成正比.如果我们猜想A与B的平方成正比,请简述验证A与B的平方成正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25、双原子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线所示,A为曲线与r轴的交点,B为曲线的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点处原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A点处分子的动能最大
B点处对应的原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B点处分子的动能最大
E.原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最大时,原子间距大于B点处对应的原子间距
26、一个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一束关于O点对称的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R,距离O点最远的光线到达上表面后恰好发生全反射,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__。若另一细光束在O点左侧垂直于AB从圆弧表面射入此玻璃砖,细光束到O点的水平距离为,不考虑反射的情况,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相同
B.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C.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D.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需要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另有甲乙两个实验组,没有很好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如图中甲、乙两条直线。甲组实验中木板倾角___________,乙组实验中木板倾角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8、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两辆手推车同向沿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时刻某同学水平推第一辆车,脱手后小车继续运动,t0时刻与第二辆车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车以共同速度继续运动距离L后停止。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后瞬间两车的速度v;
(2)该同学给第一辆车的冲量大小I;
(3)若该同学对车做功为W0,求整个过程中两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
29、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BC边未画出),AB为直角边,∠BAC=45°;BDC为圆弧,其圆心在B点。在此玻璃砖右侧竖直放置一足够大的光屏,其轴线过O点且与纸面垂直。已知O点在AD延长线上,且AB=BD=DO=10cm,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单色光从AB边垂直射入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亮区,若玻璃对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不考虑光在界面CD上的反射,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光屏上有光到达的点距轴线的最大距离;
②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求能够到达光屏的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时间。
30、如图所示.一根长L=9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5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1)若将玻璃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求玻璃管中气柱将变为多长:
(2)若保持玻璃管直立,继续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水银,则最多能注
入多长的水银柱
31、中国地大物博,三亚至漠河约5000km,冬季南北温差巨大。旅行爱好者自驾从三亚出发至漠河。假设汽车一个轮胎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出发时轮胎气体温度为T1,内部气体压强为p1,到达漠河时轮胎气体温度为T2,轮胎内封闭气体体积为V,不考虑漏气和轮胎体积变化。
(1)求到达漠河轮胎内气体的压强p2;
(2)为给轮胎补气,气泵工作一个周期可将室外压强为p0(p0<p2),体积为ΔV的气体充人轮胎,为使轮胎内气体压强恢复为p1,假设打气过程中轮胎内的气体温度不变,求气泵工作的周期个数。
3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 B 上,另一端与滑块 C 接触但未连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H=5m 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桌面右端接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长L=0.9m,且以速度v 顺时针匀速转动。现有一滑块 A 从光滑固定圆轨道与圆心等高处O 点由静止开始滑下,轨道半径R=1.8m,与滑块 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滑块 C 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 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一段后,从P 点进入水平传送带,再经Q点离开,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 N 点。已知mA=2kg,mB=1kg,mC=3kg,滑块 C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三个滑块都可看作质点,忽略空气阻力,g 取 10m/s2。求:
(1)滑块 A 滑到圆弧最低点瞬间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2)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滑块C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3)若传送带的速度v,讨论v 取不同值时滑块 C 落地点 N 与Q 点间的水平距离x 为多少?并画出x-v图像。(结果可用根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