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2、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 黄粉虫幼虫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28℃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28℃ | 适宜 |
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3、肌肉注射先锋霉素后,在心脏中最先发现先锋霉素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4、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黑豆进行了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如下图。本实验可以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温度对种子萌发没有任何影响
C.黑豆是研究种子萌发最好的材料
D.种子在 25℃时比 18℃更容易萌发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6、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7、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8、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甲状腺、性腺
B.垂体、肠腺
C.唾液腺、肝脏
D.肾上腺、胃腺
9、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10、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1、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10mL植物油,加入配制好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放置在37℃的温水中保温,1小时后小烧杯内的植物油不见了,则所配制的消化液最可能是
A.胰液、唾液、肠液
B.胆汁、唾液、胃液
C.唾液、胃液、肠液
D.胆汁、肠液、胰液
12、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13、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
A.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B.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静脉血→组织细胞
D.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
14、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15、下列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B.一粒大豆种子长成一棵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有关
C.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D.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
16、肺炎病人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要到达患处,至少需要几次经过心脏( )
A.1
B.2
C.3
D.4
17、植物根尖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伸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伸长区、成熟区
B.分生区、根冠
C.伸长区、分生区
D.根冠、成熟区
18、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
19、下列有关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男女出现各自的外形特征
B.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C.身高迅速增长
D.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
20、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指尖
B.效应器
C.感受器
D.大脑皮层
21、请将下列生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序号填写在对应字母后的横线上.
A.衣藻 ①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乳酸菌 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草履虫 ③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D.酵母菌 ④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等结构
E.天花病毒 ⑤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A ____;B ________;C ________ ;D ________;E ______ .
22、吸收是指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3、血浆与血清相比,血清中不含有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原尿与尿液比较,原尿中有而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________.
24、数千年前,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曾经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生态优越。但是,近百年来人们的掠夺式开发,使植被破坏,现已成为荒山秃岭。每到雨季来临,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之成为罕见的“悬河”。
请分析回答:
(1)原来生态优越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保持________状态。
(2)根据上述实例,说明森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为了保护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
25、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26、血液成分:血液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28、消化道起始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_;消化道中最长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就大大增加了它吸收的内表面积。
29、在观察小肠时可以看到小肠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的________,不仅如此,在其上还长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做________,这些结构都是与小肠功能相适应的.
30、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分解________,释放________.
31、将下列左边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右边相应的不健康的表现对应起来,填入下表。
A──____,B──____,C──____,D──____.
32、人的运动需要能量支撑,长期大量运动后体重减轻,所以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结构(___)
33、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主要由_____构成,分为四个腔,心壁最厚的是_____。(填代号)
(2)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叫做_____。(填代号)
(3)在图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_____。(填代号)
(4)心脏是_____的动力器官。
34、在做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和_____两种环境。
(4)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____
(5)得出的结论是?_____
(6)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需要给鼠妇提供的两种环境是:_____和_____。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