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
B.都有种皮和胚
C.都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D.都有种皮和果皮
3、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甲状腺、性腺
B.垂体、肠腺
C.唾液腺、肝脏
D.肾上腺、胃腺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5、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6、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让他们与世隔离
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7、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8、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9、人们常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语猜花生,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发育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 )
A.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
B.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C.子房壁、受精卵、受精极核
D.珠被、受精极核、受精卵
10、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13、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14、某同学最近刷牙时常会有牙龈出血现象,为此,你建议他应多吃以下哪类食物( )
A.鱼
B.猪肝
C.新鲜瓜果
D.蛋
15、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16、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柳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蝉
D.柳树←蝉←螳螂←黄雀
18、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指示植物的是( )
A.马铃薯
B.小麦
C.贯众
D.葫芦藓
19、下表为探究有关黄粉虫幼虫的实验方案。该实验研究目的应为( )
放置黄粉虫幼虫的位置 | 黄粉虫幼虫数量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28℃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28℃ | 适宜 |
A.探究黄粉虫幼虫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C.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D.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分布的影响
2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有机物
B.种子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C.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D.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
21、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22、输尿管上接___________,下连____________。
23、在心室与动脉之问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_。
24、近些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化学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1)大量砍伐森林;(2)频繁耕作也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请对(1)和(2)两个原因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与血液 有关的物质,形成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
26、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_____和_____的交换,这个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27、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显示,五类食物从多到少的顺序为:
28、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然后血液会变成鲜红色的 _______血;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___,然后血液会变成暗红色的__________血。
29、静脉血管是把血液从______输送到______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______的重要场所。
30、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其中可以吞噬病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使用的是_____。
31、请将下列结构和它相对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1.红细胞 a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白细胞 b 运输氧气
3.血小板 c 防御和保护作用,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4.动脉 d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5.静脉 e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6.毛细血管 f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32、引进外来物种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____)
33、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___(填“收缩”或“舒张”),膈的位置下降,肺内气体压力_______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
(2)乙图表示呼气状态,此时膈的位置上升,胸廓容积_____________,气体被呼出。
(3)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________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丙图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构成;气体交换后,血液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34、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的[ ]___________。
(2)图甲表示吸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_______,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气体被吸入。
(3)图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4)氧气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_里,参与_____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_____________,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