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红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东汉以前都在北方黄河流域,后来才逐渐转移到南方._____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长江流域.(  )

    A. 东汉末年 B. 隋朝 C. 唐朝 D. 宋代

  • 2、杜甫的诗歌是以盛唐人的眼光去观察和反映战乱以后的现实,关于杜甫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②他的诗多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年代面貌,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

    ③他最著名的诗篇就是“三吏”和“三别”

    ④由于他的创作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3、《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琉诛承相胡惟庸。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立下圣旨,“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大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 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 4、“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颜色油的脸,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 呀!……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这首歌词体现了

    A.京剧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B.中国传统节日喜庆欢快的场景

    C.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D.小说创作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5、下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的。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根本原因是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 6、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民族

    A.蒙古族

    B.突厥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 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作者作品风格委婉、细腻、清秀,感情真挚,明白如话。该词人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李清照

  • 8、下列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

    B.

    C.

    D.

  • 9、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并被黄袍加身的是(  )

    A. 赵匡胤   B. 赵构   C. 宋钦宗   D. 宋徽宗

  • 10、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原因的不同认识,其中有一同学的认识不能得到史实的有效支撑的是

    A. 圣君的出现是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

    B.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淾

    C. 统治者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D. 统治者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 11、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唐太宗

    D.宋高宗

  • 12、明代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著作,下列人物与著作搭配正确的是

    A. 李时珍与《几何原本》

    B. 徐光启与《本草纲目》

    C. 徐霞客与《农政全书》

    D. 宋应星与《开工开物》

  • 13、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  ②→康乾盛世

    A.顺治帝 B.乾隆帝 C.光武帝 D.隋文帝

  • 14、唐朝的灭亡是一个过程。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A.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

    B.安史之乱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C.科举制的创立

    D.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 15、下表说明五代时期延续了

    A.北方稳定的政局 B.藩镇割据的局面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阶级矛盾的尖锐

  • 16、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下列配图与材料表述不相符的是

    A.泥活字版 B.舞蹈陶俑 C.持罗盘陶俑 D.火铳

  • 17、开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由此可知,明朝的科举制(   )

    A.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 D.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 18、活字印刷术是由哪位匠人发明的?(     

    A.毕昇

    B.沈括

    C.王祯

    D.郭守敬

  • 19、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是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20、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苏州 B.福州 C.景德镇 D.杭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安史之乱影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逐渐形成____的局面。

  • 22、请写出建立下列政权的民族:

    (1)辽——   (2)西夏——

    (3)金——   (4)元——

  • 23、清朝颁布“禁海令”,不许片帆出海的皇帝是________

  • 2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  ______

     

  • 25、金灭北宋: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____灭亡。

    知识点3 南宋的偏安

  • 26、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清朝的_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得发展和进步。

  • 27、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 28、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_____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 29、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_

  • 30、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概况:宋代由于_______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_______建立后,海路和陆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陆羽 “诗圣”《茶经》

    杜甫 “诗仙”《玄秘塔碑》

    李白 “画圣”“三吏”“三别”

    吴道子 “笔谏” 《蜀道难》

    柳公权 “茶神” 《送子天王图》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关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

    (2)请指出材料二中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名称。岳飞抗金的史实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从这个图示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段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怎样的?

    材料三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平西夏,灭女真”有关的是哪个民族?请写出该民族完成“天下为一”任务的具体时间。“天下为一”之后我国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大家庭又新添了一位什么新成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