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清明上河图 交子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元民族融合
D. 宋代经济文化繁荣
2、五代乱世“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材料主要反映了五代时期( )
A.阶级矛盾尖锐
B.流民问题严重
C.藩镇危害民众
D.官员贿赂成风
3、下列关于唐太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B. 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
C.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
D. 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4、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A. 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 B. 具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
C.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D. 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5、大明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70多年,创造了诸如明长城和北京城等辉煌成就。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 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
B. 崇祯皇帝自缢万岁山
C. 明朝中后期连年灾荒
D. 明朝政治的日益腐败
6、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A. 韩熙夜宴图
B. 契丹人饮马图
C. 杂剧陶
D. 蹴鞠铜镜
7、“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浴”抒发了哪一人物情怀和抱负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是针对哪一领域提出来的
A.学术艺术
B.体育卫生
C.国防科技
D.文化教育
9、唐朝时,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种工具是什么?
A.筒车 B.曲辕犁 C.水排 D.耧车
10、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下图内容反映出皇帝的相关措施是
A.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B.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C.在宰相之下增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
D.设置转运使
11、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期间发生在辽与北宋之间的故事是
A.澶渊之盟 B.郾城大捷 C.台州九捷 D.杯酒释兵权
12、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宫,下列关于故宫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故宫又称紫禁城 B.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
C.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部分 D.故宫还不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13、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C.行使对宰相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14、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 C.建立明朝 D.建立清朝
15、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 赵普 B. 寇准 C. 宋璟 D. 史思明
16、1953年,河南安阳一个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社里再困难,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是指( )
A.人民公社 B.农村供销合作社
C.农村信用合作社 D.农业生产合作社
17、某大学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做了“太宗继位”“房谋杜断”等系列讲座。由此可推断他所讲的主题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8、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魏征的故事
②读李白的诗
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④读《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
19、唐朝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朝臣之中被他美誉为帮助自己知得失的“镜子”是
A.魏征 B.房玄龄 C.姚崇 D.宋璟
20、据史书记载,唐都西市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外国商铺鳞次栉比,外国商人络绎不绝。这表明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
B.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C.民族交往密切
D.黄金成为主要货币
21、经济特区的建立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________。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_组织,这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是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3)组织雅克萨这战抗击沙俄的皇帝是
23、明清时期形成的大商帮是________和________。
24、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25、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26、唐朝长安城内的居民区被称为________。
27、郑和下西洋从________出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8、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啊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
耕地面积增加 | 到__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
兴修水利 | 对__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________ |
庄稼种植 |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经济作物种植 | ________增加,棉花、甘薯、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_______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9、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30、玄奘西行
(1)时间:________初年。
(2)概况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________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32、唐朝皇帝重用贤能,请列举出唐太宗、唐玄宗时期被委以重任的名人各一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二: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到南宋时,纸币戈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宋朝的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主要有哪两个?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材料二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作什么?
(4)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什么时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