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吉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贞观之治   ②文景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光武中兴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③④

  • 2、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中国北方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 3、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引进了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茶叶等

    ③北京和南京是全国商贸性的城市   ④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和徽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6世纪末到7世纪初,被称为中国“短暂而辉煌”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5、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内一般都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瓦舍出现的原因是(   )

    ①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繁荣  ②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③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④宋朝重文轻武政策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6、灭亡唐朝、明朝的分别是

    A. 黄巢李自成

    B. 朱温李自成

    C. 黄巢吴三桂

    D. 朱温吴三桂

  • 7、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 8、“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时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 9、下方是某历史时期的局势演变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匈奴

    B.吐蕃

    C.辽

    D.元

  • 10、戏剧艺术源远流长,在清朝道光年间形成的戏剧是(     

    A.元曲

    B.昆曲

    C.豫剧

    D.京剧

  • 11、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到清朝的“康乾盛世”。从这些盛世局面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保证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

    C.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D.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

  • 13、如果你生活在开元盛世时期,那么你可以看到哪些艺术珍品(  )

    柳公权方折峻丽的柳体 吴道子落笔雄劲的壁画 莫高窟内凌空起舞的飞天 ④“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霓裳羽衣舞》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14、唐朝时,我国对外友好往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大 D.唐朝一些皇帝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 15、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 16、一千多年过去,古老的市舶司遗址多已湮没,只有位于泉州的市舶司遗址还存在一部分。在宋代,市舶司的主要职能是

    A.管理律法

    B.管理海外贸易

    C.管理户籍

    D.监察百官

  • 17、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资治通鉴》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18、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闯王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率领农民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

    A.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C.连年旱荒,农民暴动

    D.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 19、“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A. 朝鲜   B. 日本

    C. 天竺   D. 越南

  • 2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和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任用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炀帝设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武则天创立了________制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卷的格式采用________形式,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解释必须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

  • 22、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在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___________。见证了1271年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此的是____________

  • 23、________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年,元灭南宋残部,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简车等生产工具

    (3)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花生等

     

  • 25、拓展:四等人制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等级。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26、________时,毕昇发明了________,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北宋时,制成了________,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 27、"舟楫塞巷,街道肩摩"描写的是________

  • 28、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29、明朝中期的________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代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30、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_____ 和徽商。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唐朝和元朝设立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名称。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请结合以下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夕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1)图一、图二中的两人英勇抗击哪两个国家的侵略并取得胜利?他们都获得怎样的称号?

    (2)我们应学习他们身上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