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历史文化,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四海”指天下、全国。“六合”“八荒”泛指天下。
B. 古代文章中的“江河”专指“长江”“黄河”。
C.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河阳”即河流北岸。
D. 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数言(shuò) 惩办(chéng) 将相(jiāng)
B.丛祠(cí) 占卜(bǔ) 篝火(gōu)
C.阳夏(jiǎ) 烹食(zhēng) 当行(háng)
D.辍耕(chòu) 嗟乎(jiē) 怅恨(chàng)
3、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他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旅行时他们曾在印度洋肉搏鳖鱼,在红海追捕儒艮,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
B.《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小说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红军领袖、红军将领形象,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C.《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受魏晋士风影响,蔑视礼法。他反对八股科举,辞却征辟,拒绝入仕;他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他是作者称赞的人物。
D.《艾青诗选》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母亲和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太阳”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我们学过其中的《关雎》和《蒹葭》,就属于“雅”。
C. 表,是臣写给君主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他准备出师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给后主刘禅写的奏章。
D. 《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作品。剧中的夏洛克是一个放高利贷的犹太人。
5、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以勇力事鲁庄公 事:为……做事
B.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许:答应
C.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既:已经
D. 欲倍其约 倍:加倍
【2】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B.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C.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D.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对曹沫的劝告,表现了管仲的胆小,也从侧面点明了曹沫不怕对方反悔的原因。
B. 曹沫劫持齐桓公迫使其归还侵地,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C. “乃许尽归”表现了齐桓公的恐惧和外强中干的性格。
D. 齐桓公最终践行诺言,归还侵地,显示了古人对信义的尊重。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②半落青天外,一水③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秦淮河。
【1】颔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写的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遗迹。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丰富的思想情感?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数据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吸烟者;死于支气管炎的,吸烟者占75%;死于心肌梗死的,吸烟者占25%。父亲不吸烟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为0.8%;父亲每天吸烟1—10支的,其比率为1.4%;父亲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其比率为2.1%。
(吸烟危害)
致癌: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
严重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死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
呼吸道受损害: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黏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
(吸烟现状)
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人群范围分布广泛,青少年吸烟人数每年都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中国吸烟者平均吸烟年龄为10岁。现在在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中随处可见吸烟者。近年来,女性吸烟人数也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超过男性。研究生烟龄很长,有相当比例的人从小学就开始吸烟,他们的烟龄都在8年以上,在研究生中,大多数吸烟者每天吸烟5—10根。大部分学生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让抽烟合理化、公开化。
(网络治烟)
继新浪微博PC端、手机端国际版下线吸烟表情后,2017年9月14日,新浪微博手机端国内版也做出了相应调整,表情包中代号为“酷”的表情不再以戴墨镜、叼烟头的形象示人,烟头已消失不见,变成了“无烟”表情。至此,新浪微博已全面撤除吸烟“酷”表情。据了解,这项举措是由北京市控烟协会所推动的。“酷是时尚、帅气的代名词,是一种提倡和肯定,用吸烟的动作不合适。”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认为,互联网用户以年轻人居多,将吸烟行为等同于“酷”存在诱导吸烟之嫌。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控烟协会还致函了腾讯公司,反映在微信和QQ上把吸烟表情定义为“悠闲”等行为不妥,建议微信、QQ采取行动,对表情包进行“禁烟”。张建枢介绍,腾讯公司所在的深圳市,也已于2017年1月1日实现了全面禁烟,随着人们对烟草危害认识的深入和无烟环境的建设,吸烟已不再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北京控烟协会期待腾讯公司也能够尽快撤除吸烟表情。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决定围绕“吸烟有害健康”展开研究,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据此,回答问题。吸烟有害健康,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概括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2】在你生活的周边,一定有很多类似(吸烟现状)材料中的情况,作为“戒烟志愿者”,请您结合(网络治烟)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向正在吸烟的青少年再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戒烟措施(至少4条),并劝说他们戒烟。
劝说写作提示:
①围绕话题劝说;②思路清晰;③有理有据,语言得体;④100—150字。
8、根据要求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一致。
(2)文中揭示西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
(4)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类灭绝了多少物种?
⑴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正在濒临又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就会发生。仅仅在过去几百年中,由于人类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动物濒临灭绝。
⑵新研究发现,现代生物灭绝速度是人类开始改变地球前物种灭绝速度的1000倍,并且是新物种创生速度的数千倍。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地球上每1000年才失去一种鸟类。但国际鸟类联盟的数据显示,实际上,仅仅过去500年就至少有150种鸟类灭绝。
⑶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从起源到灭亡,据估计大约是500万〜1000万年,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则快得多,通常是100万〜 200万年。科学家表示,“正常的物种灭绝速度”应该是一个物种存活100万年,即一年灭绝的物种为 10〜25个之间,而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预计是正常速度的100〜1000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列出了具有权威性的濒危动物“红色名单”,同时该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 16300种动植物物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41000 多种生物则受到生存的威胁。该组织还表示全球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1/5的哺乳动物、1/4的珊瑚类以及1/2的海龟类处于危险之中,70%的植物也处于不同程度的危险之中。
⑷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如果物种以这样的速度减少下去,到2050 年,目前25%〜50%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更为可怕的是,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得脆弱,当它受到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⑸人口数量的激增不仅使环境恶化,也可能使动物提前灭绝。
⑹据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早在 2004年就通过观察,提出了人口增加与物种灭绝关系的预测数据。现在科学家再度以同一模组检视 114个国家人口增加与物种生存的关系,结果发现,在10年内,人口继续增加的国家,国内濒临灭绝物种消失的比例会增加约3. 3%,其中,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排第一。科学家预测,等到2050年时,物种灭绝比例将提高10. 8%。研究指出,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是最容易发生新物种灭绝的地区,受人口增加的影响,预计有20种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除人口增加因素外,气候变化也是物种灭绝的压力来源。《自然》杂志也表示,地球上15%〜37%的物种到 2050年时可能会受到气候恶化影响而灭绝。
⑺目前,全世界估计有1200万种包含动植物在内的物种,而人口超过70亿人。联合国估计,以几乎每天21万人的速度增加,到了 2100年,地球人口将增加到110亿人,这无疑会使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8期,作者:徐风)
【1】从全文看,造成大规模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2】选文第⑶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自然》杂志也表示,地球上15%〜37%的物种到 2050年时可能会受到气候恶化影响而灭绝。
【4】大规模物种濒临灭绝,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生存。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你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请至少列举出两条具体做法。
10、阅读书序,完成下列小题。
《海底两万里》译序(节选)
钱培鑫
①一八六五年夏天,乔治·桑读完凡尔纳的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游记》之后,给凡尔纳写了一封信。女作家在信中写道:“先生,感谢您在两部扣人心弦的作品中写了那些亲切和蔼的语句,它们使我忘了深深的悲痛,帮助我顶住痛苦的担忧。对您的两本书,我只感到一丝怅惘,那就是我已经把它们读完了,可是没有十多本可供我继续读下去。我希望您不久将我们带进大海的深处,让您笔下的人物乘着这些潜水机旅行,您的学识和想像力能够使之改善。”文学史家们认为,乔治·桑的信是促成《海底两万里》这部“海洋小说”诞生的直接动因。
②乔治·桑的建议也许折射出时代的风尚,因为此时此刻,奔驰的蒸汽机车缩短了人们与大海的距离,去海边度假蔚然成风;画家们纷纷到大西洋之滨捕捉天光水影,透纳、布丹的海景画风靡一时;在文坛,雨果的小说《海上劳工》和米什莱的著作《大海》相继问世……海洋正日益进入大众的视野,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期待接触、了解神秘的海洋。
③除此而外,凡尔纳写“海洋小说”与自身的条件有关。他本人一八二八年出生在濒临大西洋的南特市,从小与大船东们比邻,直到二十岁才离开家乡去巴黎发展,所以对海洋怀着特殊的感情。他先后拥有三条小船。一八六八年七月,凡尔纳购入“圣米歇尔”号时,正赶上写《海底两万里》,一部分手稿就是在诺曼底、布列塔尼海面以及英吉利海峡上写成的。他在给出版商的信中慨叹道,海上航行“给想像力提供了多么丰富的养料”!天时地利人和,无怪乎凡尔纳将乔治·桑的信奉为至宝,不但久久珍藏,而且立刻投入创作,历时三年,写得非常用心,生怕把这么好的题材写砸了。
④《海底两万里》先以连载的形式,从一八六九年三月二十日到一八七Ο年六月二十日在埃泽尔于一八六四年创办的《教育和娱乐》杂志上与读者见面。埃泽尔对十九世纪法国文学起过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在一八六二年与凡尔纳相识,《教育和娱乐》杂志问世后,请凡尔纳为文学版撰稿,从此开始小说连载。本书的上篇于一八六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版,下篇在一八七Ο年六月十三日出版,初版卖了五万册。考虑到当时法国的内忧外患(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的形势,可以说《海底两万里》从一开始就得到读者的欢迎。
⑤凡尔纳一生写了八十部小说,几乎部部成功,深受读者喜爱。尽管如此,他在十九世纪始终未能进入主流作家的行列;翻开文学史,很难找到凡尔纳的名字。究其原因,是因为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文学以揭露社会黑暗、抒发内心痛苦为主流,而凡尔纳的小说大多积极向上,赞美科学,歌颂人性,与当时的审美观背道而驰。值得欣慰的是,《海底两万里》曾经启发天才诗人韩波写出著名的长诗《醉舟》,一九五八年首次抵达北极的原子能潜水艇就是以鹦鹉螺号命名的,小说十多次被搬上银幕,改写成连环画;一九六六年法国推出《海底两万里》袖珍本时,印数高达十万册,它在中国也被推荐为中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鹦鹉螺号载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潜入“大海的深处”,继续领略自然的奥妙,感悟人生的哲理。
2002年4月14日于上海江湾
【1】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动机有哪些?
【2】上文第⑤段加点处“大海的深处”包含了哪两层含义?
【3】结合《海底两万里》相关情节,根据提示,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在人类还没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
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班共同阅读《海底两万里》整本书。请帮助他们将下列专题任务表补充完整。
专题探究 | 任务说明 |
研读译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介绍尼摩船长 | 了解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熟悉相关情节,分析他的性格品质,把握塑造该人物形象的意义;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流觞①之水
朱以撒
①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
②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④忽然,我看到长衫下露出锃亮的皮鞋尖了,随着走动的摆幅,一伸一缩地探头探脑。显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为每个人配备一双晋履,便使足下有些异样。不过,让今人穿上晋履,会否在移步时踉跄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机响起,是雄健的进行曲,镗镗嗒嗒汹汹而起。他急匆匆解开晋衫,从贴身口袋掏出手机,哇啦哇啦地叫喊起来。眼看着伪造好的仿古气氛,一刹那冲荡得毫无影踪。还是黑格尔说得好: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皮肤一样。
⑤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凌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⑥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⑦我是做好罚酒的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似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⑧天啊,怎么可以这样?
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在那个流连诗酒的时代,居然还有十六人未能成诗,从而罚酒三巨觥。当时,八九岁光景的王献之也跟了来,一路行走已是劳顿,觞到跟前一时乱了方寸,诗兴全无,只好喝酒,想必被罚得天旋地转,还得由几个兄长轮流背回去。文人游戏就是这样,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础,不可太认真了。诗才迟速历来就有,像三国时的王粲,“举笔便成,无所改定”,而南朝谢灵运,“久之乃就”,却不能因此认为谢的才华不如王粲。自然而然是人的禀性中最实在的部分,没有矫饰,也没有污染,就如年幼的王献之,完全不会事先请求王羲之:“父亲大人,替我作诗二首,以备明日觞咏之需。”作为父亲的王羲之,也不牵挂儿子是否能诗,是否当众出丑。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
⑾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游岁月,已经像走马灯一般过去了。
⑿有些燥热,我站了起来,走出摇头晃脑吟诵的人群。脱下晋人长衫,反而舒畅起来。旧时兰亭并不在此地,这里的一切都是后人仿制的,渗透了人工的痕迹,就连王羲之喜爱的白鹅,王徽之喜爱的修竹,都长得如此精致,没有一点野性,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们是在野的生命,却在修剪和圈养中,被改造得温顺起来。只有澄澈之水还是旧日模样,在迎来送往中潺湲无息,越来越多的人工匠意被卷入水库成为旧事,连同当时的诗篇,都已不知所终。只有那年兰亭雅集的诗文,依旧传诵。
⒀人自古亲于水。筑巢于水湄,枕涛声于梦中;击楫于中流,凌万顷之茫然,却越来越不能如水这般自然。这也是生而为人的一个缺憾吧。
注①: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已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
注②:353年三月初三,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人,在兰亭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王羲之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
【1】作者从最初换上晋人衣衫到后来脱下晋人衣衫,其间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请根据梳理填空。
①换上晋人长衫,模仿晋人的动作,心中感受到了晋人般的( ),甚至想做几件;②( ),内心的略感异样。③( ,内心感到 );④最后脱掉晋人长衫,回到真我,心情变得( )。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
【3】“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完全可以放在第⑦段末,作者却把它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作者朱以撒在另一篇散文《绝版的暮春》中说,“公元353年的这个暮春之后,我们的许多集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在追随复制中想念和回顾,那往日已淡如竹林中袅袅的烟水气了。在暮春,的确可以沿着兰亭方向走,找回日渐失去的脾性和情怀。”
许多文学作品也写到此类雅致的集会,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云南的歌会》《红楼梦》等,请结合文本,联系你读过的一篇课文或一部文学作品,谈谈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集会“找回日渐失去的脾性和情怀”?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那个人,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感受人情的温暖;面对那件事,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面对那处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体会自然的美好。 生活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
请以“静下心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套作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