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绵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就没有必要再向你说了。

    解说:这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C. 言简意赅  理直气壮  风起云涌  心狠手辣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关系相同。

    D. 为了营造扬州学茶、懂茶、爱茶,扬州“陆羽茶堂”将开展茶文化“进机关”活动。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前进的步伐?

    B. 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小刚踌躇了一会儿,几分钟后就把这道题做好了,真不愧是数学天才。

    C. 读完这本书后,我大彻大悟,感慨于每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流连于每一处叹为观止的胜境。

    D.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责无旁贷地伸出手奋力托举起从10楼坠下的孩童,瞬间感动全国。

  • 3、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美好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愉快场景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君子终于得偿所愿。

    D.全诗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逐步深入地展现了“君子”炽热的情怀,富有节奏感。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B. 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C.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第一次上讲台,他张皇失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节课都在尴尬中度过。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夜忧叹   

    (3)庶竭驽钝 (4)至于斟酌损益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选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选文中追忆了自己以往经历,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伐的决心。

    B.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对自己人生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委以重任、白帝城托孤。

    C.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 选文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二十一年的经历和北伐准备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恩和效忠之情。

    4有人认为选文第一段的内容与全篇表文的主旨关系不紧密,应该删去。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阅读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幕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①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②张先:字子野,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善于写“影”,据说因为他的诗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写影妙句,而有“张三影”的美名。③舴艋: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1下列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开头两句写出了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干的画面。“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B. 上阙后两句只是写景,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C. 下阕前两句承上启下,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器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 字又为下面写夜景做铺垫。

    D. 这首词词风疏淡清丽,轻巧自然。运用华丽浓重的词语和精巧的构思,让人回味无穷。

    E.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上阕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下阙描绘出春天月夜的景色。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词的末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进行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学校正开展“二十四节气与我”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后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将物候现象反映得富有诗情画意。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你的班级需要设计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请你仿照示例,从所给的几个节气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

    (示例)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选项:雨水  春分  清明  谷雨  大寒

    (2)冬至,在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日子里,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亲人团聚。以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歌中有一个特写镜头,形象地表现了冬至之夜诗人的孤寂之感与思家之情。请找出这一诗句并抄写下来。

    (3)请你判断下面诗句所描述的分别是哪一节气。(填序号即可)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A.霜降   B.春分   C.白露   D.惊蛰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自豪感。但是现状却是不少学生把二十四节气和传统佳节混为一谈。有人做过调查,一个初三班级中没有一位学生能准确说出二十四节气究竟是哪些,多数学生只知道其中两个。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请说出你的建议。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

    不愤不启,   。(《论语》)

      ,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长江悲已滞,   。(王勃《山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互联网”

    材料一: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不到3亿,然而,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剧增,已突破7亿,互联网普及率近60%。

    材料二: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存在许多弊端。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泡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某班同学対“互联网影响人们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列表如下:

    “互联网使人们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表

    项目

    面对面沟通

    看纸质书

    写信

    外出参加聚会

    做运动

    打电话

    比例

    37.7%

    56.5%

    69.1%

    30.0%

    46.8%

    36.9%

     

     

    1下列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60%。

    B. 许多调查显示,互联网深刻的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C. 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沟通。

    D. 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等。

    2(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调查结论。

    3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请给你的同学提几条建议。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如何从芯片大国转为芯片强国?

    ①美国政府前段时间宣布禁止中兴通讯7年内购买、出售任何涉及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约束的产品、软件或技术。

    ②此举将中兴几乎逼到了悬崖边缘,中兴的手机芯片、基带芯片、存储芯片、光学元件等核心零部件都来自美国的高通、博通、相思、英特尔、新飞通等科技巨头,短期内很难找到性能相当的替代品,甚至根本无法替代。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公司,但对美国芯片技术的依赖性强,要想实现国产化替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中兴事件折射出国内通信行业存在严重的“缺芯”问题。

    ③什么是芯片呢?芯片又称微电路,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中国的芯片市场需求占全球50%以上,部分芯片占70%~80%,而90%依赖于进口,国产芯片只能自供8%左右。仅在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总金额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比排在第二的原油进口金额高出近一倍。

    ⑤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说:“我们在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确实存在短板,特别是制造环节相对较弱,部分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没完全掌握。”目前,中国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而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AI芯片,目前高端芯片仍然依赖进口,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受制于人。以中兴通讯为例,其高端芯片完全依赖进口,中兴所面临的情况,是中国电子通信行业需要面对的共同挑战。

    ⑥如何突破行业瓶颈,从芯片大国转为芯片强国?一直是令中国政府及行业人士棘手的问题。中国曾做过一些自主创新的尝试,但并未获得成效,比如曾轰动一时的“汉芯”后被证实为重大科研造假,另一个国产芯片“龙芯”也在技术及市场方面进展缓慢,高端芯片研制需要长期的技术及人才积累,短期内自主创新面临巨大挑战。

    ⑦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引进先进技术及研发团队共同开发高端芯片。以色列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国家,而且也是全球仅有的对中国没有重大限制的芯片强国,中国不妨师“以”长技,以色列或将成为中国芯片技术及人才的重要来源。

    ⑧以色列政府在半导体行业没有针对中国的技术限制,而且以色列芯片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对以色列企业而言,与中国企业合作是战略性的。对于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若做好长期打算,选择正确的以色列合作伙伴,势必产生极大的价值。

    ⑨中国企业来以色列投资芯片研发应该避免两个误区:首先,直接来以色列建研发中心的行为是中国企业需要避免的。因为作为中国企业,在以色列很难吸引到最顶尖人才加入,加上对本土环境及团队的管理能力的欠缺,除非有非常强的当地战略合作伙伴才能成功;其次,在以色列的并购需要采取较为低调的渐进式投资方案,可以先投资入股,然后再逐步实现收购。因为美国是以色列最好的盟友,美国政府可能会通过向以色列政府施压加以阻拦。此外收购后不一定要急于进行技术转移,技术可以留在以色列,保持充分的使用权及知情权即可。

    ⑩与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投资、并购、技术授权及商业合作四种模式,要想获得真正的核心技术及研发实力,并购毫无疑问是唯一的途径。以色列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并购额也不大,收购后可以作为在以色列的长期研发中心。一旦拥有强大的以色列研发团队,将可以极大提升我们的国内技术实力,从而逐步摆脱对欧美日韩半导体行业的依赖。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宣布禁止中兴通讯7年内购买、出售任何涉及受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约束的产品、软件或技术,这一举动把中兴差不多逼到危险边缘。

    B.中国进口芯片总金额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比排在第二的原油进口金额高出近一倍。

    C.以色列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国家,也是全球仅有的对中国没有限制的芯片强国。

    D.与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合作包括投资、并购、技术授权及商业合作四种模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句中“重要”一词不可以删去,说明芯片的作用很大,它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主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文章第④自然段只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芯片市场需求量大,对国外芯片的依赖性大的特点。

    C.文章采用逻辑顺序,先介绍目前所发生的中兴事件,引出说明对象芯片,然后再介绍了中国芯片市场情况及设计制造问题,最后提出解决中国从芯片大国转为芯片强国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

    D.文章第⑤段引用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的话语说明我们中国在芯片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不足。

  • 11、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这种现象奇妙之极。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形象的描述:“……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壁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清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来的岛屿又在海上现上来。”实在太奇妙了吧!

    海市蜃楼究竟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 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 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得稀薄,可上层空气冷的,还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接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赞。

    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曾发生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现,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现在,海市蜃楼只被作为一种奇景来观看,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

    【1】段的说明对象是(   )

    A.海市蜃楼的奥秘?     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  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段主要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市蜃楼是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

    B.“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旅行者的无奈。

    C.段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奥秘以及名称的由来。

    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这句话,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

    B .段中,作者把“空气和光”比作“魔术师”,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C .“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这句话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

    D.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所以说明文中不能用“大约、大概、上下”等词语,因为这些词语没有数字准确。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坚持是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坚持是最美丽的行走,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坚持,才会不负生命。请以“在________(挑战、打击、困难、犹豫等)面前,我选择了坚持”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