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武则天
2、“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反映的是( )
A.郑和远航沟通海外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张骞不辱使命
D.岳家军击退金军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出了几千年来百姓心中的真实愿望,对人性的开放和追求人的自由起了一定的作用。这句话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起义
C.刘邦起义
D.黄巾起义
4、“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战国时期重大事件,从此晋国不复存在。从政治斗争性质来看,反映了( )
A.地方割据形成
B.奴隶主权力之争
C.诸侯王室走向腐败
D.新兴地主夺取政权
5、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A.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B.兼爱非攻,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下图是某书的目录节选,它反映了北宋
第二章 走出五代 (一)宋初对于“读书”的提倡 (二)关于“宰相须用读书人” (三)关于“事业付之书生” (四)文武兼长与文武分途 |
A.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
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7、我们学习历史,抓关键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请问在春秋时期与“尊王攘夷”、“葵丘会盟”、“第一位霸主”等关键词有关的人物是( )
A.宋襄公
B.齐桓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8、“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一选举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推荐选举是民主的重要体现,以下最能体现“民主”的古代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中央集权制
D.分封制
9、我国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0、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周王实行分封制
B.秦国的商鞅变法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1、要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县 C.北京龙骨山 D.韶关曲江
12、如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 |
1 | 废丞相,权分六部 |
2 | 取消行省,设“三司” |
3 |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D.设厂卫特务机构
13、李清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代表作有
A.《望庐山瀑布》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D.《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4、假如你正在观赏一部描述元朝的电视剧,在剧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忽必烈采纳儒臣建议,重视农业
B.关汉卿的《窦娥冤》上演
C.成吉思汗实行行省制度
D.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15、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它是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以下古代战役大事年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时间 | 地点 | 参与诸侯国 | 战役简述 |
公元前342年 | 马陵、梁赫 | 魏、齐、韩 | 魏败韩于梁赫,齐败魏军于马陵。 |
公元前353年 | 桂陵 | 齐、魏 | 围魏救赵,魏师大败。 |
公元前262年 | 长平 | 秦、赵 | 秦军坑杀赵国40万降兵。 |
A.西周分封
B.春秋争霸
C.战国形势
D.楚汉之争
1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17、下列叙述中,关于百家争鸣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B.各家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互相不同,但同时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
C.百家争鸣是一场学术争端,扰乱世人思想
D.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18、“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这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贾思勰
B.祖冲之
C.王羲之
D.顾恺之
1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作品 ( )
A. 《唐律疏议》 B. 《丹经》
C. 《金刚经》 D. 《步辇图》
2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和战国
B. 战国和三国
C. 秦朝和春秋
D. 秦初和汉初
21、海内知己,回答问题。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 ”。请举出日本的现今的某些社会风尚受中国影响的例子。(两例)
22、明君与昏君
(1) 建立商朝,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
(2) 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23、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其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运。
24、东晋画家________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国》和《洛神赋图》。
25、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_______事务。
26、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_,诗圣的是_________。
27、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图书资料的出现有赖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的人是____。
2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__发展而来的。
2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华夏族的形成源于黄帝部落与____部落联合,打败______部落的传说;
(2)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贡献巨大,被尊称为“_______”;
(3)历史上把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作“______”
30、
上图是东汉的 改进了 。
31、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李时珍 《天工开物》 画圣
司马光 《送子天王图》 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毕昇 活字印刷术 东方医学巨典
宋应星 《本草纲目》 编年体通史
吴道子 《资治通鉴》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32、列举三国建立的政权名称及建立者
33、宋元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疆域空前辽阔,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
探究一 宋元民族交融的情况
(1)元朝统一前,我国北方曾经出现过辽、西夏、金三个主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的建立者分别是谁?与之相关的少数民族分别有哪些?
(2)元朝统一后,疆域空前辽阔,元政府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为加强对台湾、西藏的管辖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有什么意义?
探究二 宋元科技文化发达
(3)北宋时期,印刷术比以前有了重大突破,为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是谁?他的发明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古代人民的另一项重要发明又是什么?
(4)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北宋时期对词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探究三 现象与原因
(5) 你认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民族交融出现高潮、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