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初一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贾谊《过秦论》提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秦朝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边疆 B.方便百姓 C.兼并诸侯 D.巩固统一

  • 2、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创制蒙古文字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齐民要术》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兰亭集序》

  • 4、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运舰”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战,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 )

    A.威雄光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左宝贵

  • 5、某校七年级(3)班举行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同学们设计的“竞猜人物”环节有这样一道题目:“他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商朝很快强大起来。”这里的“他”指的是

    A. B. C.盘庚 D.周幽王

  • 6、清朝“闭关政策”的准确含义是

    A. 严格限制对外贸

    B. 断绝对外贸易

    C. 一律排斥西方事物

    D. 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 7、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是(  )

    A. B.

    C. D.

  • 8、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失去民心

    B.骄傲自大

    C.不善用人

    D.刑法残酷

     

  • 9、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是:(

    A. 因地制宜使用肥料   B. 注意选种

    C. 铁器和牛耕在生产上的使用   D. 开始使用绿肥

  • 10、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据史料记载“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灌溉

    D.陶器制作

  • 11、明清时期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  

    A. 白银   B. 黄金   C. 五铢钱   D. 半两钱

  • 12、下列图片内容能够印证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A.干栏式建筑

    B.打制石器

    C.稻谷

    D.铁犁

  • 13、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

    B.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D.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促进了秦朝的统一

  • 14、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金

    ②元朝建立

    ③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④忽必烈继承汗位

    ⑤西夏灭亡

    ⑥南宋灭亡

    A. ①③②⑤④⑥

    B. ③⑤①④②⑥

    C. ②①④③⑥⑤

    D. ③①②④⑤⑥

  • 15、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②他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创造文字,制作音律,纺织缫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16、毛泽东主席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 17、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沸散”,他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郦道元

  • 18、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 19、下列关于南方农耕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B.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

    C.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D.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

  • 20、小史在百度上输入“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实质”显示出众多答案,其中最准确的是( )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

    B.汉族与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夺权斗争

    C.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更替

    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____,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____

  • 22、二、赤壁之战

    1.原因:____年,曹操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经过:曹军与孙刘联军在____对峙。周瑜采用____打败曹军。

    3.影响: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3、唐朝在农业生产技术上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__

    __________

  • 24、填写下列表格

  • 25、清初,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是______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

    (2)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匠人是_____________

    (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______ ,创作了悲剧《窦娥冤》。

  • 27、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了善于谋略的______和敢于决断的______

  • 28、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汉朝早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9、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史实。

    (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2)北宋时期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体现了当时商业的繁荣。

    (3)元朝设置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明朝李时珍编著的《 》丰富了我国的医药学宝库。

    (5)清朝设置 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尊称或盛世局面。

    (1)炎黄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2)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3)文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____________

    (4)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尊称前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A画圣   杜甫(   )

    B诗仙       孙思邈(   )

    C药王   吴道子(   )

    D诗圣   赵匡胤(   )

    E宋祖     李白(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会议,请根据下列会议内容列举会议名称:

    (1)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会议——

    (4)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会议——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会议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君权的逐步强化)

    秦始皇创立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和强化君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材料一: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乾,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材料二:(太祖)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无他奇巧与,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分析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

    (2)材料二中为加强皇权, 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 在中央采取的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为强化这种效果,材料中的“帝”和他的后继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中军机处是清朝哪一位皇帝设立的?设立军机处的目的何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