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初一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抛石机,因而写为“跑”。后来由于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孢”字逐渐被“炮”字取代。这种变化的出现,不会早于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宋朝

  • 2、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两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和谐社会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的主人公分别是(     

    A.刘邦、晋文公

    B.项羽、刘邦

    C.项羽、勾践

    D.项羽、秦穆公

  • 4、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A.减弱了中央势力

    B.废除了郡县制度

    C.导致了西汉灭亡

    D.削弱了诸侯实力

  • 5、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天时, 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 劳而无获。”的古代著名农学家是

    A.祖冲之

    B.张衡

    C.贾思勰

    D.郦道元

  • 6、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说“苏湖熟,天下足”,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实现南移

    B.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C.中国古代丝织生产达到顶峰

    D.宋代的制瓷水平领先世界

  • 7、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这项选拔人才的制度创立于(  

    A.秦朝

    B.北魏

    C.元朝

    D.隋朝

  • 8、下列最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变化是

    A.粮票布票,排队购物

    B.用牛耕地

    C.饮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D.步行走亲戚

  • 9、下列作品,通过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是

    A. 《秦中吟》

    B. 《红楼梦》

    C. 《牡丹亭》

    D. 《窦娥冤》

  • 10、下列历史事件中,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是

    A.“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B.盘庚迁都

    C.商鞅变法

    D.诸侯争霸

  • 11、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地区(包括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西域都护

    C.丝绸之路开辟

    D.班超经营西域

  • 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 13、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司空(官职)裴寂说:“每当有人呈上奏报的折子,内容很多,(看不过来时)我总是把折子粘在墙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想方设法做到了解臣子们要表述的情况。”由此可见,唐太宗

    A.勤于政事

    B.重视文教

    C.提倡节俭

    D.善于纳谏

  • 14、我国古代最早的兵书是(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C.《吴子兵法》

    D.《六韬》

  • 15、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神话小说

    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

    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

    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

  • 16、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读到活字印刷术的书籍

    B.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C.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D.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

  • 1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孟子

    B. 墨子

    C. 孔子

    D. 庄子

  • 18、汉朝时,如果派使臣出使大秦,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大秦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 19、有位考古学家说:“北京人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用劣质的石材造出了超越时代的高级工具,”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

  • 20、历史上把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因为这些王朝都定都在

    A.杭州 B.南京 C.洛阳 D.北京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是______

  • 22、祖冲之创制了南北朝时期,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

  • 23、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把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 秦朝             B. 西周            C. 商朝          D.南北朝

    夏朝——( )——( )—— 东周 ——( )—— 汉朝——三国——两晋——( )

  • 24、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史实。

    (1)在___________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以___________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双方冲突不断。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后议和,签署宋辽盟约称“___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4)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一些大的商帮。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_______和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_______,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 26、_________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________的古人类。

  • 27、战国初年,________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________

  • 28、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

  • 29、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示意图,请你填出其中所缺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 30、在财政方面宋太祖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在地方设置______,把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一组:人  物   言论或主张

    A、孔  子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孟  子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孙  武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董仲舒   (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E、司马迁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组:人  物   成  果

    A、扁  鹊   ( )麻沸散

    B、华  伦   ( )望、闻、问、切四诊法

    C、张  衡   ( )地动仪

    D、王羲之   ( )圆周率

    E、祖冲之   ( )《兰亭序》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4)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5)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民族之间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材料三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2)材料二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上”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3)材料三中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