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初一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 2、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纪年方法。黄巾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其中的“甲子”指的是哪一年

    A. 公元前221年

    B. 公元9年

    C. 公元25年

    D. 公元184年

  • 3、“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A.反映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说明了皇帝踢球水平很高

    D.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 4、2021年8月19日上午,西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不包括(     

    A.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B.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

    C.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 5、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了。将公元前209年用世纪表示,正确的表述是

    A. 公元前2世纪

    B. 公元前3世纪

    C. 公元前20世纪

    D. 公元前21世纪

  • 6、“蟠龙铁棒,平定山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权,儿女情长;烛影斧声,湮灭英魂。”材料评述的帝王是()

    A.晋武帝司马炎

    B.宋太祖赵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明太祖朱元璋

  • 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南北政权对峙和民族矛盾

    C.民族政权并立和社会变革

    D.地方军阀割据和经济衰落

  • 8、他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他是

    A. 房玄龄 B. 魏征 C. 姚崇 D. 宋璟

  • 9、“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像飞起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请问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 淝水之战,曹操以弱胜强   B. 官渡之战,蜀吴联合抗曹

    C. 赤壁之战,蜀吴联合抗曹   D. 牧野之战,武王讨伐商纣

  • 10、仔细看下图,你认为哪一枚钱币是秦朝统一后使用的( )

    A.  B.

    C.  D.

  • 11、司马迁为了写《史记》,寻访过很多名胜古迹。他能见到的古迹有()

    A. 赤壁古战场 B. 四川的都江堰 C. 大同的云冈石窟 D. 河南的白马寺

  • 1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是孙中山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评价。依据你对历史的认识,“轩辕”所纪念的人文始祖是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炎帝

  •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A. 经济恢复和发展

    B. 胡汉民族的交融

    C. 中外文化的交流

    D. 统一局面的形成

     

  • 14、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膳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期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六部

    B.锦衣卫

    C.中书省

    D.军机处

  • 15、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争霸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卧薪尝胆

    C.问鼎中原

    D.围魏救赵

  • 16、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沉重的赋税 ②繁重的徭役 ③残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暴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7、如果你是明朝的地方官员,有事要上京参见皇帝朱元璋,你应去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北京

  • 18、广播里在播放一部人物评书,其中提到:斩蛇起义、约法三章、打败项羽、建立汉朝。这部评书说的应是(     

    A.盘庚

    B.刘邦

    C.陈胜

    D.韩信

  • 19、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

    B.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C.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

    D.代表了夏商周时发达的文明

  • 2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的这首经典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的

    A.政治黑暗

    B.科技发展

    C.经济繁荣

    D.民族融合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政治制度贯穿着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1)尧舜时实行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为____________

    (2)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____________

    (3)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王位,标志着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22、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 23、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他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_____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末年,政权落入_____手中。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1)炎黄联合打败了蚩尤的战役______。

    (2)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的战役:_____。

    (3)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

    (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______。

    (5)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战役:______。

  • 25、下图东起鸭绿江,西至__________

  • 26、根据提示写出事件。

    (1)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史称“(     )”。

    (2)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历史事件是(     )。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是《     》。

  • 27、   )和(   )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 28、唐朝时,   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耕田的效率;北宋时,   的引进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 29、历史常识填空。

    (1)我国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__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__,其建立者名叫____________

    (3)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十分活跃,史称____________

    (4)东汉时期以改进造纸术而著称的人物是___________,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书圣”是指____________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加快,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这期间的南方政权多定都于今____________

  • 30、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在探讨北魏时期佛教的发展时,我们可以去河南洛阳的_____石窟进行研究。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铁木真              靖康之变

                   建元灭宋

    宋徽宗              统一蒙古

    元世祖              建立西夏

                   建立南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内容。

    (1)西周为稳定政治局势,巩固疆土实行的制度——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A处货币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中E处的文字字体。

    (3)材料三中的“衡”指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图中所示工程最东与最西的地点。并说明其修建的目的。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反映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