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海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

    A. “九一三”事件

    B. 三大改造

    C. “一五”计划

    D. 粉碎“四人帮”

  • 2、“文革”后,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材料表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突破口是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

  • 3、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期间因水管问题,无法开钻。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在王进喜身上最能学习到

    A.不怕牺牲的“铁军”精神 B.多快好省的“跃进”精神

    C.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 D.乐于助人的“服务”精神

  •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下列图片反映的建设成就属于我国21世纪取得的是(     

    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②“辽宁舰”③歼—20战机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5、科举制在唐朝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进士、明书、明算等。明经主要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则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未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以诗赋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据此可知

    A.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

    B.唐玄宗加试经史

    C.武则天扩充国学规模

    D.唐太宗以诗赋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

  • 6、她开创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

    A. 屠呦呦

    B. 袁隆平

    C. 杨利伟

    D. 翟志刚

  • 7、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 8、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9、与图中反映的史实有关的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正确的是(     

    A.普遍得到了当时农民的好评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农民都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 11、2014年5月出版的《新中国外交简史》的第三章“新中国和平外交的大转折和新气象”包括“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与新中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等内容。该书第三章记载的史实主要发生在20世纪(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1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与“2015、青蒿素、诺贝尔奖”相关的人物是

    A. 邓稼先

    B. 屠呦呦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 13、习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 实现直接“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1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C.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 15、如图所示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它首次升起的时间是

    A.1912年 B.1921年 C.1931年 D.1949年

  • 16、既指挥八路军指挥作战打击日寇,又率志愿军抗美援朝打击美国嚣张气焰的元帅是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周恩来 D. 彭德怀

  • 17、“到 1952 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手工业 D.重工业

  • 18、小明曾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国家从此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全国人民将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加速奔向四个现代化!”小明在作文中所表达的喜悦来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9、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分配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20、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这艘飞船是

    A. 东方红一号

    B. 神州一号

    C. 神州五号

    D. 神州七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 22、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 23、邓小平提出的“____”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 25、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26、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保家卫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 28、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 29、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 30、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交接入列;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学习完八下第二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个时期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取得的成就?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分别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与“宪法保障”有关的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时间是什么?

  • 32、20世纪以来,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据此,请列举新中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两大梦想的具体史实。

    (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具有伟大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上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从而使中国开始富起来?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共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这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

    (2)谁掳去了“MACAU”?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也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5)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一方针,她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尽管在过程中有曲折,但我们在党的领导在始终不渝的坚持,并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 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材料一中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反革命集团”中最先覆灭的反革命集团是什么?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3)材料二中的最大冤案哪一年得到平反?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 2010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4)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5)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6)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