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2、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3、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5、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6、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7、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8、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9、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11、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2、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1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14、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5、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16、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18、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A
B.B
C.C
D.D
19、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20、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21、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
,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22、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2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5、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6、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7、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84消毒液是家庭常用的一种消毒剂,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_____保存。
2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常用的一种方法。按要求从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硫酸钾、碳酸氢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_;(2)一种可用作化肥的盐_________。
(3)一种可用于制汽水的酸_______;(4)一种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2个铁原子___。
(2)1个氢离子___。
30、学了快一年的化学,你会发现,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
(1)初夏时节,瓜果飘香。能闻到香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火就会熄灭。其中蕴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肠旺面是贵阳市民喜爱的一种早餐饮食,制作肠旺面的原料有:面条、肥肠、血旺、豆腐颗等,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人机航拍为我校运动会增添了科技气息。无人机构件的塑料外壳属于______________材料(填“合金”、“合成”或“其它”)。
(5)华为手机,中国“芯”。智能手机芯片的核心材料是硅。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据此,可知硅元素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
(2)一种复合肥料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
(4)熟石灰_____;
(5)硫酸亚铁是由_____和SO42﹣构成的。
32、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都能产生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部分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酸 B酸+盐 C酸+碱 D碱+非金属氧化物 E碱+盐 F盐+盐
(3)根据网络图可得到相关物质的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3、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_____反应。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_______。
34、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铟的生产规模居世界同类企业首位,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如图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的原子其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3)画出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它与铟元素的________ 数相同.
35、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
(3)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___;(4)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
(5)葡萄糖___;(6)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___。
36、在20℃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25 |
溶液质量/g | 55 | 60 | 65 | 67 | 67 |
(1)在20℃时,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有________。
(2)在2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
(3)在20℃时,实验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保持该温度不变)。
(4)在20℃时,实验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g,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5)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
3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用字母序号和箭头表示)。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5)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常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8、下面是左宗棠小朋友和同学们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的活动。
(1)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气体的收集装置为_____,判断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成弱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原因是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39、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当观察到_____时停止加热,如此操作的理由是_____。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若实验中红磷用量太少,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3)丙是探究铁锈蚀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实验。实验中不易生锈的是铁丝球_____(填序号),其中铁丝球④与②对比,探究目的是_____。
40、化学与工业、农业及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_____。
(2)前不久,一辆运载硫酸的货车倒在公路上,硫酸全洒出来。消防官兵立即将熟石灰撒在路面上。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3)铁钉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常用稀盐酸清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